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素菡 | 住院记



最近因为身体的毛病,入住政府医院接受微创手术。入院以前,上网寻找“攻略”不果,发现原来很少人会“分享”自己住进政府医院接受治疗的经历。
过去常听人说政府医院的服务越来越好,这次亲身体验后,也深有同感。首先让人有好感的是,入院前一天,尽管是周日,院方也拨电话来提醒,以免病人善忘,耽误了治疗。
ADVERTISEMENT
入院后并非立即安排手术或急着让病人出院以空出床位,而是提前两天办理住院,进行病史询问、扫描等详细检查与术前准备。这个时候,笔者也正式与主刀的外科医生见面了。她仔详扫瞄和讲解,让人明白自己的身体状况、手术过程和风险等,每讲解一次就会反问“明白吗”、“有疑问吗”,充满耐心,令人备感尊重与安心。。
住院多天,最常被问和提起的就是病人的名字,尽管病床床头上都会贴着病人的名字,但无论是医生还是见习医生、护士和医务人员,每次给你诊治、给药、送餐都会不厌问你叫什么名字,答对才能进行接下来的步骤。进院后也不能随意离开病房和外出,因为里里外外,连保安也知道你叫什么名字。
政府医院也有一些“潜规则”,例如住院病人必须自备餐具,是防偷、清真就不得而知。因此,第一天没准备的病人,只能用手抓饭或向护士借用餐具。
当然,政府医院也并非十全十美,习惯睡冷气房和洗热水澡的人可能会不太适应,因为目前仍有不少病房未设冷气与热水器,只能自备电风扇与自取热水解决基本需求。
住院5天,期间每日供应四餐(早餐、午餐、下午茶与晚餐),再加上手术与药物治疗,出院时还领了数百令吉的药物,最终的总费用却不到50令吉。在当今物价与医疗费用飙升的时代,这样的服务和收费,还有什么好嫌弃的呢?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