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我国政坛酝酿着马华和民政二三线领袖蝉过别枝的风气。马华前总会长丹斯里廖中莱的前政治秘书拿督梁捷顺搭上换跑道的列车,无异给老树盘根的马华在文冬投下一颗震撼弹。
梁捷顺的勇敢和大胆作风,据笔者观察,有人祝福他,也有说他被利用。总之贬多过褒,但话说回来,只要有目的,就不择手段,政治不是这样的吗?
ADVERTISEMENT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与之相对应的,时势也能毁英雄。能够认情形势,明确自己的立场,是成大事之人所必需的智慧。 古人云: “识时务者为俊杰”,因此,”审时度势”成了政治工作者的一门学问。
土团党意识到,国盟的马来支持率已近饱和,再难有突破,因此,土团设立非巫裔臂膀,致力使土团有多元化的特征,非巫裔也有机会在大选上阵,无形中,有抱负的青年,看到了希望,也找到发挥才华的空间,这不是比”单飞独打更务实吗?
有一位时势评论员表示,加入土团的非巫裔无异是走上绝路,自我毁灭,笔者不以为然。国盟在上届大选,在不看好的情况下,逆天翻盘,只差一步即踏上布城之路,你又怎么说?
走过的路必留下痕迹。当年国盟也做过政府,但伊党也是政府成员之一,当时的华社
的事务活动也没有受到限制和干预,一切马照跑,舞在跳。因此,加入土团,有个平台服务人群,为社会谋求福利,何错之有?
八十年代,华国知识份子标榜着,”打进国阵纠正国阵”,而参政和现在的马华和民政次级领袖投进国盟的怀抱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总而言之,这个国家是由马来人主导,非巫裔附庸在希盟也好,国阵或和国盟也好,莫非是希望分享国家资源。因此,非巫裔在任何组织都不重要,而更重要的是谁会被器重拿下执政权。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