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志工

3星期前
1月前
3月前
5月前
5月前
6月前
6月前
我好像是一个被水灾见证长大的孩子。 长达一个月的学校假期,短暂重获自由的我在网络世界里畅游,越游越远,在深海黑暗之处,看不见外面的白天或黑夜,就渐渐忘记了时间。这阵子我更多在黑夜里找光亮,比如手机游戏里的胜利界面,而当阳光企图撕裂我的梦境时,便在白天里找黑暗。这或许是一种病,只存在我这类叛逆少男少女身上,不熬夜的假期,仿佛就失去了意义。 前几日,从网络世界游回岸上,回到现实已是凌晨两点多钟,屋外的雨淅淅沥沥,已经连续下了两天。雨滴敲打地面和屋顶的旋律,貌似也已刻印在我的脑袋,融入了这几天的生活。因为雨势并不大,并不足以让人起疑,我就如平常那样爬到床上,飘飘然,让凉爽的自然风和这些滴滴答答带着我入眠。 我享受了这个夜晚仅剩下短暂的平静。没一会儿,外婆就扯着大嗓门把我快建成的梦给轰得坍塌,打开的灯亮得刺眼,让我急把头埋进被子里,隐约听见外婆嚷嚷着“不要睡了!淹水了!” 外婆家就在一条大河旁边,时不时几天的大雨,我们的心慌便会随着河水水位一齐上升,因为一旦它越过了界限,第一个遭殃的,便是我们家。许多年前的几次严重水灾,我们都不幸成了灾民。那时候的我还在上幼儿园,记忆已模糊不清,只记得那时是被家中长辈抱着撤离的。后来,有关当局挖宽了河道后,已经有十多年没有过水灾,直至前几天…… 可笑的是,听见外婆这番话,我并不以为然,有些神志不清,脑中竟浮现“淹水又怎样,睡觉比较重要”的傻想法,还想要倒头继续睡。因为前阵子的新年,家里同样险些遭遇水灾,几天的豪雨让河水涨至危险水平,河道几乎快要装不下,使得全家人提心吊胆的,忙上忙下,把东西都搬到高处,收好行囊,做好随时撤离的准备,最后却发现是虚惊一场。相比起来,那次的暴雨肆虐尚无法使河水溢出一丁点,这两天的细雨霏霏,只是不痛不痒地敲打着河面,又能造成多大的威胁呢? 正当我不打算理会外婆时,又被一声喝醒:“听不到吗?淹水了!”因为没有反驳的勇气,这才不甘不愿地坐起身来,勉强撑开眼睛看了看时间,惊觉,我才睡了半个小时左右。心情自然不好,抱持着不耐烦、不相信的心态走到屋外一探究竟。眼前一幕马上让我为自己刚刚不成熟的想法感到羞愧:屋外的马路,已经成了一条河!雨也不知何时开始变得大方热情,噼里啪啦如飞一般倾注到世间,就像在对世界疯狂大喊“我爱你”。 睡意瞬间烟消云散,急忙听从外婆的指示,把家里低处的东西都搬到椅子上,桌子上,床上,再拿胶带把房间门缝都封上,防止更多的水进到卧室。回到屋外查看时,水已经淹得很高,已经有污水从大铁门的门缝流进来,而大铁门外的“河”,水流益发湍急,时不时漂过一些浮木,枯枝,路边被冲走的垃圾桶,不知谁家的床褥,后来竟然还有疑似从巴刹冲来的冰箱。在这条“河”里,什么东西都有可能出现,就像是开盲盒般的未知,时不时就会带来惊喜。 这时才凌晨四、五点,家里和庭院的五脚基因水涨得高而看不见界限,路灯发着昏黄色的光,映在水面上,波光粼粼,雨滴如一缕缕细丝在灯光下现形,似乎为这“不眠之夜”增添了一丝浪漫色彩。这期间手机响个不停,在外地的亲戚接到家里淹水的消息都顾不得睡觉,纷纷打来电话关心,帮我们联系救援队等。 救援志工像电影里的英雄 水位还在持续涨高,原先只能淹过脚掌的水,随着太阳东升,一同上升至小腿,近至膝盖。在当中行走,两只脚冰凉凉的,如被冰箱冷藏过的水包裹。起初因觉得污水恶心而感到不适,但后来发觉已别无选择,似乎就放下了顾虑。在前院等待救援队,无事可做的无聊,就在闲聊和打盹中度过。提起上一次水灾,已是十多年前的事,外婆还问我记不记得,问我这是第几次坐船,我早已没了印象,但据她所说,每一次家里发生水灾,我都不曾缺席。再一次水灾,我已经17岁了,就像是被水灾见证长大的孩子。 