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东海岸观点

发布: 9:38pm 21/03/2023

李秀霞|立法奉養父母

人口老化幾乎可以說是全球性的問題,我國也不能倖免,到了2030年,年齡超過60歲者將佔我國人口的15.3%,這是國家的一大負擔及挑戰。

眼看國家將邁入高齡國,年長父母被孩子送進養老院的趨勢有增無減,婦女、家庭及社會發展部副部長艾曼阿蒂拉透露政府明年將立法保護樂齡人士,研究法令對付沒有供養父母的子女。

ADVERTISEMENT

百善孝為先,孩子奉養父母本是天經地義的事,然而把父母送進養老院,甚至老人院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一些老人獨自留守在鄉下,孩子則在外打拼。

這些樂齡人士的心酸、苦悶說出來肯定是非常悲涼及揪心。倘若經濟和生活環境許可,孩子與父母同住不但可以孝順父母,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同時也立下好榜樣,讓良好的家風一代傳一代。

孝心及感恩心出自於心甘情願才是真、善、美。為了逃避懲罰,心不甘,情不願,面對父母沒有好臉色,如此在家供養父母與把父母送進安老院沒啥分別。

經濟富裕或能力許可而又不供養父母者若受到法律懲罰相信沒有人會反對,所謂“鴉有反哺之心,羊有跪乳之恩”。

然而,倘若家裡上有老,下有小,夫婦又要出外打拼,把年邁的父母留在家無人看護;老人行動不便,萬一發生意外,那是挺不安全及有待深思斟酌的舉動。

從小培養孩子的孝心,教育孩子尊敬老人,關心老人。在家讓還子分擔家務,明白父母的難處,瞭解父母的艱辛,從中建立了堅固的親情,孩子長大後才會知恩報恩。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