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东海岸观点

发布: 1:43pm 11/04/2025

记者随笔

天然气管

记者随笔

天然气管

包素菡 | 与天然气管为邻的心理负担

对华人来说,选购住所向来是人生中的大事。过去的人在选房时,多半会避开闹区、工厂或工业区、高压电缆等潜在风险源,避免各种污染和影响健康,若有能力则追求环境清幽、安全舒适的住所。

如今,随着城市土地寸土如金,曾经被列为“绝不考虑”的因素,也渐渐变成“可以勉强接受”的现实,天然气输送管也成为人们不得不考虑的一项。

ADVERTISEMENT

尽管多数时候是安全的,管理单位也强调其监控系统完善,但潜藏的风险仍让人无法真正安心,尤其在布特拉高原气爆事故发生后,许多人对天然气管上设立的“黄色警示牌”闻之色变。

人们或许习惯了与交通噪音或人潮为伴,但对一条高压输送气体的地下管线,内心的焦虑却难以完全消除。毕竟,一旦发生事故,其后果已在布特拉高原“有目共睹”。

现今在一些快速发展的住宅区,因为用地紧张,越来越多房产项目靠近天然气管,对购屋者而言,除了价格与地点,还得在安全与现实之间权衡。

与气管为邻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有些人不会介意,对气管设置技术和安全充满信心,有的人则选择“眼不见为净”,也有一些人则因预算压力,只能默默接受。

住房选择,不再只是喜欢与否,而是能不能承受风险。在现代都市生活中,这样的心理负担,似乎已成为购屋者无法逃避的新常态。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