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丹4日訊)屠妖節將至,添購傳統服飾迎接佳節到來是許多印裔或興都教徒的指定活動,不過,時裝的流行和便利使傳統服飾需求減少,加上外勞無牌兜售和網賣的激烈競爭,導致售賣印度傳統服飾的實體店銷量大跌。
ADVERTISEMENT
本報記者走訪關丹各布莊和印度商店,發現許多布莊並沒有售賣製作印度服飾的布料或現成的印度服飾,市中心售賣印度傳統服飾的店家屈指可數。
受訪商家坦承,由於印度傳統服飾的需求日漸減少,所以售賣的商家也越來越少。
他們表示,傳統服飾市場面對各種競爭,包括外勞無執照兜售搶攤、網購的服飾更便宜等競爭激烈,而且經濟放緩,人們傾向能省則省和減量購買,傳統服飾不如從前般熱銷。
配合文化活動 華巫裔也購買
他們提到,最近購買印度服飾的主要是印裔和興都教徒,以迎接屠妖節的到來,不過,平日購買印度服飾的還包括華巫裔等其他民族,主要是配合一些文化活動、出席婚禮等的需求而購買。
他們說,這些傳統服飾原料是從印度進口,男性主要是“庫爾塔”(kurta)開領的過膝長衫,下半身則多搭配“托蒂”(dhoti)。
他們表示,一套紗麗(Saree)或蘭嘎套裝(Lehenga)售價從數十令吉起,胥視布料和款式而定,而手工制或加工飾品越多,售價就越貴,甚至上千或數千令吉不等。
西華:生意跌了50%
關丹VKK企業業者西華指出,印度傳統服飾是每年屠妖節的熱賣品之一,不過,近年來卻因為外勞無牌兜售服飾活動猖獗和經濟不景氣,嚴重打擊該店的生意。
他受訪說,在冠病疫情發生以前,許多販商在屠妖節來臨以前都會大事擺賣應節商品,人們上門訂製和添購傳統服飾,準備迎接屠妖節,市場欣欣向榮。
“疫情以後,不但經濟放緩,許多外勞也出來兜售服飾搶攤,他們在人潮多的地方,如印度神廟、市集等出沒,並以一套服飾二三十令吉的價格售賣給消費者,以至我們的生意受到影響。”
他說,他們需要繳還營業執照、進口稅、租金等,經營成本高,而外勞可說是無本生意,而且移民廳沒有采取行動,以致外勞兜售的活動更猖獗。
“越來越多外勞兜售服飾後,我們的生意下跌了50%,如果沒有外勞搶攤,相信我們的生意會很好。”
他提到,不只是印裔,華巫裔等其他友族也常購買印度服飾,有些人購買用作訂婚或結婚時穿,有的是配合節慶或文化活動,有些人則購買給孩子參加學校舉辦的“寶萊塢”(Bollywood)活動或表演。
他說,該店售賣的印度服飾有紗麗、蘭嘎套裝、班加比套裝(Punjabi Suit)等,有些是已完成裁剪的成衣,有些人則喜歡購買布料自行摺疊和搭配。
蒂維雅:消費者轉向網購
Sastika Beauty業者蒂維雅指出,由於網賣印度傳統服飾的賣家越來越多,而且價格便宜,越來越多消費者轉向網購,實體店生意因此受到影響,只有少數消費者喜歡到實體店選購。
她受訪時坦承,許多印裔或信徒在屠妖節來臨時會選購傳統服飾迎接佳節,不過,近年來消費者傾向於網購,實體店已不如從前般受歡迎。
鼓勵體驗最傳統穿搭
“還有消費者喜歡上門來挑選布料和搭配自己喜愛的服飾,而且,我們也鼓勵消費者在購買印度傳統服飾時,選擇最原始的材料自行摺疊和搭配,體驗穿搭傳統服飾的樂趣。”
她以最具代表性的紗麗為例,傳統的穿搭是短上衣(Choli)搭配一件繞腰並製造出褶皺的紗麗而成,而蘭嘎套裝則是短上衣、長裙和一條頭巾或長紗巾組成。
“我們也售賣現成的服飾,但鼓勵顧客選擇最傳統的方式和學習穿搭。”
她說,一套紗麗或蘭嘎套裝售價從數十令吉起,也有售價數百或上千令吉,胥視布料和款式而定,有些手工制的服飾售價就越貴,不過,現代人只在意是否好看和價錢,手工製作是其次。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