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東海岸觀點

發佈: 5:42pm 15/08/2020

黃先炳‧35211是什麼

作者: 黃先炳

ADVERTISEMENT

教育部推行小學課程標準時,35211開始與華文教師結緣。

這是課時的分配。華小低年級華文每週12節課,360分鐘。新課程推行模塊式教學,每週的單元主題按照聽說、閱讀、書寫、趣味語文、語文基礎知識五個模塊進行,節數分別是3-5-2-1-1。高年級華文只有10節課,改為24211。

有些老師對此不以為然,那是因為他們不瞭解課程發展司的用意。這是有針對性的調整。我在師範學院教學,對早前的語文教學弊端深有共鳴。

師範生實習,最喜歡展示的課就是語文知識課。“一”和“啊”的變調,ABB詞語的音變,同義詞反義詞,成語……都有固定的套路,可以照貓畫虎。固定的“答案”也讓課後的測評顯得容易又有效。例如“一”有四個讀音,陰平、陽平、去聲和輕聲,課堂上舉例示範,反覆練習。課後再舉例考查,學生一般都輕易達標。

這樣的語文課,莫說無法提升兒童的語文能力,還使語文課成了知識課,要靠記憶學習。同義詞反義詞要背,成語要背,就連作文也靠背了。課程司提出改變,降低語文知識教學的時間,不正合時宜嗎?

世事無絕對,當我們習慣於某項操作時,陷入一頭的極端還不自知。有人提出另一頭極端,豈不可助我們拓寬思考面?只要在這兩點上游走,不是更加任運自然?35211不過是個參照,教學可以靈活處理。

課程司科長常說:“怎麼教語文不是重點,重要的是你們要確保學生愛上華文。”這是正確的指引。如果說課程是要教好語文、打好基礎,那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標準了。語音強的,希望看到兒童說一口字正腔圓的華語;善於書法的,希望兒童能寫一手好字;搞文學的,希望兒童多讀幾本課外書。孰是孰非難以說準。

學生的想法就沒有那麼複雜。他們直接用行動表現——當華文成為選修課時,他們選或不選,就告訴大人答案了。語文專家學者,廣大的教師群豈能不慎?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