郵票裡的“鼠年鼠事”




羅水萍/報道
(哥打峇魯26日訊)集郵,一個或許很多人都不懂的小方塊世界。
ADVERTISEMENT
隨著科技的發達,讓人與人之間的訊息往來變得非常便捷,除了網購包裹,以前那些守在家門等待郵差派件的期待感,似乎已不復在。
其實集郵,是一種興趣,也是一門學問和投資。通過收集、研究各種郵品,集郵者還能學會世界的歷史、地理、花草魚蟲以及人物等相關的知識。
68歲的蘇添華打從5歲起就喜愛收集郵票,和同齡小朋友翻找垃圾桶裡被人丟棄的信封,收集上面各式各樣的郵票,更是他的童年愛好與興趣。升上中學,他就常與各地筆友通過書信來交換郵票,80年代出來
社會工作後,他又進一步與各國的集郵愛好者自組小團隊,相互交換來自世界各地的郵票。
通過這小小的方塊來探索世界各地不同的人事物及認識箇中文化,一直是他集郵的最大樂趣。
粗略估計,他有近百個國家或地區的郵票,收集數量近10萬。一點也不誇張的說,這可是一筆不小的資金投入啊。

來自哥打峇魯的他說,年輕的時候,不懂花了多少錢在集郵上,直到現在,這些郵票一直被他視為寶貝珍藏著,而且還相當有價值。
他坦言,這些郵票在別人眼中或許分文不值,但如若碰上知音人,身價自然就另當別論。
“記得1967或68年的時候,我的中學老師就曾以5000令吉的高價,買下我收藏中的一張郵票。我記不起是一張怎麼樣的郵票了,但這5000令吉當時好比一個天價,郵票後來也就這樣到了老師手裡。”
“我不懂我收集的郵票到底值多少錢,我的初心純粹就是個人樂趣。”
適逢庚子年金鼠來報到,今天,本報就帶你一同領略蘇氏集郵簿裡的“鼠年鼠事”,看看除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你對鼠這種齧齒目動物的瞭解又有多少。

“鼠”事知多少?
在哺乳動物裡,齧齒目的動物佔40%以上,大約有2000多種。他們極大多數是繁殖力很強的小動物,包括各種不同的鼠類,如家鼠、地鼠、天竺鼠、旅鼠、紅松鼠、灰松鼠、花栗鼠等;還有豪豬、海狸、旱獺這些動物也屬於齧齒目。
齧齒目動物的生活範圍很廣,大多數生活在地面上成樹上,地下、水裡也有,習性各不相同。
“齧”就是咬的意思,齧齒目動物的上下顎各有一對銳利的門齒,很會啃東西。在哺乳動物裡還有一目叫兔形目,兔形目的動物如兔子,也有這樣的門齒。不過兔子在它上顎大門齒的後面還有一對較小的門齒,這是齧齒目跟兔形目最顯著的區別。
齧齒目動物的門齒能不停的生長,所以它們的上下門齒必須不斷的磨擦著或者啃些硬東西來磨牙,一方面避免門齒長得太長,妨礙咀嚼,一方面保持門牙的銳利。要是聽任門牙生長下去,不要說吃東西連嘴都合不上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