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关注东海岸

发布: 11:47am 28/04/2024 2676点阅

马华

莫善鸿

常年大会

马华胡姬支会

马华

莫善鸿

常年大会

马华胡姬支会

马华胡姬支会常年大会 莫善鸿:电子发票措施需多探讨

东:马华胡姬支会常年大会

出席者在会上合影,坐者左起萧淑梅、陈玉莲、余福全、、杨明、郭章东、莫善富、杨元文,站后左起朱玉兰、刘玲芬、黄渼喻、吴秀清、梁月兰、曹秋梅、陈延福、陈清发。(颜美秀摄)

ADVERTISEMENT

(直凉27日讯)胡姬支会主席莫善鸿说,政府计划在明年7月1日落实电子发票制度,届时经营生意的小贩需发出电子发票给顾客,令人深感忧虑的是,此措施是否为业者带来困忧而无所适从。

“有为数不少的业者,尤其是较年长者,是否能掌握手机智能或电子仪器的操作,尤其是华裔和印裔业者需以马来文发出发票,这是需要多加考量的。”

“政府在实施此措施前,有必要全面探过,锁定可能引发的难题并一一给予解决,方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他是昨晚出席该支会召开的,在会上致词发表谈话。

他也呼吁华社全力响应并配合首相署的号召,协助推动及鼓励更多的华裔青年子弟踊跃申请加入政府公务员的行列。

“国家的发展需要各族的参与和贡献,而华社也长时间在国家体制中脱节,以致难与参与及进入政府机关的核心。通过参与公共服务,才有机会影响政策,服务社区,同时也为下一代建立更美好的将来。”

他提及,当别有居心的政客发表不利于华教或华社的言论时,党中央下至区会和支会的领导层都应勇于发言、驳斥和捍卫,不要沦为静静党,才不会辜负华社对马华的期望。

“马华目前虽然在内阁没有官职,但是在地方上还有基层担任地方职务如村委、村长、县市议员等职,各阶层都要坚守岗位,尽心尽力的履行职务,下乡服务,协助村民解决难题。”

“在政治气候不利于马华的情况下,难得基层党员还是不离不弃,坚守马华的政治理念,为党作出贡献。”

出席者包括马华百乐区会副主席莫善富、该支会署理主席杨明、妇女组主席陈玉莲、财政余福全等。

会上通过提案:

1. 多主办各项有益于青年党员的活动与干训班,让年轻的一代能更全面的了解马华的政治使命。

2. 鼓励党员积极参与地方上华社/华团主办的活动,促进交流,为地方上作出贡献。

3. 吁请政府重新探讨在明年7月1日起落实电子发票制度,有鉴于大部分小贩或经营小本生意的商贩或许未能有效地掌握智能技术,如政府强制落实此项措施,唯恐会为小贩带来难题,政府是否考虑搁下或撤销此项措施。

4. 吁请县议会在直凉另辟一个休闲中心,增设各项运动及休闲设备 俾让乐龄人士有一个休闲的去处。

5. 促请移民厅在百乐县行政区,从速设立柜台,以更有效地为村民提供服务,免除目前村民需跋涉远在38公里外的淡马鲁移民局处理事务之苦。

6. 吁请州政府体恤民情,并以更开明的态度,合法化各县内已开垦多年无地契的非法耕地,增加政府税收,达到更者有其地的双赢目标。

7. 吁请州政府以更开明的态度,看待巴也朗农耕地被私营化的事件,重新探讨,并给予特别的处理,以达致种者有其地的目标。

8. 吁请州政府尽早落实巴也朗的芭地耕种者的租约范地申请,俾让耕种者更安心的耕种,政府又可以增加税收,虽然此前土地已被征用并已获得了赔款。

9.吁请教育部以更开明的态度,尽快承认独中统考文凭,以让华文教育得以蓬勃的发展,并提升学子在政府部门的就业机会。

10. 吁请房屋部门尽快拨款,以便早日在新村边沿已保留多年的空地兴建多元用途体育馆,让村民有一个集会及活动的空间。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7:30pm 15/05/2025 345点阅
蔡克顺.新马华·新政治·新愿景:从基层出发,重建信任

“新马华·新政治·新愿景”代表的不只是口号,而是一条必须由下而上推进的政治道路。我们要做的不只是调整政策,而是改变心态与文化。政治不是为了胜选而服务,而是为了人民而存在。

马来西亚正处于政治与社会结构深刻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政党必须重新审视自身定位,回应人民日益多元的期待。作为马华公会的一员,我深感“新马华·新政治·新愿景”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一项从基层出发的实践任务,体现政党革新的方向与人民对未来的期许。

马华公会自独立以来,曾在多个时代扮演关键角色。然而,伴随社会变迁与选民意识觉醒,政党唯有与时并进,才能延续其政治价值。我们必须从组织结构、思维模式、与群众的关系进行全方位检讨与重建。

未来的马华应更开放与多元化,持续吸纳新血,善用科技平台传达政见,并以服务为本,走进社区、聆听民声。这不只是策略上的调整,更是精神上的重塑。

新政治的本质,是以人民福祉为核心,而非以族群划界。在当代马来西亚,人民关心的是教育公平、经济机会、生活成本与社会正义,而不是政党内部的权谋或族群之间的竞争。

马华应主动拥抱“议题导向”的政治,跳脱传统“种族政党”的框架,推动跨族群对话与合作,强化公共政策的专业性与长远性。在多元国家中,这样的政治模式才具备真正的建设力。

新愿景意味着对国家未来的整体蓝图必须有清晰看法与远见。在教育方面,应推动多语并进、提升技术与数字素养;在经济上,支持中小企业成长、推动青年创业与数字转型;在社会方面,强调法治精神、廉洁文化与公平正义。

这一切不仅关乎华社的未来,更关乎马来西亚整体的繁荣与稳定。新马华必须从华社利益出发,同时放眼全国,成为多元社会中理性而坚定的建设者。

“新马华·新政治·新愿景”代表的不只是口号,而是一条必须由下而上推进的政治道路。我们要做的不只是调整政策,而是改变心态与文化。政治不是为了胜选而服务,而是为了人民而存在。

我相信,只要我们持续倾听、敢于革新、坚持理性,就能在新的时代中重建信任,凝聚力量,为国家与人民开辟新的可能。

(作者是马华柔佛麻坡巴力浮汀支会主席)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