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发布: 11:30am 22/08/2025

太极拳

黄氏太极

方春生

太极拳

黄氏太极

方春生

方春生:不仅是中华文化瑰宝 太极拳是道技兼修学问

东:(已签发)方春生:太极道技兼修
方春生(左九)在“问答环节”开始前和与会者合影。左四起为陈少球、杨炎强、卢亚泗、陈文洸和曾宪盛,右一为李程辉,右六起为黎燕慧和苏丹明。(郑佩琴摄)

(文德甲22日讯)马来西亚全国副总教练指出,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一门道技兼修的学问,它依据大自然的运行之理而练习,讲究顺势而为、以柔克刚,体现天地万物阴阳平衡的道理。

他说,“道为本,技为末”乃太极的精神核心,太极讲究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法则。

ADVERTISEMENT

“所谓‘道’是指天地自然的运行法则,以及人与宇宙合一的哲理。练太极拳,不仅仅是肢体的动作,而是通过阴阳互补、虚实转换、刚柔相济,来体悟天人合一之道,达到身心和谐的境界。

“‘技’则是拳理在身体上的具体应用。它既是一种武术技巧,可以用于攻防制敌,也是一种养生之术,通过舒展筋骨、松柔运动,增强体质、延年益寿。”

他说,太极拳动作虽缓,但蕴含刚柔互生之力,却能以静制动、以弱胜强、强身健体,十分适合年长者练习。

现年84高龄的方春生以本身为例,指自己因长期练习太极,如今依然健步如飞,身强体健。

他昨晚在旗山篮球场,出席由马来西亚黄氏太极学会文德甲分会举办的太极拳培训班“问答环节”时,如此表示。

方春生也呼吁学员们秉持持之以恒勤练太极,不因一时的成就而自满,同时他也呼吁学员们要尊师重道,怀著谦逊与敬意的态度学习,才能真正承接太极的精髓,不断精进。

在场者尚有马来西亚黄氏太极总会总秘书黎燕慧、文德甲分会永久名誉顾问苏丹明、前教务组主任卢亚泗、秘书李程辉、副秘书陈锦昌、财政杨炎强和班长陈少球等理事。

东:(已签发)方春生:太极道技兼修
方春生亲自讲解和示范练太极的要点。(郑佩琴摄)
东:(已签发)方春生:太极道技兼修
方春生(左)示范推手发劲。(大会提供)

方春生年年来文德甲授课  曾宪盛:毅力令人钦佩

此外,黄氏太极学会文德甲分会永久名誉主席拿督曾宪盛说,方春生自1990年接受他的邀请来到文德甲传授太极后,几乎每年都会前来一次,除了疫情期间的阻隔外,方氏始终坚持不懈地来到文德甲巡回授课。

 

他说,方氏这份数十年如一日,持续不断发扬太极精神的毅力,实在令人钦佩,更值得大家学习。

 

他说,已故黄性贤宗师生前强调,为了确保教学体制的健康成长,必须建立统一的教学制度。因此,宗师口述授意方老师整理和编录教学手册,并在第11期与12期由宗师主导的国际训练班上推行,以实现教学的统一化,

 

“作为宗师的弟子,我们由衷感恩。宗师为我们留下了一套完整、规范、系统化的黄氏太极教学体系。今天,我们唯有遵循宗师的教诲,朝向共同的方向与目标前进,才能把黄氏太极真正发扬光大,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该会主席陈文洸感谢方春生亲自到来传授太极拳,让学员有机会近距离向方氏请教了解太极拳理论和拳法。

 

他希望学员好好珍惜这项为期两天的培训课,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做到学以致用。

澳洲学员爱上太极拳

另外,两名来自澳洲悉尼的学员保罗(64岁)和尼克(57岁)指出,他们早在2001年开始接触黄氏太极拳,2006年随团前往沙巴丹南拜见方春生后,对太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此渐渐爱上这门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武术。

 

他们坦言,起初练习太极拳时确实面对语言上障碍,教练不会说英语,而他们也不谙华文,但在一次次的接触与练习中,深切体会到太极拳的独特魅力与精神内涵,且经过久练,健康也明显获得改善。

 

东:(已签发)方春生:太极道技兼修
保罗(左)和尼克跟随方春生到来文德甲,一起进行太极培训。(郑佩琴摄)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