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世界有点像按下一连串惊叹号一样,带来不少冲击。
先是缅甸7.7级地震,泰国、云南等受到不小的波及,看着民众视频,大楼在数秒内被震垮、高楼天桥也断裂,还有我国布特拉高原气爆事件、日本宫崎县外海6.0级地震。一连串骇人的新闻,不知又有多少人的安全感被压碎了,感叹人生好无常。
ADVERTISEMENT
每一次事件的发生,不免让人们意识到,天灾或者意外从不挑时间,也不问地点。
部分人已开始焦虑,各种预言纷纷被挖出,在网上指说一些国家会在6、7月发生大地震,继而引发大海啸。
所谓预言即是未来还未发生的事,会否兑现成真还真不好说,但已经让一些准备出游的人犹豫不决。
本来计划好的旅行,还要不要继续?还是暂且留在熟悉的地方,减少风险?我问朋友。但如果想要改期,又能展延到什么时候,谁能确定预言不会迟到?朋友如此回答。
既然明天无法预测,那何不把握今天,趁一切还安好的时候,去实现那些一直都想但还没有去的旅程或者还没做的事情。
与不同的朋友讨论这个话题,有些说目的地和行程已定,若灾难要来也躲不开;也有的建议不如把目光拉回脚下的土地,至少在马来西亚的我们避开了地震带,趁机多探索自己的国家,例如体验东马的热带雨林,在国家公园来一场徒步、从槟城的美食文化看看我国丰富的多元背景,体会文化交融,在不同的地方感受不同的氛围和生活节奏。
世界仍然宽广,人生仍需探索。如果未来充满未知,那就活在当下,走好自己脚下的每一步。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瓜登中华维新国民型华文中学毕业生娜米拉李慈被美国哈佛大学录取,消息传出后,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
哈佛大学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大学之一,每年吸引无数优秀学子争相申请,而能成功录取的学生寥寥无几,录取率一直处于极低水平。
今年马来西亚共有2名学生被录取,其中1人就是华巫混血的娜米拉李慈,这一成就不仅仅是她个人的荣耀,更是马来西亚的骄傲。
笔者也因此访问了李慈,从访问中了解到,她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还积极投身于环境保护事业,尤其致力于海洋生物的保护,因此成立了以自己为首的非政府组织,专注于推广海龟保育工作。
李慈鼓励学生不仅要专注于学业,也要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她认为,丰富的课外经历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素质,还能拓宽视野,增加人生阅历,这些经历在申请大学时会为学生的履历加分,帮助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李慈的这番话让我深刻认识到,欲进入哈佛大学的学生无一不是学业成绩卓越的佼佼者,除了要具备出色的学术表现,他们还需要展现出对自己热爱的事物的高度热情与坚定的追求态度。
或许家长应该在鼓励孩子努力学习的同时,也要支持他们发展个人兴趣,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包括领导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在追求学术的同时,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多样化的成长。
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擅长读书的学生,更是那些对生活充满热情、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轻人,推动自己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