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東海岸觀點

發佈: 4:01pm 08/10/2024

朱淑儀

| 剩菜盲盒減浪費

朱淑儀

| 剩菜盲盒減浪費

朱淑儀 | 剩菜盲盒減浪費

我的某書不時會瀏覽到國外民眾到門市領取已經下單的“剩菜盲盒”,然後回家打開揭曉驚喜,再拍成視頻上傳分享。

盲盒盛行於從多年前的網上購物,後延續到門市,付錢後隨機選一個包裝好的盒子,購買者不會知道里面是什麼或某種玩具的哪個系列,一切都靠運氣。

ADVERTISEMENT

直至最近,這種概念開始出現在食物上面,據說還相當受年輕人的歡迎。

剩菜指的不是吃剩的廚餘,而是臨打烊前把賣剩且保存期限較短,通常是麵包和糕點類的烘焙品、熟食如飯面或快餐,由店家進行打包後,以較低的價格出售。

這種概念之所以盛行起來,可能是年輕人對驚喜有一種期待,打開神秘盒子後就可獲取驚喜,也有人覺得既能以便宜的價格享受美食,同時又能減少食物浪費,而餐飲業亦可節約成本或減少虧損。

剩菜盲盒的概念,讓我想起每年齋戒月市集,一個年輕人組成的非營利組織於每天傍晚到市集打包攤主當天賣剩的食物,然後分隊送到貧戶家中,以此解決食物浪費,同時協助有需要的人解決溫飽問題。

儘管剩菜盲盒這股風潮似乎還未在本地形成,但由此可見,環保或外送平臺其實可以通過組織或app推送店鋪位置,讓消費者得知當天哪家店有推出剩菜盲盒。

據瞭解,暫時只有一些外賣平臺或獨立經營的小型餐館和咖啡廳推出剩菜盲盒,但相信這種模式將會陸續在更多餐飲店出現。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