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凉2日讯)直凉华小为筹募建设及维修大礼堂、校舍与提升电脑软件设备基金活动接近尾声,维修项目开始动工。
直凉中小学校友会主席余开云说,筹募基金从开始预设100万令吉,在“母校建设行动组”成立后,增加建设项目包括礼堂、课室屋顶、课室、厕所、停车场、沟渠、草场、食堂及文物馆,同时也把筹募数额增加至300万,聚集众人之力,已经达标。
ADVERTISEMENT
余开云:捐款文物馆不应附带条件
受委为文物馆主任一职的余开云说,文物馆的作用是展开群众文化活动,保留直凉区的文物、纪念创校先贤对本地母语教育留下的足迹与贡献,作为后人的模范,校园区大门入口处井字型古建筑是最具标志性的文物,因此,在建议下,被纳入重要修缮目标工程,同时,也获得同意,相关建筑保留原状,以示对古贤的尊重。
“但是,近来发生筹委会理事当中有人准备接受认捐者以命名为捐赠修缮费的条件。”
他说,他认为这种情况不应该发生,从1922年的何子声、林邦钩、陈静修、林子柱等先贤发起“日新学校”即华小一校前身开始到今天,捐校地的黄暖,热爱母语教育的普罗大众,直凉一校的一花一木,一砖一瓦都是他们成就的,他说,感恩所有人的贡献,但是这些贡献都应该不附带任何条件。
邓福乐:文物馆置捐款人名课题应停止
直凉华小董事长拿督邓福乐受访时说,关于文物馆修缮接不接受安置捐献者的名字,确实有人在董家协成员中提出,并接受对方以10万令吉为条件把捐款人名字放在文物馆中,此项提议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赞成也有大部分不赞成。
他说,以他的个人看法,人必须忠于历史,特别是关系到母语教育,凡走过必留下足迹,先贤对华文教育的贡献,是没有条件的,他们撑起民族文化的破伞,跌跌撞撞,屡败屡战,没有他们的昨天,不会有今天的华小,身为后来者,若无法把文化发扬光大,至少不可把前人留下的历史、名字抹掉,因为我们有后代,凡事有缘起,也有后续,一代一代才能有一个历史传承,才能成为后世的借鉴。
他说,他希望这个课题应该马上停止,让整个建设基金能够有效的发挥,同时把梦想变为实体,成为直凉人的荣耀。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