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教育·江苏省名师巡讲” 150人听名师讲AI教学



(劳勿13日讯)由华文教育发展中心主办、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与江苏省海外联谊会联合主办,并由彭亨华校教师公会联合会、劳勿发展华小工委会及劳勿华校教师公会协办的“华文教育·江苏省名师巡讲”一连三天的培训课程,日前在劳勿圆满结束。
此次培训课程共吸引约150名教育工作者、家长及退休校长参与,反应热烈。三天的课程内容丰富、层次分明——首日由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副院长朱乐川副教授主讲《中国文化》;第二天由同院讲师李贤卓副教授讲授《人工智能赋能华文教学》;最后一天则由王璐讲师分享《AI技术支持华文教学:阅读与写作》,让参训者对AI与教育的融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启发。
ADVERTISEMENT
劳勿发展华小工委会主席卢宇廷在开幕致辞时表示,我们正处于一个充满契机与挑战的AI时代。人工智能不仅改变了教学模式,也影响了整个人类社会的进程。教师的角色也在转变,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学习的引导者’,更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创造与协作能力。
卢主席强调,AI的出现能协助教师减轻行政负担,从而投入更多时间在教学设计、学生互动及品格培养上。他也呼吁华教三方——董事会、家教协会与教师公会——应与时俱进,融合科技与教育发展,让华校在新时代的教育洪流中持续前行。


劳勿华校教师公会主席潘嘉莹校长在致辞中指出,感谢教总教育推广组及江苏省华文教育发展中心搭建中马教育交流平台,为教师创造学习与成长的契机。她感性地说:“四海之内皆兄弟,华人子弟一家亲。教育是文化的传承,文化是教育的灵魂。愿我们携手同行,让华文教育在新时代持续发光发热。”
她也特别感谢远道而来的讲师团、教总执行员、彭教联主席黄绍轩校长与卢宇廷主席,为活动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坚定支持与全力协助。
在闭幕仪式上,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副主席兼彭亨华校教师会联合会主席黄绍轩校长致辞时指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非仅仅传授知识。人工智能带来的改变,是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教育的使命——如何在科技日益强大的时代,仍然让‘人’成为教育的核心。
他强调,AI不能取代教师的情感与判断,但能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有力助手。教师若能善用AI,将能更有效地进行个别化教学、分析学习数据、优化课堂互动,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
“教育部近年推行的“共同教学”理念虽具前瞻性,但若缺乏充分的配套与师资培训,落实上将面临困难。教育改革不能只靠文件推动,而应建立在尊重教师专业判断与学校自主权的基础上。唯有减轻行政负担,让教师回归课堂,专注教学,教育的根本才能真正稳固。”
黄绍轩也提到当前教育现场面临的现实挑战,包括师资短缺、政策频繁调整及教师调动问题等。他呼吁教育部“多听一线教师的声音”,并重视教师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参与。他说:“再好的政策也要落实到课堂上才有意义。唯有信任教师、赋能教师,教育的未来才会有希望。”
他特别赞扬此次巡讲活动的意义重大:“江苏省名师巡讲团带来的不只是专业知识,更是一种教育信念——教育者要终身学习,要有勇气面对改变,要有智慧整合科技与文化。”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中马两地教育交流的机会,让更多教师受惠,推动华文教育迈向更高层次。

黄校长最后感谢劳勿华校教师公会与劳勿发展华小工委会在筹办过程中付出的心力。他说:“这三天的活动虽告一段落,但学习的脚步不会停止。希望各位教师把所学带回校园,继续分享、继续启发,让教育的种子在更多课堂中发芽、茁壮成长。”
他补充,四位来自江苏省的讲师此行共十四天,除劳勿外,还在吉隆坡与巴生进行巡讲。行程紧凑、任务繁重,却始终以热忱和专业完成使命,展现中马教育交流的真诚情谊。
其他出席嘉宾尚包括中国江苏省华文教育发展中心干部领队李安妮老师、马来西亚华校教师公会总会师资教育主任董荣山校长、教总教育推广组高级执行员许唯君女士、执行员刘紫盈女士、各校校长与理事代表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