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德甲1日訊)疫情期間,宅家在家中也不寂寞,人們趁著空窗期加入栽種行列,在家種菜種花鑽研園藝,打造出綠色菜園自給自足,享受耕種樂趣。
周奕伶:善用空閒在家享受耕種樂

市民周奕伶(美容師)受訪時說,她向來對種植深感興趣,不過由於沒有經驗,加上之前忙於工作,沒有多餘的時間照顧花草和蔬菜,所以一直沒有采取行動。
ADVERTISEMENT
“疫情爆發後,宅在家的時間變多後,趁著還沒復工,我就在今年7月30日開始加入種植行列,選購泥土、花盆、買菜苗,至今剛好一個月,剛有收成。
“我和丈夫喜歡菜心及芥蘭,所以我們先從菜心和芥蘭開始,由於沒有種植經驗,芥蘭種子鋪得太密,種子發芽成芥蘭苗後長得很慢,不容易移植,最終宣告失敗。
靜態生活陶冶性情

“菜心苗則比較容易移植,因為我是初手,2名有經驗的朋友到來協助我移植菜苗,在朋友指導及用心灌溉下,菜心終於茁壯成長,可以收割了。
“種菜可以讓心靈沉澱、平靜,尤其在這疫情嚴重的當下,很需要這些靜態的生活來陶冶性情。看到種子發芽到成菜苗、再慢慢成長至收割,那種親手照顧的感覺,滿心歡喜,而且自供自給的感覺很滿足,也吃得很安心。”
她也善用互聯網的便利,與網友分享種植的樂趣,也感謝許多有經驗種植的朋友樂意教導或分享他們種菜的心得。
蔡崇僑:自我摸索種植技巧

另一名種植愛好者蔡崇僑說,耕種是他的興趣之一,最初他是在院子耕種一些蔬菜和果樹,後來爆發疫情,待在家裡的時間變長後,蔬果也越種越多。
“我曾種過無花果、番石榴、草莓番石榴、人心果、芒果和黃梨,現在也有種草莓、芫茜和辣椒等,我喜歡種植不同的蔬果,嘗試不同的挑戰,同時也能消磨時間。
“我試過用過化學肥料施肥,但是土壤會變得乾硬,所以過後我改用自制的天然酵素施肥。天然酵素做法簡單,都是使用新鮮的廚餘果皮及水製成,天然酵素不僅可以驅蟲除草,而且可改善土質。
“每種蔬果種類耕種和料理方式不一樣,我也曾經耕種失敗,後來上網搜查資料鑽研,慢慢摸索,才逐步掌握到耕種技巧。

“我享受種植的樂趣和過程,尤其是看到植物茁壯成長,非常開心滿足。我也把這些收成送給朋友,與朋友一起分享耕種的喜悅。”
鄧美蓮:把空地打造成居家菜園

另外,對耕種充滿興趣的夫婦葉關福和鄧美蓮,早期他們在住家空地耕種過火龍果、番石榴、密楊桃和葉子等果樹,後來隨著這一年出現疫情,2人再重新打理庭院的“果院”,改種各類蔬菜,打造成居家菜園。
鄧美蓮說,去年實施行管令1.0時,暫停工作的丈夫趁著空閒時間到院子除草,並開始動手耕種番薯葉,後來興致越來越濃烈,越種越多蔬菜。
她說,其菜園的蔬菜都是丈夫一手耕種,起初丈夫是請教鄰居及上網學習,過後再自己摸索,在丈夫的細心灌溉下,生菜和鴛鴦菜等蔬菜很快就有收成,尤其是農曆新年期間耕種的生菜更是大唱豐收。
還可當作運動活絡筋骨

“後來,我們決定重新翻土、疊磚塊,按照蔬菜的種類一壟壟整齊排列耕種,目前種有茄子、小白菜、竹筍和芫茜,丈夫都用我自制的天然酵素作為肥料。
“自從自己耕種蔬菜後,我們都是吃自家種的蔬菜,我只是偶爾有需要出去買一些肉類。我也會把一些蔬菜送給親友,一部分則會郵寄給在外地工作的孩子。
“自食其力耕種的蔬菜,不僅吃得安心,還可當作一種運動,活絡筋骨,採收收成時也會讓人感到喜悅和滿足感。”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