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名小学生向首相投诉学校厕所损坏,问题迅速获得关注,并已经在短短2天内维修好。
然而,对比许多通过正规渠道申请却迟迟无下文的案例,不禁让人感叹:在马来西亚,有时候“会哭的孩子有糖吃”,但关键是要“哭对人”。
ADVERTISEMENT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情况,当问题直达首相或部长阶级,往往能跳过繁文缛节,迅速获得回应。
这种“由上而下”的干预虽能立竿见影,却也暴露了行政体系的效率问题,让人不解为何基层申请总是石沉大海?
国内,也有许多学校面对种种问题,但按程序提交申请,却因官僚拖延而苦等,甚至申请了数十年,都没有下文,直到大选到了,或大人物来了,才有可能获得重视。
反之,通过媒体曝光或政治人物介入,事情反而更快解决。这种“特事特办”的模式,长远可能削弱公众对制度的信任。
“会哭”不是问题,但“只有哭对人才能吃到糖”才是症结。
真正的进步,应在于让每个“孩子”无论是否认识“糖的主人”,都能通过合理程序获得公平对待。
否则社会将永远依赖“贵人相助”,而非健全的制度。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