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素薇 | 客家文化传承活动


立卑县槟绒新村村委会日前主办“客家文化传承”活动,节目涵盖客家美食,文化表演,书法赛,花艺工坊。
ADVERTISEMENT
劳勿客家公会合唱团和吉隆坡惠州会馆合唱团受邀出席演唱客家歌。村民准备多种客家美食如酿豆腐,算盘子,糯米糍,喜粄还有饮品如珍珠奶茶,布丁等现场售卖。
DIY香皂花束工作坊别树一格,独具匠心把香皂制成花朵形态,简单包装后,小孩纷纷买了送给父母师长,体现尊师孝敬父母情操。
当天活动创新和传统碰撞,激起一股清流;书法赛吸引不同年龄层的好手,墨香氤氲,食香飘逸,互相交融,在小村庄共舞。
槟绒新村位于彭亨州山旮旯偏远山林边,人口才三百多人,其中一半是老年人。华人是主要群组,其中大部分是客家人,客家话是日常沟通语言。村民以农业为主,金矿业为辅。
诚如司仪所说:阳光照得到的地方就有客家人,遗憾的是能够说流利客家话的人不多。
此次,槟绒这个小小村庄敢敢发动“客家文化传承”活动盛举,鼓吹“客家人说客家话吃客家料理”。
从槟绒新村做个起点,推广到各地,是值得称赞,表扬和学习。客家话常被视为“山上的话语”,说客家话是土气,被年轻一代所摈弃,越来越少开口说家乡话,这乡音恐怕有一天会慢慢淡去。
城市化和迁徙,环境的改变和生活的需求,造成方言沟通的不便;加上多年前教育体系要求学生说“标准华语”而推广“多说华语少说方言”运动,方言使用范围缩小而变得日渐式微。
客家话首当其冲,如果不设法挽救,恐怕会面对断层局面。
此次槟绒新村推动“客家文化传承”活动是合时宜之举。因为方言是文化的根,承载着先祖的生活智慧。
客家人南迁漂泊千万里定居异乡,留着一句古老誓言: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因为乡音乃是血脉与身分的认同:自家人。在异乡听到一声熟悉的乡音,比任何问候更能触动心弦。
乡音是活的文化传承:以口为媒,以言传心,以歌代言,借着一代一代的口述和歌声,将做人准则,行善,勤奋,节俭等美德一并传下来。口传的力量比文字更具感染力。
它跨越文盲,文化差距,虽然不认识字,却能听懂和记住祖先的遗训。我们怎么能够忘记我们的祖宗言呢!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