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代老舊的建築,承載著一個地方的歷史印記。
曾經,馬來西亞也經歷過英殖民統治,至今保有不少的歷史文化建築。
ADVERTISEMENT
在丹州最北端的道北縣,除了位於祖巴卡海邊的鐵礦石橋遺蹟,其他在殖民時代遺留下來的老舊建築,也包括屹立在道北老街火車站的白色燈塔。
不過,這座燈塔目前位於火車站的維修部及辦公區域,是禁止民眾入內的。

近百年曆史
這座燈塔高70英尺,下寬上窄呈錐型,且內部建有階梯。建塔歷史不詳,不過,它在日治時期已存在,並作為海邊防守用途,至今有近百年曆史。
此建築不論在結構上,還是風格上,都具有英國殖民時代獨特的風格和鮮明特徵。
道北縣也曾經有另一座木製結構的歷史燈塔,原先位於巴當馬哥打(Padang Mahkota)。這座燈塔建於1900年,不過隨著歲月的侵蝕,此燈塔早已不存在。
殖民時代相當繁盛
殖民時代,道北是一個相當繁盛的地區,因為英國人在這裡開設港口、興建商業大樓和火車站。甚至一度有人建議英國人將吉蘭丹州的首府從哥打峇魯遷至道北,不過,他們不想冒犯當時居住在哥打峇魯的蘇丹,所以並沒有這麼做。
海上貿易在殖民地的發展中有著關鍵意義,因此,道北在殖民時代作為港口城市,故建有燈塔。因為,燈塔是保障航行安全的基本設施,航海輔助,也起著海防作用。

火車頭手動轉檯
值得一提的是,道北火車站原先有一座極具歷史意義的火車頭手動轉檯(Turn Table Manual),但這座轉檯最終離不開被拆卸的命運。
眾所周知,傳統鐵道是單向路線的,列車在鐵軌上只能往一個方向行駛,因此列車從出發站抵達終點站後,若要返回起點,就必須進行調頭換向。
而上述手動轉檯,實現了列車換向目的。
馬來亞鐵道公司道北營運官阿茲曼哈山表示,這是馬來亞鐵道公司在國內最後一座的手動轉檯,只需要3、4人同時推動,便可輕鬆換向。但基於發展需要,這座轉檯不得不讓路給新的軌道銜接升級工作。
103年曆史2021年拆卸
這座火車頭手動轉檯有長達103年的歷史,於2021年6月23日早上11時30分進行最後一次轉向,隨後進行拆卸。拆除工作於當天下午1時完成。
無論如何,阿茲曼哈山表示,這座火車頭手動轉檯日後會安置在一個新的位置,以供年輕一輩參觀。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