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东海岸观点

发布: 2:21pm 31/03/2023

顏美秀 | 文教史館不妨辦徵文賽

去年的某日,筆者跟隨母校(直涼華小)數位董家協成員,到吉隆坡拜會拿督斯里譚鋮光醫學博士,博士得知母校要籌款提升禮堂,二話不說捐獻了一筆善款。在閒談時,他提及,隨著時代的演變,舊時代的文物肯定是越來越稀有,應該要有一些方式保留或記載,讓家鄉的下一代對舊時代文物不會感到陌生。

他說他的心願,是想贊助一場圖文並茂的徵文活動或徵文比賽,鼓勵家鄉人把家裡的古物拍攝下來,再寫上有關古物的來歷背景,或古物與家人的鏈接,通過這些文字和照片的收集,可以讓更多人瞭解不同古物的故事,肯定是精彩可期,也是歷史的記載,意義非凡。如此建議,真是醍醐灌頂!

ADVERTISEMENT

言猶在耳,無獨有偶,星洲日報副刊後來舉辦古物圖說徵文活動,吸引國內許多文客拍照書寫,讓讀書見識了不少罕見稀奇的古物。如果能夠編撰成書,那就更棒了!副刊團隊的此番創舉,與譚博士當時的一席話,對母校都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欣見母校在去年杪舉辦百年校慶Tiger星洲華教義演籌獲456萬餘令吉,並積極展開學校翻修與建設工程,當中包括翻修一座歷史悠久、獨樹一幟的井字型磚瓦建築物,該建築最終改造為文教史館,並在新春期間開放,歡迎校友們回來母校看看,短短三日累積的參訪人數達到上萬人次。

這座建築與社區有著不可割捨的情感與記憶,幾代人都曾經在此上課,如今從危樓轉型為文教史館是最貼切不過的了。館方仍在積極號召人們捐獻文物,豐富館藏,並將在4月舉辦《地方歷史文物的蒐集、收藏、整理及展示》講座,邀請專人給予這方面指導。

收集古文物是吃重的工作,畢竟古物稀缺,無論是找人獻捐或惠借,都不容易。如何讓文教史館實現價值最大化,讓學子和社區都能受惠其中,回饋大眾的捐獻與支持,館方和董家教都需要精心策劃。前述徵文活動正好也可以補缺,讓館藏更加多樣性,也能夠把學校和社區連接起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