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摊位

3星期前
虽离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还有一段日子,但走进商场,售卖月饼的摊位已凖备就绪,不同品牌,口味各异,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给。 我兜了一圈,当中有我尝过的月饼,却少了过去的古早传统味道。 看到月饼,自然想到老家淡杯饼家制做,回味无穷的月饼。 记忆里,淡杯有4家人在制做月饼。 淡杯一巷由海南人韩应元经营的东亚面包店,其炭烤面包香脆可口,女婿刘善溪接手后,中秋节里都忙做月饼,现已传至第二代经营。 淡杯三巷尾有家利香,平日做腌制酸甜青木瓜、豆沙饼及零食等,但到中秋节也大量制做月饼出售,很多顾客闻风而至,生意很旺,除传统月饼也有饼筒(豆沙饼)、书册糕、猪笼饼。 较后利香后代购置厂房,添加机器,取名新利香,进军连锁店卖蛋糕,面包等。其出产月饼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另有一家由王姓福建人经营的成珍饼家,也以手工制做月饼,规模比前两者小,当年小店曾代售他家的手工月饼,还包来回。 再有淡杯二巷由陈庆来经营的荣记餐室,虽以福建面、炒鱼头出名,但其手工制做月并享有口啤,其五仁月饼馅料丰饱,咬劲十足,越嚼越有味。 新利香、东亚展翅高飞,荣记搬离后已不做月饼,成珍饼家早已熄灯,走进历史。 今日今时,月饼依旧飘香,却找不回儿时的味道。   投稿须知: ■来稿可电邮([email protected])至本报新山办事处; ■来稿可用笔名发表,但必须附上真实中英文姓名、身份证号码、通讯地址与电话、电邮网址,以及银行帐号(汇稿费用); ■投稿内容不可涉及包括宗教、种族等敏感课题; ■字数限800字; ■编辑对来稿内容,有修整的权力; ■来稿若发现有人工智能(AI)生成超过30%的痕迹,将直接弃用,有关作者未来的投稿也受限制; ■本须知若有未尽善处,本报有权随时增删之。
2月前
2月前
3月前
4月前
4月前
5月前
5月前
6月前
6月前
6月前
7月前
7月前
8月前
8月前
8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