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学术水平是教育部的工作重点之一。十余年前,教育部倡议小学教师都要具有学士文凭。最初只是鼓励,教师得自掏腰包深造;后来发现离开半数的目标尚远,已近乎奖励了,教师只要回复手机短讯便可报读。也因此,2011年起,大量的教师读大学课程,国内公立私立和师范同步开班。
现今没有学士文凭的教师已经是少数。下来当然就会鼓励教师更上一层楼,读硕博了。教育部每年都提供奖学金给教师深造,名额还不少。为了确保教师是真的进修,教育部把关也比过去严格。拿了奖学金进修而未能如期考获学位的,还得赔偿违约金。
ADVERTISEMENT
让教师进修,当然是基于水涨船高的原则,希望他们可以更好地栽培国家栋梁。教学是门艺术,却也不失其科学依据。多几分理性,教师将能更好执行任务,不会事事只凭“我认为”、“以我的经验”而行动。
师范学院升格为大专后,增加了“教育研究”这门课,而且分理论和实践施行两个学期。早期只是重视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个新的概念,是专为上班族而设,一边做研究,一边还得执行工作。
行动研究的目标并不在成果,而是过程中的自觉。教师不能用“前测后测”证明自己的行动多成功。要知道,日夜对着一只猫,一段时间后猫儿也会跳探戈。行动研究可以是老课题,用XX法教识字,用YY法教阅读。重点是教师如何依据理论设计教学,又如何测试学习成果,如何检定自己教学上的得失。
近年还扩大了研究模式,如实验性和准实验性、人种志、个案等质化和量化的研究法都采用,拓大教师的视野,也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
最近我的学生采用人种志研究报道某校何以成功打造校园阅读风气。这是一项描述性的研究项目,必须实地调查、参与、观摩才能做到,间中不乏数据的支撑。这比起过去把报告当论文的做法要实在得多。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