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关注东海岸

发布: 1:57pm 12/05/2025

妇女组

粽子

手工

劳勿客家公会

郑瑞霞

妇女组

粽子

手工

劳勿客家公会

郑瑞霞

郑瑞霞裹逾500粒手工粽 义卖筹款以粽传情

报道/拍摄:黄伟伦 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郑瑞霞手工裹粽逾500粒 义卖筹款以粽传情 弘扬传统
与家人共享手工粽的滋味,有家人的陪伴与支持,是她持续奉献的最大动力。

(劳勿12日讯)“节日意义在于团圆,也在于分享与回馈”。

又是飘香的时候,空气中再次弥漫着粽叶与糯米交织而成的熟悉香气。对许多人而言,这不仅仅是一种节庆的味道,更是儿时记忆中最温暖的一部分。

ADVERTISEMENT

在劳勿,主席正默默地为节日增添温情,因为这一次,她不再只是把粽子分享给亲朋好友,而是将全数粽子义卖所得盈利悉数捐给妇女组当活动基金。

她以双手裹粽,以爱心传情。

郑瑞霞手工裹粽逾500粒 义卖筹款以粽传情 弘扬传统
身为劳勿客家公会妇女组主席,郑瑞霞将端午裹粽的传统,转化为筹募活动基金的契机,以行动支持妇女组未来的发展,左为何惠琴。
郑瑞霞:粽子是节日的载体

“这些粽子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希望透过传统节日做点有意义的事,把大家的支持转化为推动客家文化与妇女力量的资源。”

她强调,这次义卖活动纯属义举,也没想到反应热烈,不少街坊闻风而来抢购。

“很多人说我家的粽子有‘妈妈的味道’,这让我觉得很安慰。粽子是节日的载体,更是文化的传递。”

目前郑瑞霞客家粽的订单已超过600粒,这数量更是去年的数倍。

与此同时,她感慨表示,现代人越来越习惯购买现成品,裹粽的传统逐渐淡化。

她希望透过这样的行动,让大家重温手工粽子的味道,也唤起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珍惜。

郑瑞霞手工裹粽逾500粒 义卖筹款以粽传情 弘扬传统
郑瑞霞坚持亲手细洗每一片粽叶,去除杂质​确保干净。

包粽子细节皆是母亲“秘诀”

“这是我母亲的味道,从小就跟着妈妈学裹粽子。”

郑瑞霞娓娓道来童年回忆,小时候物资不丰富,但邻里亲情浓厚。每逢端午,母亲都会准备大批粽子,与亲戚邻居互相馈赠。那时她总在一旁帮忙,从洗粽叶、浸泡眉豆,到炒馅料、裹粽成形,样样不缺,耳濡目染中学会了一身好手艺。

“眉豆要剥皮处理过才不会苦,糯米要泡得恰到好处,咸蛋黄必须特选……。”

郑瑞霞手工裹粽逾500粒 义卖筹款以粽传情 弘扬传统
她强调,自己坚持将眉豆剥皮,只为让粽子口感更佳,还有去掉苦涩味。

她细数着包粽子的要诀,语气认真,并指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其实都是母亲留下来的“秘诀”,代表了那个年代的用心与讲究。

如今,郑瑞霞不仅延续了这份“古早味”的传统,也把这门手艺一代代传承下去。

郑瑞霞手工裹粽逾500粒 义卖筹款以粽传情 弘扬传统
要让客家粽子好吃,关键在于内馅香气,炒香的虾米和五花肉是不可或缺的灵魂。

她笑说,媳妇如今也会裹粽子,家里的孩子们看着、学着,这种家庭团聚、亲子共乐的画面,是她最珍惜的节日意义。

郑瑞霞手工裹粽逾500粒 义卖筹款以粽传情 弘扬传统
准备好所有材料后,她立即投入裹粽工作,每一粒粽子都倾注满满心思与功夫。

从挑选材料起不能马虎

“从挑选材料开始,就不能马虎。”

郑瑞霞手工裹粽逾500粒 义卖筹款以粽传情 弘扬传统
郑瑞霞坚持使用传统草绳来绑粽子,“草绳更有古早味,煮出来也更香,不含塑料气味。” 这份坚持,是对传统的尊重,也是对食材的讲究。

她说,裹粽每一个步骤都耗时费力,从提前浸泡糯米、去皮眉豆,到细心清洗粽叶,再炒香配料——如虾米、五香肉、栗子,再加入咸蛋黄,每一颗粽子都凝聚着时间与心意。若用普通锅煮,需花上两个小时;即使使用高压锅,也要一个小时多,但她甘之如饴。

郑瑞霞手工裹粽逾500粒 义卖筹款以粽传情 弘扬传统
用普通锅要煮两个小时,如果用高压锅能缩短至一小时,但还是要很细心照料。

“一开始只是裹来分享,后来朋友们纷纷预订,我就决定这次顺便接单,将所有收益捐出。”

面对爆量的订单,郑瑞霞虽感吃力,却从不马虎。

郑瑞霞手工裹粽逾500粒 义卖筹款以粽传情 弘扬传统
炒制馅料时,郑瑞霞特别强调“那块肥肉”才是客家粽的精髓,必须用心炒香入味。

她表示,单是准备工作就需耗上整天,从选购猪肉、洗粽叶、处理眉豆、炒虾米炒肉、包裹、绑绳,再下锅炊煮。为了确保品质,每天最多只处理3公斤糯米,约能包100粒粽子。

这些年来,郑瑞霞总是亲力亲为,从不假手他人。

郑瑞霞手工裹粽逾500粒 义卖筹款以粽传情 弘扬传统
粽叶需浸泡数小时,还要以重物压实,才能软化服贴,方便包裹不易破裂。

“虽然累,但我喜欢这种忙碌的感觉,加上一家人的支持,特别是想到大家吃到我包的粽子会很开心,我就更有动力。”

郑瑞霞手工裹粽逾500粒 义卖筹款以粽传情 弘扬传统
郑瑞霞展示经过一整天辛劳成功裹好的粽子,亲手从锅中捞出,香气扑鼻,令人垂涎。

她也提到,今年她特地在中国探视时顺道购回大批粽叶,不仅品质佳,也能节省采购成本。

“不然就要到福隆港边采粽叶。”她笑着说。

郑瑞霞手工裹粽逾500粒 义卖筹款以粽传情 弘扬传统
香喷喷的手工粽,色香味俱全,不仅唤起节日情怀,也寄托了传统与亲情的温度。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