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杂货店

2星期前
(居銮19日讯)新居銮一家杂货店货仓发生大火损失逾500万令吉,业者时隔2个月召开新闻发布会,指控消防栓在事发时无法出水,导致火势迅速蔓延,最终整个货仓和所有货物都被大火吞噬。 受灾的立大贸易有限公司董事李颖聪、股东黄雅好今日在律师陈思有、萧家微陪同下,召开新闻发布会。 李颖聪表示,火灾是在4月4日中午12时左右发生,他们一发现火灾就立刻联系消拯局,而消拯员不到10分钟就抵达现场,当时货仓只有10%面积受到火势影响,但在关键的初期灭火过程中,却发生严重的应急供水设施故障。 “消拯员们抵达现场后迅速行动,赶到最近的消防栓准备取水,然而消防栓却无法出水,他们屡次尝试了几次都不能出水。于是不得不转到另一个稍微远一点的消防栓取水,但结果还是一样。” 他声称,消拯员最终尝试了附近所有的消防栓,都面临同样的问题,不是没有水就是水压极低。 “应急供水系统的这一关键故障,导致火势迅速且失控蔓延,最终将我们的仓库和货物吞噬。” 李颖聪声称,附近店家也长期面对电流不稳定的问题,电表偶尔会出现火花,让他们怀疑是电线老旧的问题。 “我们有目击者清晰看到,就在仓库火灾发生之前,仓库附近的电灯柱上的电线出现火花,随后起火燃烧。” 他也声称,杂货店货仓发生火灾后的第二天早上,当局就更换了附近连接店家电表的电线,而这些电线也连接到其仓库外的电灯柱。 此外,他指电灯柱离其仓库非常近,也引发是否符合安全条例的疑虑。 李颖聪呼吁所有相关部门严正看待这些指控,并及时采取果断的措施,包括针对火灾原因进行彻底、透明和公正的调查,确保居銮乃至全柔所有公共消防栓能正常运作,通关主动维护公共设施,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他表示,他们正在厘清负责方,并希望相关单位主动联系其律师探讨和解,以避免进一步升级为民事诉讼。 明吉摩州议员周忠信和居銮新村发展官陈子彬,今日也现身发布会。 周忠信表示,他在火灾后曾在州议会会议中针对这场事故进行提问,柔佛州房屋及地方政府委员会主席拿督嘉福尼在书面答复中表示,事发时消防栓状况良好,但消拯员面对水压过低的问题。 根据上述书面答复,消拯局联系柔佛水务联熹有限公司时,后者表示事发地点一带的水管老旧无法增加水压,否则水管将会爆裂。 他表示,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则回应他,当局已将失火原因提供给店家;至于店家声称有目击者看到电灯柱的电线着火,当局在参考各方的报案纸时,并没有发现相关陈述。 “回复也指出,房地部已经做了所有能做的工作,水压偏低的问题需回到柔佛水务联熹有限公司。” 周忠信也证实,在火灾发生之前,并没有接获店家或来自居銮市议会有关火灾风险的投诉。 周忠信也透露,根据他向消拯局了解,居銮消拯局每天都会根据时间表,到各个地区进行例常消防栓维护。
2星期前
1月前
太平前民选市议员王建林,乃六十年代迄今硕果仅存的政治人物,虽然只是一名市议员,但一生经历了风风雨雨,充满坎坷传奇。如今采访他,为了留下其个人珍贵的太平地方历史资料。 上期提到王建林在一家杂货店工作。有一日,由于工作太累,晚上糊纸袋时睡着了,半夜下起雨来,淋湿了纸袋,翌日一早老板发现就给他一巴掌,他怒气冲天,与老板打架。事后就不想再留在这里,便走去对面品相咖啡店讲起此事,咖啡店老板(广府籍)马上叫他在此工作,于是改当咖啡员工。 咖啡店的工资一个月也是20元,工作时间更长,早上做到晚上11点左右,晚上还得顾麻将桌,赌友是赌到天亮的,他就睡在旁边的帆布椅,经常被他们戏弄,如拿冰块放进他的嘴巴里,令他吓得跳起来。老板的祖母嘴巴一直唠叨不停地讲他,他受不了,每天和她应嘴吵架,因此学习到了广府话。 后来辞职不干,自己踏脚车贩卖糕粿,在太平市区割了糕粿到甘文丁等地区售卖,一天一百块的糕粿,卖完可获三元,卖不完就亏了。一块糕粿售价一角钱,两块则优惠卖一角半(15分)。