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云 | 曾经的铁腕校长


我记得曾写过一篇名为〈铁腕校长〉的文章,同事还特意把剪报送给我。当时的我,以笔名投稿,不是害怕被人知道,而是单纯想像其他笔者一样,让文字自己说话。
ADVERTISEMENT
多年过去,如今我以真名投稿,其实也无所谓了。尤其是退休之后,再在报章写稿,也不会被校方禁止。
对于一位写作者来说,许多文字的书写,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是随意而为。多数时候,都是以个人的立场去书写;有人认同,也有人不认同。有些文字确实很伤人,因为“听者有意”。
那位校长确实是一位严格的人,老师们已经习惯了如何处理事情,所以大家也相安无事。
这也许正是许多老师所期望的——不要增加太多额外的工作,只要照常完成职责就好。我经历过五位校长,每一位都有不同的作风,老师也必须随着校长的风格去适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校长管理学校,老师管理课室,家长管理家庭。我们共同在打造一个优良的教育环境,为的是培育下一代。尤其是华校,更需要社会人士的协助,才能建设良好的学习空间。
家长们也很配合,不但出钱出力,对老师更是尊重。大家都明白,唯有互相合作,才能把学校办好。
我记得中学时代,校长和副校长都极为严厉。那时的学生纪律问题层出不穷——群殴、抽烟、赌博、欺骗,甚至约邻校学生打架。只不过当时资讯不发达,许多事情都能在校内处理。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而校长就是这个社会的管理者,教育学生如何做人。
跨越千禧年后,校长的作风也逐渐改变。或许上一代的校长,也未必能适应现在的教育环境。许多曾经严厉的老师,要放下他们一贯的作风,谈何容易?
许多人呼吁把藤鞭归还给学校,但真的适合吗?如果教育已不再单纯,那藤鞭归来,又能解决什么?教育的意义从来不在于惩罚,而在于引导。谁还想再扮演铁腕校长的角色?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