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打峇魯18日訊)“就是生死”社區巡講今天來到哥打峇魯,馮以量碩士、李知展醫生、常藻法師,以及生命匠人郭俊豪、辜偉龍、陳文山、賴德財、郭思彬以生死教育探討死亡,引領出席者對生命反思。
這項由大育文化策劃、籌辦以及推廣的教育與文化活動,希望通過不同的課堂學習、互動與交流,可以讓社會大眾、青少年有更多的學習與成長空間。
ADVERTISEMENT
生死是生命的兩個極端,也是人類共同面對的命題。為了更好地探討和理解生命意義與價值,大育文化分別在巴生、古晉以及吉蘭丹3州舉辦社區巡講,而吉蘭丹是巡講的最後一站。通過課題分享與互動,探討生死的話題,促進人們對生命的尊重和理解,併為參與者提供身心靈的啟迪和照顧。
從上午進行到下午的活動,分別在吉蘭丹中華總商會、哥打峇魯客家公會、哥打峇魯中華小學舉行,獲得不俗的反應。
在丹中總禮堂舉辦的活動,主題演講為:認識臨終關懷,探索生前規劃。
馮以量:善終善生善別
主講人馮以量以“從生看死,向死而生”詢問觀眾,死亡來臨前,我還可以為您做些什麼?
他說,讓離去的病人得到善終;讓喪親的家屬得到善生;讓彼此的關係得到善別。
李知展:接受被愛的幸福
李知展醫生分享了患病孩童的故事,幸福的定義是什麼?這些孩子活下去的幸福品質是什麼?一直癱瘓在床上會有什麼幸福可言?
“窗外的人們每天都在追求更高的夢想併為之掙扎,努力爭取未來幸福的保障。可是,幸福真的有保障嗎?”
他希望大家接受被愛的幸福,人生沒有輸贏,在一起才是重要。
常藻法師:用智慧陪伴臨終親人
常藻法師以“天空不動,只有雲在動”為引子,通過她的師父晚年患有腎病的故事,探討生命如何發揮它的價值,因為每個生命都有機會重生。
“我的生命是大眾給的,生命的當下不能被蓋掉,所以,好好感知你的痛。心理學家說,我們的憤怒不應該是一團火,把它當作一股能量,它來了也就走了。如果你當作它是固定的就得壓住它,但是,其實所有的感覺都可以很開闊,死去的就讓它離去,不然看不到它的重生。”
“就是生死社區巡講,強調生死教育不僅是探討死亡,更是對生命的深刻反思。它教會我們如何用智慧和關懷陪伴那些處於生命末端的親人;幫助我們正視生命的有限性和死亡的不可避免性。通過學習和反思,我們能夠更加珍惜當下,理解生命的價值,並以平和的心態面對人生的挑戰。
今天除了有主題分享和深度講座,尚有互動交流,增強理解與支持的工作坊:臨終關懷、病患關懷等社區諮詢。
5生命匠人分享死亡平和尊嚴
下午時段的“生命咖啡館中,觀眾與緣、殮、殯、葬、續5位生命匠人共同探討生命的深意。他們分享如何在面對死亡時找到平和與尊嚴,以及在送別中感受到的愛與溫情。每個過程都充滿深情與智慧,讓人們在生命的旅程中,找到連接與理解。
生與死之間彷佛隔著一堵牆,往生者已遠去,留下的人只能帶著回憶前行。然而,生命匠人如同一座橋,幫助人們跨越這道牆,觸碰那些被隔離的情感。他們引導我們明白,死亡並非結束,而是另一種延續。在失去中找到力量,感受愛的永恆,理解生死是一段共同旅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