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云 | 当法律越过校规,教育走向何方?


教育回归学校,并不简单。教育需要长期去经营,一旦被破坏了,当家长有了更多管道参与、教育局也开始干涉,其实就不再是单纯的教育了。
时代在变迁,家长的思想在转变,老师也在改变。三十年前,我踏入校园执教,那时必须使用藤鞭,严厉教育学生,为的是孩子的成绩和前途。
ADVERTISEMENT
二十年前,时代进步,开始放下藤鞭。被惩罚长大的孩子,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被严惩,这没有错。他们希望用更温和的方式教育,于是努力地送孩子去补习班,希望孩子不会落在后头。
十年前,科技发达,老师必须面对全新的教育环境。我们可以利用科技来教学,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与兴趣,也不再需要用惩罚去逼那些不肯学的小孩。
近年来,AI崛起,资讯更发达,孩子获得的知识更多。我设计网页、做互动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仍能看到有些孩子只是为了应酬而来上学。
时代不断改变,教育部提倡许多教育政策;家教干涉校政,家长直接投诉到教育部“SISPA”,甚至报警。我们把教育推向社会,而不是让学校处理。既然如此,将来家长会如此做,老师也会为了自己的权益选择报警;校方为了对付老师,也可能运用教育部的权限将老师调走。原来,一切早已超出学校范围,牵涉更多人。那,教育要如何回归?
但我们已经开始以法律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在学校里面对问题。那已经超出了学校的范围,舍弃了校规与秩序,改以法律介入。既然如此,以后若大家都以法律对峙,那么教育也将失去意义。
然而,家长有错吗?老师有错吗?说起来,大家都有错。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与利益。当问题存在,就代表真的有问题,而不是该去袒护任何一方,或选择把问题扫入地毯下。有人以为“别发声”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但问题依然存在,而且永远不会真正解决,只会助长某一方。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