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溯源寻根:吉兰丹华人迁徒足迹》马来文翻译本的封面设计。(洪维聪摄影)
由拉曼大学主办的文化论坛借用丹华人历史及文化协会会所,出席者太踊跃,连屋前都搭篷坐满人。(洪维聪摄影)
ADVERTISEMENT
(哥打峇鲁13日讯)吉兰丹华人历史及文化协会会长黄秀辉表示,《溯源寻根:吉兰丹华人迁徒足迹》这本著作对吉兰丹华人历史研究带来的贡献,获得外国学者的认同,也确定了此书马来文翻译的重要性。
此书是由丹华人历史及文化协会首任会长,即已故黄崇锐老师及谭丽屏老师夫妇所著。
他们自2005年开始遍访丹州乡区50多个华人村落,挨家挨户叩门寻访,记录村民口述史、采集证物、族谱,追溯先辈下南洋的历史,还原早年丹州华人的生活原貌。
历经十多年努力,终于编辑成书,以保留华族在大马日渐被淡化的历史,以及让吉兰丹华裔后代了解自身文化根源的使命。

《溯源寻根》是在2022年推介。
黄秀辉也是黄崇锐的女儿,她在一场由拉曼大学主办的文化论坛上透露,此书的马来文翻译已近尾声,并感谢一起和他父亲进行翻译的刘盛春老师。
她说,双亲虽然都是教师,不过,却不是这方面的专科。他们完全是自学考察和研究,去进行收集历史的工作,非常吃力。不过,学者们却肯定了此书的历史价值,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此书的国语翻译如此重要。
“我们希望所有人都看懂读懂《溯源寻根》,当初,神主牌、炉主、香火、过火、拜神、神明这些字眼要如何翻译成马来文,真的不容易。此外,我们也花了很长时间去研究神主牌上写的文字。
双亲在收集史料的过程中发现村民供奉的神主牌,记载了先辈定居各个村落的年代,是丹州乡区特有的历史标志,是华社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文物,也证明了华人在吉兰丹扎根超过300年。”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