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东海岸观点

发布: 2:20pm 16/05/2025

记者随笔

包素菡

记者随笔

包素菡

记者随笔 | 陪诊员 / 包素菡

许多长者,特别是需要长期往返医院覆诊的,因为不会驾驶,加上医院停车空间有限,往往需要家中子女陪同就诊。

在老龄化社会发展和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除了传统的家属陪诊,长者就医过程中也逐渐出现了专业陪诊服务,以协助需要帮助的长者或行动不便者顺利完成诊疗流程。

ADVERTISEMENT

专业陪诊员不仅负责接送病患,还能协助挂号、排队、沟通病情、记录医嘱,再把过程和医嘱转告病人和家属,有些陪诊员甚至在病人就诊后提供心理支持,极大地减轻了家庭照护者的压力。

在日本,面对高龄化社会,许多民间企业推出“医疗陪同服务”,由受过基础医疗与长照训练的陪诊员提供全程协助,深受民众信赖。

在中国、台湾等地也有类似服务,如非营利机构或平台结合具专业背景的人士,为有需要的家庭或长者提供按次或定期的陪诊安排,费用相对合理,品质也有监督机制,此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有系统和专业。

马来西亚正逐步迈向老龄社会,许多家庭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双重压力,专业陪诊服务可说是社会的迫切需求。不少城市如吉隆坡与槟城已经出现初步的陪诊平台或个人服务,但仍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与专业认证。

在彭亨州或关丹目前还未看见有类似的服务,许多在中央医院或政府诊所看诊和复诊的长者,若不是单独行动就是家人陪同。

政府可考虑制定陪诊员培训与资格认证制度,同时鼓励社会企业投入此领域,打造安全、可靠又有温度的陪诊支援系统。这样的制度不仅能解决医疗陪同的实际问题,更能创造就业机会,并促进社会的整体福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