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國外已有餐廳通過擴增實境(AR)技術,讓食客通過餐桌上的立體圖像點餐,體驗置身於夢幻與現實之間。
當時,我和幾位看到這項報道的記者都異口同聲表示新奇,若有機會體驗或大馬餐廳也有這種服務,我們也不想錯過。
ADVERTISEMENT
多年以後的今天,大馬是否有AR技術餐廳讓食客點餐不得而知,但是電子點餐服務則開始盛行,特別是雪隆區餐廳的電子點餐服務如雨後春筍般增加,可是受歡迎程度並不如AR餐廳。
電子點餐的好處是,食客只要使用手機掃瞄餐桌上的二維碼,即可通過手機線上點餐,節省時間和解決了人力不足的問題。
不過,電子點餐也有不便的地方,例如不擅常使用手機的長者可能需要花一些時間進行研究才成功點餐,一些對飲食有較多要求的食客也會因為電子點餐沒有客製化選項,而無法選擇所喜好的材料。
關丹數家餐廳最近落實了電子點餐服務,食客的反應褒貶不一。贊同的食客表示要跟上時代步驟,電子點餐等服務已無可避免需要學習和善用。
不能認同的食客則認為電子點餐不但沒有節省時間,反而增加了食客對餐單缺乏資訊而產生的各種疑問,最終還是要通過傳統方式,即召來服務員詢問或索取實體餐單翻閱,拖延了點餐時間。
有的餐廳也同時調漲食品價格,或把電子點餐服務的成本轉嫁食客,讓食客留下負面印象。
筆者認為,電子點餐在這個人力缺乏的時代,確實是無可避免的服務之一,但在落實這項服務的時候,業者必須提供適當的教育和指導,避免食客因適應不良而拒絕光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