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甲28日讯)文德甲李增花园日前发生火灾,敲响了当地防火警钟,让仅相隔不到5呎距离的文德甲新村村民勾起会40年火灾的意外回忆,意识到防火刻不容缓。
李增花园木屋前天傍晚6时左右遭火魔突袭,在大风的助威下火势迅速蔓延,大火烧毁3间木屋及波及1间木屋。
ADVERTISEMENT
水压偏低 缺防火配备
被烧毁的3间半木屋与新村住家仅仅相差3至5呎的距离而已,也是正正1982年杪文德甲新村(13路)火灾灾场的屋后。1982年新村大火灾吞噬了10多间住家,岂料40年后火魔再次造访,所幸今次天降及时雨,以及在各造的通力合作下及时阻断火势,火势才没有蔓延至新村,惟这两次的火患事故却让水压偏低及缺乏防火配备问题浮上台面。
《东海岸》社区报记者今天抽样访问文德甲新村村民,发现许多村民住家都没有自备灭火器,而且40多年来也不曾有任何单位为村民讲解有关防火的讲座会。
沈玉光:水力不足影响救灾
文德甲新村志工队队长沈玉光说,该队目前有3条100公尺的水管,惟前天发生火灾时,需要从远处的消防栓接驳水源,加上当天水力不足,影响救火行动。
他说,新村内共有14个消防栓,该队成员去年也逐一检查消防栓,确保每个消防栓都能正常运转,惟14个消防栓确实不足以应付新村需求。
他说,新村曾于40年前发生过一场大火灾,加上这次的火灾经历,该队意识到防火刻不容缓,因此计划添购3至4条(每条100尺长)的水管、10支灭火器以及添购一部电水泵引擎,估计耗资逾3万令吉。
他说,该队的成立宗旨是服务社群,不分种族、政治背景为有需要的民众提供援助。
他说,一旦购置这些防火配备,该队也会向消拯局提出给予基本消防培训的建议,以提高队员的防火及救灾知识。
居住在新村13路的村民何茉莉
与40年前灾相似
“前天遭大火吞噬的屋子正位于屋子后面,由于我们于40年前曾遭遇火患,有过一次的经验后,当天第一时间马上收拾重要文件及将小孩子送至安全地方后,再回家灌救。
“今次的火灾与40年前的火灾情况非常相似,同样发生在傍晚时分及面对水力不足困境,所幸家里有储水的习惯,用存水来喷射墙壁,阻断火势蔓延。
“火灾发生后,消拯员迅速抵达现场灌救,志工队和印尼籍男子也不分你我,分工合作合力接驳水管灌救,也庆幸当天降及时雨成功把火势扑灭,让13路的村民逃过一劫。
“40年前的无情大火烧毁了10多间住家,当时我们所有的物品都被烧毁,只剩下身上的一套衣服。自此之后,我们意识到防火的重要性,也在屋内屋外置放灭火器备用。
公众围观导致阻碍通行
“我们在重建家园时也应政府的需求,让出部分地段加宽马路,所以这条路比其他新村路段还要宽。可是,前天发生火灾时,不少凑热闹的公众纷纷涌入新村围观,导致马路狭窄,难以通行。
“新村屋子以木屋居多且道路狭窄,水力又不足问题已为救火行动带来很大挑战,希望公众不要为了凑热闹而阻碍交通和救火行动。
“这两起火患事故已敲响了警钟,政府应尽快改善新村水力不足的问题,以及消拯员定期检查消防栓,确保能正常操作。
“村民的防火意识也不高,许多住家也没有自备灭火器的习惯,希望政府或民间团体能多举办天灾或防火演习讲座会,以提高村民的防火救灾知识,将损失减到最低。”
居住在新村13路的村民吕国明
若有志消队可即时救灾
“40年前我家经历了一场大火灾,前天李增花园火灾现场离住家仅相差3呎左右,非常惊险,深怕火势蔓延烧及住家。当时我第一时间搬走煤气桶,交代孩子及妈妈离开现场后,就与队员加入救火行动。
“虽说火势已成功被扑灭,文德甲消拯局也离新村不远,但这两场火灾让我们知道远水不能救近火,所以我认为当地若有义务消防队那是再好不过,至少可以在第一时间展开救火行动,将损失降到最低。”
周修燕:或买灭火器备用
村民周修燕说,其住家没有置放灭火器备用的习惯,不过自李增花园发生火灾后,大家皆深感担忧,为了家人安全起见,她将考虑购买灭火器备用,以策安全。
她说,不过,新村却出现水压偏低的大问题,若不幸发生火患,即使救援团队或村民拥有长水管,没有水源供应也派不上用场。
她说,水压偏低的问题不仅影响村民的日常作息,也将影响救火行动,为此她促请水务管理公司关注及改善水供问题。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