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东海岸观点

|
发布: 2:02pm 29/10/2023

断食善终

断食善终

包素菡 | 断食善终非饿死

继上次随笔分享安宁疗护后,这次想要分享毕柳莺医师《》,尽管还没有读完,但还是很想在这里分享并作个记录。

毕柳莺是一名复健科医生,因母亲罹患不可逆转的小脑萎缩症饱受病苦,而协助母亲在家“断食善终”。后来,她把过程和心得写下并推出《断食善终》。

ADVERTISEMENT

作者所写的断食善终也并非如字面意思般让临终病人绝食或“饿死”,而是让病人通过断食渐进式手段下脱离病痛的身体。当然,最终会有饥饿和脱水的情况,但并非我们所想像般痛苦。

临终病人已失去身体功能,食欲大大降低,强行喂食无法消化会让病人更痛苦。反之,饥饿时,脑内会分泌吗啡物质,让人充满愉悦,而身体脱水是因为血液变浓稠的缘故,让人意识指数降低,陷入朦胧的状态。

善终是近年来热议的生命课题,对笔者来说,有善终概念和意识的人都希望自己或身边的人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自然死去,而非强制救援、遭受痛苦的“医疗死”。

医疗死可说是现代大多数临终病人的遭遇,主要原因是家属无法接受或正视死亡,认为病人可以被救起,加上医护人员自古以来就有尽力救活病人的使命感,大家避免见死不救的罪恶感,唯有给临终病人施救。

毕医师和弟妹对母亲断食善终的决定表示尊重,并达到共识协助母亲善终,母亲在执行断食21天后往生。

执行过程看似简单容易,但是对许多没有经验和无医疗背景的普通人而言还是有难度,加上华人传统文化和禁忌影响,人们忌讳谈论死亡、临终病人未留遗愿、家属无法达成共识等,都是执行善终的一大挑战,但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值得我们关注和省思。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