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云 | 当家长赢了,教育却输了


记得好多年前,有一位非常认真的老师。她对学生从不马虎——学生写错字、算错题,甚至没做功课,她都会耐心地教导,甚至尝试各种不同的方法去引导他们。
我则习惯在学生进行活动时,尽快指导他们完成作业。学生少了带回家的功课,却能上网练习、轻松学习,也能有更多复习时间。
ADVERTISEMENT
我们都不是同一种老师,教学法自然不同。认真教学有很多种方式——有人要求学生天天听写、天天练习;而我认为,只要孩子愿意学习,方法如何并不重要。
那位老师在课堂上非常严格,她认为唯有从小训练,孩子才懂纪律。确实,她把学生训练得很好,举止端正,学习出色。
然而,纪律并非所有孩子都能承受。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三天两头哭闹,不想上学,甚至常常生病。教育孩子,就像排队一样——必须有规则,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完全照做。
终于,有家长无法接受老师的方式。尽管多番解释,那位家长依然愤怒,连家中长辈都出面施压。最后,家长直接向教育局投诉。教育局官员亲自到校调查——那一刻,大家都知道事情不小了。
当校方说明老师被投诉的经过时,现场一片沉默。我站起来说:“如果老师道歉,就等于失去了她的尊严。连一点尊严都没有,学生还会尊重老师吗?”
我与校方争论,觉得这样的机制太可怕。因为我知道,下一个被投诉的,可能就是我。校方有校方的立场,老师有老师的无奈。最终,我愤而离开了会议。
后来,那位老师哭着向我道谢——因为我替她说了话。可惜,我也无能为力。
她被逼在官员与家长面前道歉,那一刻,她心中的刺深深扎下。我劝她:“不适合的地方,就别留下了。还有别的学校需要你。”
不久,她申请了调校;而我,也放下了藤鞭。既然校方说可以用鞭子,却附带那么多条件,那又何必坚持?放下藤鞭,家长安心,老师少烦,学校也平静。
我不知道她花了多久,才疗愈那份伤。只知道,从那以后,她依然认真,却少了往日的热情。面对不合作的家长,她学会了得过且过。
我们失去的,不只是一个认真教学的老师;孩子失去的,更是学习做人的机会。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