除了糕粿,也贩卖冰激凌、面包等等。 再后来到甘文丁海南人经营的面包店“和成”当学徒,诸如刨椰丝、炖咖椰、做面包等等,他在此也学到海南话。工资一个月35元,一周休息一天,每天下午得踏三轮车载面包到太平古打律,寄啰哩把面包运到十八丁售卖。 其父亲则在非法地耕种番薯、辣椒及菜豆等。番薯是筑起一条“番薯堤”,栽在堤上的番薯晒不到阳光才不会臭“兄”味,然后在番薯堤之间的“番薯沟”里,栽种芋。 他们也养猪,即向鱼贩买了臭鱼来喂猪(有掺其他饲料),猪屎则作为肥料。先把猪屎倒进地下的土坑里,待发酵后装进铁通煮成稠状就拿去给植物沃肥,煮过的猪屎杀死了屎里的细菌,避免植物被细菌吃了烂掉死去。也将发酵后的猪屎装在室内一个大槽里,盖上铁盖,盖上导上管子,把猪屎产生的沼气引到火炉处做燃料,类似“瓦斯”煤气。 至于植物生虫问题,则采用“罗藤”来驱虫。那是一种植物的根,捣破它后浸水,就呈乳白色,拿来喷洒农作物,虫蚁因为味道而不来吃果实及叶子,是大自然的驱虫剂。三个月番薯收成后,就把番薯堤上的泥土推倒覆盖着芋,芋才会长大。芋必须种一年才收成。他经常来协助父亲务农。父亲后来搬到新华园附近的非法地耕种,也学会踏三轮车,就自己踏蔬菜到甘文丁卖给人家了。 养猪处附近有废矿潭,他们就养了草鱼(唐山鱼)、南鼓鱼、丝吧鱼、土刹(鲶鱼)、鳢鱼等等。鱼贩每隔一段时间会到来购买,整个潭里的鱼全买下,一斤才数角钱,而市价草鱼一斤是3元。价格由鱼贩说了算,一般上都不敢还价,不然他们会杯葛不买。 随后,王建林与友人余玉合股顶下甘榜槟榔一间杂货店,每人出资三百元。杂货店生意一般,他就到汉英书局买了一本 [vip_content_start] 字典《辞源》(五元五角),抄下生字来学习,进步神速,于是开始写文章投稿,第一篇稿寄到香港《知识半月刊》(孟君主编),文章题为《语言梦》,乃讽刺小品文,讥讽本地一些民选市议员不做事,靠着懂得英文,受到人们的奉承,又受到英女王的封赐等等,他预言自己也想当市议员。 这篇稿费十余元,令他兴奋不已,于是不停地写稿,笔耕不辍,一天可以写两三千字,多数是时事评论杂文等文章。有时候一个月的稿费有数十元,几乎是他的一个月的工资。 杂货店生意不好,便与合股人结束生意,改到太平依斯甘达路的“兴发”水果店当员工,工资80元,每天工作,睡店里,吃老板的。这时候余玉又邀他合资在亚三古邦树下开咖啡摊,那里是杜添福律师家族的土地,租金一个月15元,旁边有一水果摊,还有一家印度回教徒的嘛嘛咖啡摊。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李永球 | 从劳工到市议员(一) 李永球 | 从劳工到市议员(二) 李永球 | 从劳工到市议员(完结篇)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太平前民选市议员王建林,乃六十年代迄今硕果仅存的政治人物,虽然只是一名市议员,但一生经历了风风雨雨,充满坎坷传奇。如今采访他,为了留下其个人珍贵的太平地方历史资料。 其父亲王长印(1966年逝世,69岁),祖籍福建同安马巷珩厝村,父亲从中国南来,不曾受过教育,但懂得看报纸。母亲李英(英菜)是槟城娘惹,婚后在霹雳峇都古楼(Batu Kurau)附近甘榜巴野(Kampung Paya)小地方,向一位马来同胞租地开启一间小杂货店,无招牌。 父亲不会踏脚车,一星期三天,以肩挑担子到附近马来甘榜贩卖杂货,路程大约三四公里到甘榜知知加西(Kampung Titi Kasai)、甘榜色本乃(Kanpung Sempeneh),最远去到甘榜霹雳(Kampung Perak),挑了诸如糖、盐、油、咖啡粉、亚三膏、峇拉煎、面粉、罗哥草(烟草)等三十多样,每一样约一两斤,油则是一“珍”(四方铁桶,三元一珍)。 顾客们购买的份量很少,以五分或一、两角钱为多,普通杂货以旧报纸来包装,油则由顾客以玻璃瓶、铁罐、牛奶罐来装,一些顾客以物物交换方式来交易,他们会卖出树胶(小量约一两斤)、槟榔、白米或鸡蛋等等土产。通常都是满满两箩筐出门,也是满满两箩筐挑回来。 