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村里若有人扭伤,便会上门找父亲医治。
我常看着父亲到荒野或乡间去寻找各种草药,驳骨单、芙蓉花、粘人草根和其他草药是最熟悉不过的。父亲除了会铁打,也懂中国功夫,他替村人疗伤很多时候都是义务的。
ADVERTISEMENT
或许受到环境和基因的影响,笔者对中医也产生了兴趣。空闲时,偶而也喜欢浏览一些有关中医的医学知识。疫情期间,机缘巧合,有幸上了一些来自中国的中医公开课,让笔者感受到中医的博大精深,真是难以言喻。
其中岐黄学社的公开课最触动心弦,只因教授门讲课字正腔圆,中气十足。课程内容扎实,一气呵成,绝无冷场。有时后,听完一堂课还意犹未尽的感觉。
印象最深刻的公开课是陕西中医药大学杜旭教授的“针灸奇术”,课程共分为7天,每天一堂课。向来对针灸认识不多,以为针灸不过是利用一根小银针扎在穴位上。虽然也有过针灸的经验,但毕竟是一知半解。
直到上了杜旭教授的“针灸奇术”公开课,才揭晓针灸的魅力及效力。当初报名上针灸公开课还带着些许疑惑,心想针灸不是要临床体验才有效吗?但是杜旭教授的讲解和示范犹如刀下切菜,立竿见影。
7天的公开课认识到如何持针,单手进针和双手进针法。进针的基本要求和行针,得气的表现及其意义。除此之外,针灸的处方,选穴原则和辩症对症取穴也是内容的重点。
最后杜教授还指导如何选穴调理心气,安神定悸治疗心悸及反复胃痛的治疗。感恩岐黄学社和其他中医公益学习班的公开课,让笔者在疫情期间有机会探索中医的神奇及奥妙。
中医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