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水萍 | 现金给予的安全感



前阵子,一名中国游客在我国旅游时,身上没有带现金,结果吃第一餐饭就碰到只收现金的店家,一时之间陷入窘境。
这也是为何,在这个无现金支付盛行的时代,我依然会确保我的钱包有足够的纸币,又或者,在手机壳背面悄悄悄放一张20或50令吉的纸钞。
ADVERTISEMENT
这种安全感,好比藏在鞋底的应急钥匙,又像是突然的暴雨天随身携带的一把折叠伞。
我知道,电子支付再便捷,总有些时刻需要现金的温度,比如,扫码器突然罢工、网络信号格突然清零,而这时候,站在你对面的收银员或老板,只认纸币上的“阿公头”(第一任最高元首头像)。
我也曾经历网络不稳定,无法电子付款及使用借记卡的窘境。其中一次是在快餐店,我没有带钱包出门,不巧店家的扫码器罢工,只能以现金支付。当时的我庆幸,我手机壳背面静静的躺著一张50令吉纸钞。
另一次则是在水果店,当时店家的刷卡器无法操作,而我身上的现金又不够,只好急匆匆的跑到附近的银行去提款,以解燃眉之急。
尽管随着时代的变化,现金最终会沦为数字洪流中的孤岛,但当系统崩溃时,现金给予我的安全感已不在于金额大小,而在于人类对“确定性”最原始的渴望。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