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丹7日訊)法情學堂分別於本月2日、9日及16日,連續三個星期日下午2時至4時,舉辦主題為“為什麼我們堅持學母語”的線上講座會,歡迎感興趣的民眾通過線上報名聆聽。
法情學堂此次邀請了立卑師訓學院講師、林連玉精神獎得主、南京大學博士黃先炳博士擔任主講。下午2時至3時為國語為媒介語,上午3時至4時為華語為媒介語。
ADVERTISEMENT
黃先炳一向倡導母語教育,強調母語教育的重要性。他認為母語教育不僅是一種語言教育,更是一種文化教育,是一個人的文化根基和身份認同的重要標誌,也是一個人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黃博士所主講的母語講座,廣邀大家一起來聽聽他對母語的看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為什么要堅持學母語。主講內容從認識母語承載民族之魂,到國外的MTB-MLE政策,再瞭解母語和二語的差異。
在上個星期日舉辦的首場講座會題目為“語文是民族的靈魂”,黃博士引用伊斯蘭黨主席哈迪阿旺的話說“各個民族擁有學習自家的語文的權利”。這是因為可蘭經清楚記載上蒼“創造了天地,以及你們的語言和膚色的差異”(30:22)。可蘭經也記載:“我不派遣一個使者則已,但派遣的時候,總是以他的宗族的語言(降示經典),以便他為他們闡明正道。”(14:4)。
“可見,要傳遞真理也應該以對方聽得懂的語言是最有效的。這是世上各個民族,各個族群該擁護自己的母語的最有力依據。
“可惜的是,現實中卻常有人要挑起個民族捍衛自己的母語的權利。曾有人問首相安華,會不會關閉國民型學校?安華說這個問題已經被談了近百年,從拿督翁、東姑阿都拉曼、敦拉薩等,都嘗試做一些改變,但最後都維持現狀。
“我們沒有必要在這些不能改變的課題上糾結,國民型學校存在超過百年,貢獻是有目共睹的,他們都學國語,都倡議愛國精神。我們更應該關心的是,如何提高我們國家教育的素質,不能只是滿足於受教育的人數,抑或一些書面報告的成就而已。”
有意報名聆聽者,可通過線上報名鏈接:(https://edu.faqing.org/course/xuemuyu/ )。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