天亮,终于看得清外面,才发现原先被成堆的高杂草遮蔽着的河,已经与外面的水平流互通,变成一片小海,而我们就在当中的岛屿上。迟迟等不来救援,肚子开始作响,回到屋里拿几包饼干充饥,还是等不来,索性在被水围绕的厨房煮几包快熟面,简单解决这天的第一餐。 冷风飕飕吹来,不曾停歇,加上前晚极为不足的睡眠所致,困意好几次席卷而来,却只能坐在椅子上,以非常不舒服的姿势补眠,醒来时的浑身酸痛,让我深深为自己的叛逆熬夜感到懊悔。间隔补了几次眠,发呆,闲聊,手机上与友人分享自己的凄凉现况,就来到了下午,等待的时间已经超过6个小时。 我们在一座没人路径的岛寻一艘船,打了几次不同单位的电话依旧无果,渴望获救的心情已被时间磨损。偏偏老天很喜欢开玩笑,在我们已经不抱希望,有了不走的念头之时,这才等来了心心念念的救援队。 五、六位马来同胞志工,牵来一艘小铁船,让我们坐到上面,就要带我们逃离这座岛。那感动堪比电影情节,周围仿佛自带音乐。志工们在这急流里逆行,合力拉着船带我们往前,就像是漫威电影里勇猛的英雄,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展现着正义,牺牲自己拯救市民。面临灾害时能有这些志工出手援助,令人不禁感慨:人间温情没有消失! 我们被送到没受水灾影响的地区后,到亲戚家借住了一晚。雨当晚就停了,第二天一早放晴,像这场灾难只是一场很长的梦,从未发生过。重新回到家里时,我们花了整整3天来清理,水退去后留下的烂泥,沾满泥沙的家具,浸泡在污水里的碗碟等等,耗费了许多精力才清洗完毕。 随着清理工作完成,我的第N次灾民体验也终于结束。这一场水灾,似乎也为我的成长留下一抹水痕。
8月前
(永平17日讯)过去两个星期,永平水灾灾民饱受磨难,所幸获得来自四面八方的团体组织和志工及时伸手援助;他们的无私奉献与关爱,令灾民感动,声声感激。 住在永平南方花园安哥烈路的灾民余桂春(70岁)对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说,水灾发生时,子女都不在身边,还好有志工帮忙。 “大水消退之后,还好有一批年轻人来帮我洗刷屋子、搬移重的家具,过后还有志工上门慰问送东西给我,真的很感恩!” 独居灾民嘉丽玛(76岁)说,水灾发生之后,她一个人惶恐不安地住进临时疏散中心,手机没电了,她和亲戚失联一个星期之久,令亲戚十分担心。 她说:“当我为如何清理屋子而烦恼的时候,幸好来了一批慈济志工帮我,长老会志工也关怀我,发援助金帮我,很感激这些好心人!” 住在登门溪旁,受灾情况较严重的旺乐苑灾民郑顺平(56岁),因患小儿麻痹症而右脚残疾,行动不方便的他,平时仍能靠双手帮人油漆讨生计,自力更生。 之前遭遇过数次水灾的他说,他可以自己慢慢清理屋子,但就是没有办法一个人搬移重物,后来有几个朋友和不认识的志工来帮忙才解决问题,他对此表示感谢。 多名受访的非政府组织负责人表示,在灾难面前,非政府组织在发挥各自的影响力招募志工的同时,应互相搭配合作,壮大救助灾民的力量,让善的正能量传递下去,让社会越来越好。 佛教慈济基金会峇株巴辖急难救助行动协调员叶济岸受访时说,本月初永平传出灾情,慈济志工第一时间开展急难救助行动,从一开始的勘灾、前往临时疏散中心发放物资、到灾区发放热食饮料、在灾区设立人医会临时医疗站、清理灾区等,响应号召加入志工队伍的人日增,使峇株急难救助团队有更大的力量为灾民做好事。 “不是我们很厉害,而是我们一直不断地在招募志工,团体来多了、人来多了,很快就知道我们有什么资源,然后进行资源共享,任务分工,让每个人都有付出的力量。” 