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春祥:需征求法律财政部门 豁免关中地税待研究



(关丹1日讯)彭亨州消费人事务与人力资源委员会主席沈春祥透露,关丹中华中学每年须缴纳3万零460令吉地税一事,他已向彭亨州政府豁免或以拨款抵消,相关方案正待研究。
他指出,该校每年须缴逾3万令吉地税,他已向彭亨州务大臣拿督斯里旺罗斯迪建议豁免关中地税,或由州政府每年拨款相等数额予学校,以减轻负担。
ADVERTISEMENT
“不过,由于关中属于私立学校,若贸然免税,恐为其他私立或国际学校开先例,因此需进一步研究,并征求法律与财政部门意见。”
他昨晚出席关丹中华中学教师节晚宴时,如是表示。
他强调,虽然相关拨款与地税问题尚需行政程序,但他将持续推动,确保华教在彭州的发展获得公平对待。
2县华小拨款申请程序未完成
此外,他说,彭州政府已陆续拨款予各华小,每校象征式拨款介于5000至1万令吉,唯独立卑与金马仑县尚未完成申请程序。
为了确保各区华小都能获得拨款,他已与彭亨华校董事联合会配合协调拨款事宜,包括立卑6所和金马仑8所华小,早前因联络人未能对接而延迟。
他强调,只要学校完成申请程序,州政府都会批核。
大臣原则上赞同豁免华淡小地税
“州政府正在探讨全面豁免华小与淡小的地税,相关建议已获州务大臣原则上同意,惟需提呈州行政议会,获得财政、土地和法律部门审核。”
他说,根据现有数据,彭州共有51所全津贴华小及24所半津贴华小,其中后者仍需缴交地税;淡小方面则是全津贴11所、半津贴36所,同样面对缴税问题。
“教育领域理应获得豁免。州务大臣已原则上赞同我的建议,但相关申请需提呈州行政议会审核,并由财政、土地及法律部门给予意见。”

方天兴吁提高公立大学拨款
关中董事长丹斯里方天兴呼吁政府重新检讨并提高给予国内公立大学的必要拨款,并关注和纠正通过“直接招生管道”(SATU)征收高学费所引发的一系列不平衡现象。
他指出,近年来公立大学因政府拨款被削减,通过“直接招生管道”以更高学费招收学生,此举已严重压缩了原本通过大学预科班、高级学校文凭及高教部大学中心单位线上系统系统申请入学的机会与学额。
“通过此管道就读的本国学生无法获得政府学费津贴,必须与外国学生支付同等高昂学费,处境犹如“外人般”,这对我国学生而言是欠公平和沉重的做法。”
方天兴昨晚致词时,呼吁政府在明年度财政预算案中采取更完善的政策化解问题,包括扩大公立大学学额、继续津贴学费并尽量满足各族学生的申请,以全面吸纳国内新生代人才,避免人才外流。
盼独中拨款制度化纳入预算
同时,他希望在即将提呈的财政预算案中,政府继续提供华教拨款,按需求增建华小与国民型中学、拨款予全国63所独中及3所民办大学,并对兴建硬体设备的独中,根据需求增加拨款。
他对联邦政府连续7年拨款独中,尤其农历新年前发放成为“及时雨”表示肯定,建议政府将独中拨款制度化纳入预算,希望彭亨州政府仿效,给予关中必要拨款资助。
关中新校舍料明年启用
他续说,关中目前共有师生及教职员858人,进展良好。
“新校舍预计近期完工,但因成本增加,经费将超出原估的1100万令吉,计划明年启用。另一栋耗资逾800万令吉的宿舍楼则因应消防新规改图中,亦可能出现超支。”
他对全体教师对学校的贡献表示肯定,让创校13年的关中在学术及课外活动表现令人满意。

蔡若峰:让学生考进最适合最好大学
校长蔡若峰则说,关中获得众多热心教育者的支持,不仅因为母语情感,更因为教育被视为重中之重,与董事部坚持的“人人都有选择教育源流的权利”契合,学校也以“让学生考进最适合他们、最好的大学”为目标。
他强调,中学阶段已不是语文训练班,而是奠定知识根基的重要阶段,学生必须在最强的语文环境中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他以一名校友以中文优势考获统考佳绩,成功升学天津大学为例,就是适才适所的最好证明。
他提醒家长,进入顶尖大学不只是学历,更是一张“人生名片”,不仅能减少职场弯路,还能累积优质人脉,影响未来发展。
他也感谢老师们的坚持,因为该校八成以上的大学录取率,正是教师辛勤付出的成果,同时感谢董事部与社会人士对学校与师长,以及协助学校发展的商家等对关中的爱护和关心。
关中也于晚宴上颁发教师10年服务奖予郑富星和陈义斴;5年服务奖予黄金贵、陈美珠、洪嘉欣、谢佳恩、丽娜、安妮、保安佐哈里以及清洁工艾米;华文独中友族教师长期服务奖予艾利克斯和茜蒂努鲁、以及统考成绩优异教师奖予陈义斴。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