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一篇文章中得知,我國有39萬名或72.1%大馬教育文憑(SPM)考生在完成中學課程後沒有繼續升學,而是選擇進入職場。
過早踏入職場的畢業生去了哪裡,作者在一場校園活動中發現,原來大多數人都想當“網紅”。他不禁為國家或會失去一班,原本能夠在建設與發展上出一份力的棟樑而感憂心。
ADVERTISEMENT
先別一竹竿打翻整條船,“網紅”不一定是分享美妝、開箱、惡搞或做一些無意義的娛樂。
如今在自媒體上運營的人實在太多。想要在這個領域上賺錢,甚至只是當作一份職業,並沒有新生代想象般容易。
我們看到,在該崗位上的人,有不少都是斜槓族,也就是一人從事多重職業及身分。
成為斜槓族之前,最先決條件是擁有一門專業或才能,可以是從就學、經驗或學識所得來,然後再安排時間去經營有興趣、想要發展或曾經錯過的志趣,也可以是年齡上的轉變,踏入人生另一個階段後,渴望轉變過往的生活模式,於是以自己擅長的事,通過不同平臺發揮所長。
最近迷上了“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一個由13名青年創辦人成立的哲學頻道。他們在社交媒體開臺,最大的目標是要將哲學普及化,讓哲學生活化。
這群人個個不是哲學博士就是碩士,同時,他們也是我認知的“網紅”,也就是有能力以權威和知識去影響他人,有了追隨者,也讓他們受影響的人。
隨著“網紅”越來越多,想要加入的人,只有先自我提升和增值,才有足夠能力與他人競爭。
如果年輕人以為“網紅”是無需太多內涵或實力的工作,那就讓他們去碰碰釘子好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