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道/摄影:包素菡(部份档案照)
(关丹5日讯)布特拉高原日前发生天然气输送管泄漏并引发爆炸事故敲响警钟。由于关丹同样是天然气管穿越的地区,不少居民开始关注住家与工业区一带竖立的黄色天然气警示牌,惊觉输送管近在咫尺,忧心自己如同与一颗“计时炸弹”为邻,内心感到惴惴不安。
ADVERTISEMENT
本报记者在国油网站查询显示,天然气输送管从登嘉楼吉利地开展,途经关丹格宾、英迪拉马哥打,一路南下至昔加末,再分为两条支线,分别通往雪兰莪蒲种和柔佛新山。
受访居民表示,布特拉高原气爆事故后,他们透过社交媒体阅读到各种天然气输送管的相关资料,并开始留意到住家和工业区出现天然气输送管黄色警示牌。
他们说,黄色警示牌出现在民宅、工业区、学校、商业区不足50公尺范围内,令人意识到管线“埋伏”于身边,让人心头不禁一阵发寒,忧虑潜藏的风险近在咫尺。
有些居民认为,既然无法改变与天然气输送管为邻的现实,就应积极向国油、地方政府、公共工程局等相关单位争取加强输送管的安全监管与防护措施,以防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商人黄凯翰指出,他相信国油设置的天然气输送管符合严格的安全标准,且多年来运作稳定。然而,考量到这些管线多设于国油无法全面控管的户外地区,他仍担忧非法挖掘工程或不法分子闯入,可能导致气体泄漏甚至爆炸事故。
“我们对国油的技术与安全管理是有信心的,这些管线设计完善,多年来也未曾出现问题,只是担心若有‘敢死队’式的破坏行为,恐怕会酿成悲剧。”
他认为,布特拉高原气爆事故就是一记警钟,提醒大家必须关注和检讨天然气输送管的隐忧。
“布特拉高原气爆事故后,大家开始发现居住与工作周边地区遍布天然气输送管,对相关设施与技术缺乏信心,势必终日提心吊胆,影响日常生活与心理安全感。”
“与天然气输送管毗邻的房地产或发展计划可能会受到屋价下跌或无法转售的影响,若不幸购买的消费者除了自叹倒霉,还能寄望谁来帮助?”
经常往返登嘉楼甘马挽与关丹工作的行政人员彭秀卿表示,她的工厂位于甘马挽,与天然气输送管毗邻,长期以来并未感觉异常。然而,自布特拉高原气爆事故发生后,她开始感受到与“计时炸弹”为邻的压力,内心不禁增添了更多的担忧。
她透露,由于工厂设立时涉及天然气输送管范围,因此,在规划建设前,他们必须向国油提出申请以取得批准。
“要获得批准,需要提交大量文件并遵循国油的指引,包括范围的覆盖面积、厚度和高度等要求,显示出国油在申请过程中的严格要求。”
不过,她坦承,该工厂展开施工时反而松懈下来,没有受到严格监督。
“这些天然气输送管埋藏在地下相信已有数十年之久,虽然一直以来相安无事,但是,布特拉高原气爆事故提醒了我们必须关注和加强这些天然气输送管的保养工作。”
她表示,虽然建筑工程不会建立在天然气输送管范围上,但是,与管线毗邻的发展计划或房地产多少都会受到布特拉高原气爆事故的影响而价值受损。
“天然气输送管线周围仅设置了警示牌,并未进行围挡。他们担心,若有人闯入进行非法挖掘,可能会导致气体泄漏,进而引发爆炸的风险。”
她认为,国油、地方政府、公共工程局等相关单位有必要加强天然气输送管的安全监管与防护措施,以避免布特拉高原气爆事故再次发生。
视频:包素菡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