长印的杂货是向峇都古楼的“泉丰”(当地的批发商,祖籍福建同安,头家是陈道恩)杂货店批发来卖。其母亲则看守杂货店开门做生意,生活过得一般。 1940年,王建林诞生于峇都古楼,上有两位姊姊,下有两位弟弟和两位妹妹。 他身为长男,6岁之际,就读当地的光明华小一年级,由于聪明伶俐,获得跳班到三年级,又再跳班到五年级,前后只读了两年多的书。光明华小由当地一些商家每个月捐出一元来维持。 这时候,他见到 [vip_content_start] 父亲经常生病,又得挑担做生意。于心不忍,就退学协助父亲,他以不到十元的价格买了一辆大车架的脚车(男装脚车,车身处有横梁衔接,专供运载重物),当时年级小,坐不到车座上,只能以身体穿过横梁底下踏,一手夹住横梁,一手扶车手,协助父亲载货物。 去贩卖杂货时,担子不重,就由父亲挑着去,回时槟榔树胶很重,一部分树胶由他踏脚车载到甘榜知知加西卖给华人头家李九年的树胶店,此后父亲比较轻松,生活也比较好一点了。 由于王建林聪明会读书,父亲每经过李九年的店,身为学校董事长的李君,苦口婆心劝他给建林继续读书。而校长洪永锡则向建林说,他愿意代付学费,也可以到他的家来住。可是为了协助父亲,建林毅然放弃学业。 这时候他也帮忙杂货店生意,顾客群都是马来同胞,他们一次来会购买多样杂货,一般均为一两毛钱的,父亲包装好,建林协助将之逐一放进篮子里,一面放,则一面心算把价格一个个加上去,当全放进了,价钱也就算好,便告诉顾客总数是若干钱。可是顾客不相信,认为他都没计算如何会知道总数呢? 于是在怀疑之下,就向其父讨了一张香烟硬纸(包香烟的硬纸盒,通常都用于写东西做草稿纸),以笔写下货物价格,再逐一加起来计算,结果分毫无差,马来顾客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一位小孩子都没计算就能知道总数,于是回去甘榜宣传,一传十十传百,大家纷纷到店里来买东西,顺便瞧他厉害的心算,个个皆称赞不已,无不啧啧称奇!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李永球 | 从劳工到市议员( 二) 李永球 | 从劳工到市议员(三) 李永球 | 从劳工到市议员(完结篇)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4月前
(新山11日讯)贩毒集团从邻国走私毒品入境,并藏匿在杂货店内,遭警方突击扫荡,起获总值34万6225令吉的毒品,3名本地男子落网。 新山北区警区主任峇维尔星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出,该警区毒品罪案调查组于本月5日约晚上7时,在士姑来大学城的一家杂货店展开扫荡行动。 他指出,3名落网男子的年龄介于22岁至29岁,其中包括29岁杂货店主,另两人则是朋友关系。 他说,该贩毒集团相信是从今年1月开始运作,警方在杂货店内起获1095.92克冰毒、1843.29克粉状爱他死、1073.25克大麻,以及其他相关物品。 他表示,警方也在现场充公4辆汽车和4辆摩托车,以及总值1000令吉现金,所有充公品总值24万8600令吉。 峇维尔星指出,上述毒品相信是供应给全柔黑市,一旦流入黑市,可供1万2697人食用。 他说,3名嫌犯的尿检对毒品呈阴性反应,但29岁嫌犯拥有1项刑事罪记录,22岁嫌犯则拥有1项毒品罪和3项刑事罪记录。 他指出,警方已将3名嫌犯带往新山推事庭,获准从本月6日至10日延扣5天助查,随后再获准从本月11日至17日延扣7天助查。 他表示,警方援引1952年危险毒品法令第39B条文调查此案,罪成者可被判死刑或终身监禁,若没有被判处死刑,则会被判不少于15下鞭笞。 他促请民众若掌握滥用毒品活动的消息,可联系新山北区警区总部(07-556 3122)。 发布会出席者,包括:新山北区警区副主任阿兹罗、毒品罪案调查组主任莫哈末苏海里、查案官莫哈末法米。
4月前
5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