他说,由于受灾范围广,工作量大,他因此希望能有更多的团体组织、更多的人以大爱共善人间之心,一起参与接下来的救助行动,协助灾民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 马来西亚基督教长老会南部区会社区关怀组主席锺意红受访时表示,不同组织能互相搭配合作开展灾难救助工作,整合资源,也能避免工作重叠。 也是全人关怀董事的她举例说,7979全人关怀救助团队在关丹与慈济保持密切关系,曾进行过跨宗教的搭配合作,一起开展水灾救助行动。 她说,7979全人关怀救助团队除了向灾民提供及时的援助,还会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继续关怀陪伴他们。 此次永平发生水灾,7979全人关怀救助团队、ACRA亚洲灾难联盟等团队都有与基督教长老会永平堂、圣士提反堂志工一起开展救助工作。 长老会南部区会社区关怀组预计筹集20万令吉作为柔佛州水灾救灾、赈灾用途,包括资助志工团队协助灾民清理家园、向灾民发放物资和援助金。 日前,长老会南部区会社区关怀组已发放援助金给永平117户各族受灾家庭。 永平佛教会主席陈发春告诉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本月初,佛光山、佛光会和星洲日报基金会联合开展救援行动,排除万难把物资送往三合港灾区的过程中,该会就接到后勤任务,负责煮一餐热食送往三合港灾区。 永平南方花园灾区进行大清扫活动时,该会则动员了大约30位佛友协助准备膳食和出动一辆客货车运送盒饭,期间还有不少热心人士自发报效蔬果、豆腐等食材。 陈发春说,这是该会第一次参与如此大规模的救灾赈灾工作,给本地佛友提供了一次赈灾的宝贵经验。 他说,多个团体组织互相搭配合作,整合资源,能让救灾赈灾工作更为快速有效。 他说,“灾民陷入苦难时,我们应该发挥同体大悲的精神,鼓励更多人一起来帮助灾民,将小爱化为大爱。” 马华亚依淡区会志工团团长王文兴受访时说,社会上有更多的团体、更多的人站出来一起参与赈灾工作,无论出钱或出力,都是一个好现象。 他说,在永平灾区,除了马华亚依淡区志工团和志愿消防拯救队志工,马华总部、古来、武吉合逢等地志工也加入救助工作,包括协助灾民清理家园。 参与南方花园灾区大清扫活动的王氏说,南方花园灾区范围广,多团体、多志工携手分工一起清理灾区是一个很好方式,而参与工作的团体、志工之间还能互相学习,分享经验。 民主行动党永平州选区协调员郑凯聪受访时表示,招募各团体组织派员一起开展大规模的定时、定点大扫除活动,可大大减低人力负担,也能达到资源整合的效果,惟前提是要有经验和系统化处理。 他说,有系统的整合资源,分配资源,分工合作,各团体组织或志工轮流接力执行任务,才不会造成所有志工在灾难发生前期就感到身心疲累,而灾后重建工作一样很重要不可被忽略。 他认为,其实人民应该对政府有更高的要求与期待,由政府主导,以行之有效的模式整合政府机构与非政府组织民间力量与资源,官民合作防灾救灾,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峇株石文丁崇岩宫主任周财生日前进入永平重灾区旺乐苑协助灾民清理家园时看到灾民的苦,同时看到慈济人的动员,令他非常感动。 他较后与崇岩宫财政蔡清福、崇龙宫财政蔡诗碰一起到慈济峇株联络处会所做爱心捐献,崇岩宫和崇龙宫各捐献1000令吉,给慈济信心,给灾民加油打气。 关丹“天国耆兵”手风琴乐手何玉锦,日前随团队前来柔佛州灾区探访慰问灾民,他来到永平的这一天,正好是他73岁的生日。 他受访时说:“哪里有灾难,我们就去那里,希望透过音乐能带给灾民好心情,激励他们,在苦难当中仍要有盼望。”
9月前
9月前
9月前
9月前
9月前
9月前
(马六甲7日讯)柔佛水灾灾情严重,马华马六甲州志工团志工和马接翁武义务消毒团队约50人,带着救生汽艇,跨州到三合港支援赈灾,接下来将继续为灾民清理灾后满是淤泥堆积的凌乱家园。 马华甲州行政议员魏喜森也亲自到三合港灾区,为灾民清洗家园。 他说,这场水灾导致很多灾民的家园受到严重的破坏,室内家具家电尽毁。 “目前绝大部分灾区的水已开始消退,水灾过后便是另一轮工作的开始,志工和义工们将尽力协助灾民清理家园,尤其是只有年迈长者在家,或是单亲及残疾家庭,让他们不感到孤单无助。” 他昨日与马华甲州志工团团长杨焕源接领由妈咪大宝达集团执行董事拿督朱国昇移交的赈灾干粮物资后,这么说。 与会者包括马华甲州联委会副主席兼马日丹那区会主拿督李殿成及马华甲州志工团秘书苏伟泉等。 杨焕源:水位高 救灾面对挑战 杨焕源说,柔州灾情发生后,马华甲州志工团于本月1日即动员志工,带着救援船只赶往灾情最严重的三合港,配合柔州马华志工团展开救灾支援行动,主要是将被水围困的灾民救出,送往临时庇护中心进行安置。 他说,由于水灾范围相当广,水位相当高,加上当时雨连续下不停,造成救灾工作进行期间面对诸多挑战,其中一艘救援船只在驶入灾区住家,欲救出受困灾民时,不慎撞击被水淹没的篱笆,导致船底部破损无法使用,所幸船上人员安全无恙。 他说,救灾其间志工们一大清早就开始救援工作,一直到晚上11时许才休息。 “在断水断电的情况下,当入夜天色暗下来后,灾区即陷入一片漆黑,增加救援工作的难度以及危险性,因为一些地区水位实在是太高了,志工们并不知道水下是什么情况,可说是在危机四伏的情况下行驶救援船只。同时要如何让受困的灾民安全上船,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他说,志工投入救援工作时,只想着捉紧时间,能多救一个是一个,大家都尽全力的希望能将这场灾害带来的人员伤害降到最低。 他说,马华志工是国家灾难管理机构之友,其中先锋队志工曾接受国家灾难管理机构提供的基础培训,以便灾难发生时第一时间给予灾民有效的帮助。 吁有兴趣者加入志工团 “我们希望更多人能加入志工团,壮大组织力量,当灾难发生时,能更机动性以及最快速地动员更多的志工前往灾区赈灾,同时进行后勤支援工作。” 他欢迎有志服务社会,想要参与救灾救难工作者加入马华志工团大家庭,一起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有意加入者,可联络马华甲州志工团秘书苏伟泉 013-777 7499。 林万锋 魏喜森:感激妈咪大宝达赠物资 马华甲州联委会主席拿督林万锋和行政议员魏喜森感谢妈咪大宝达(马)有限公司响应号召,向灾民伸出援手,捐献干粮物资,体现企业社会责任。 “我们希望能有更多企业、仁翁善贾响应号召,为灾民提供所需的物资,大家一起奉献爱心,为灾民雪中送炭,感受人情温暖,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马华甲州志工团团长杨焕源说,由于柔佛州水灾灾民人数相当多,所需要的物资数量也跟着增多。 他说,昨日多个灾区水位已消退,灾民陆续返回家园;有少数地区水位仍高涨,有关灾民只好继续暂住在临时庇护中心。 他说,目前灾区灾民需要的物资包括可折叠床褥、床单、被单、枕头、地毯、奶粉、矿泉水、干粮、婴儿及成人纸尿片、卫生用品、清洁用品、沙发及家电等。 欲捐献者10日前交马华志工团 “妈咪大宝达捐献的干粮今日将送到柔州三合港灾区,希望有意捐献者物资者最迟于3月10日星期五将物资交予马华甲州志工团,我们于3月11日再将筹集到的物资运送灾区交给灾民。” 有意捐献物资者可联络马华甲州志工团秘书苏伟泉(013-777 7499),魏喜森助理张钰芯(011-108 07987)及马日丹那区会副秘书黄君霖(016-641 1043)。  
9月前
9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