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监督

6天前
1星期前
对我来说,真正的课题是:如何利用AI,避免自己与企业被世界取代。 这两个月,我已经全面把日常工作的重担交予AI代理人(Agent)。这些代理人不只是聊天机械人,而是能够真正“落手落脚”处理事情的工具。举凡更新网站、维护LinkedIn、在网上填写表格、输入资料、整理报告,甚至安排全天候的工作日程与资料搜集,代理人都能自动完成。 这种感觉,就像忽然多了几个不用请假的助理。2026年开始,我就亲眼见证初代AI Agent出现在市场,虽然仍处于试验阶段,但已经能执行不少过去必须由人类处理的行政与操作工作。 这个过程让我重新思考“工作分工”的概念。以前我们总以为“人类负责决策、机器负责执行”是自然分界,但当代理人能在Slack或Teams上接收指令,甚至能自主完成程式代码的修改和提交,这条界线开始模糊。 半熟状态的“蹒跚学步” 根据《AI 2027》报告(由Daniel Kokotajlo等人于2025年4月3日发表,AI Futures Project出版,ai-2027.com),2025年被称为“蹒跚学步的代理人”阶段。研究指出,当时的代理人在OSWorld电脑任务基准测试中的表现约为65%,仅稍低于一名熟练人类的70%。换句话说,它们仍不够稳定,需要人类监督与复核。 但这种“半信任”状态恰恰是企业的试炼场。因为这正迫使我们去重新设计流程:哪些工作可以外判给AI,哪些需要设置权限与监管,这些问题都必须被清楚定义。 对我而言,这样的“半成熟”并不是坏事。因为企业转型不是等到AI完美才开始,而是要在风险可控范围内边走边试。这和创业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永远没有最理想的时机,行动本身就是学习。 日常生活的例子:AI在“前线” 举个例子:以前我需要一个助理每天整理新闻,帮我找出和AI、医疗或金融相关的资料。现在,一个AI Agent就能在30分钟内自动爬梳数十份新闻、研究和报告,然后浓缩成3页摘要,再自动送到我的邮箱。它虽然偶尔会错引或重复,但节省下来的时间,已经远超这些小错误的代价。 另一个场景是财务:AI Agent可以直接打开会计系统,输入收支数据、做简单报表。虽然需要人类会计师最后审核,但流程已经由“手工输入”变为“监督检查”。这正是《AI 2027》所描述的“从工具转向代理”的过程。 成本曲线的“剪刀差” 我读到最震撼的一段,是《AI 2027》提到尖端AI的成本和普及型AI的成本正出现“剪刀差”。专业级代理系统的月费可能达到数百美元,但达成“既有能力”的成本却在急速下降,研究估计下降速度达到每年50倍。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未来的企业结构将会出现“双层账本”:一方面,企业会投资昂贵的尖端AI,用于战略性与高价值任务;另一方面,则以低成本的普及型AI渗透到员工日常工作。 这种模式能同时创造差异化与规模化优势。从我的角度来看,这不仅是成本分配的问题,而是管理哲学的转变:领导层必须学懂怎样把资源分层使用,既不错失技术前沿,又能确保全体员工的工作效率获得提升。 算力即国力:OpenBrain的启示 《AI 2027》报告中虚构了一家公司“OpenBrain”,在2025年底建立了史上最大规模的AI丛集,相当于250万片H100 GPU,耗资1,000亿美元,功耗达2GW,并计划于2026年再度加倍。 这不再只是工程壮举,而是国家级基建。当AI的进展和电力、光纤网络、供应链安全挂钩时,竞争已经超越“谁的模型更好”,而是“谁能负担这庞大基建”。 这让我联想到冷战时代的核武竞赛。不同的是,这次竞争的武器不是导弹,而是GPU、数据中心和能源供应。换句话说,未来的“国力”,会和算力画上等号。 2027:AGI是否真的会来? 报告同时引述了OpenAI、DeepMind、Anthropic等公司领导层的预测,他们一致认为AGI(通用人工智慧)可能在五年内出现。Sam Altman更曾公开表示,OpenAI的目标是“真正意义上的超级智慧”(superintelligence)。 2027是否真的会是AGI元年?这个问题,我认为没有人能准确回答。但可以确定的是,AGI已不再只是科幻小说中的想像,而是必须严肃对待的未来选项。 就算AGI没有如期出现,AI的普及和渗透速度,已经足以改变社会的运行逻辑。 我读后的反思:设计容错的系统 我在阅读《AI 2027》后得到最大的启发,是“容错性”的重要性。真正的挑战不在于AI能否取代人类,而是我们是否能设计出一套能容忍错误、能快速调整的制度,让我们在面对AI的不稳定时,仍能继续前进。 这也许是对所有企业和个人的提醒:不要期望AI给我们完美答案,而是要打造一个能够“失败后迅速恢复”的环境。这样,即使AI犯错,我们仍然不会被世界淘汰。 《AI 2027》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它让未来不再只是遥远的科技预言,而是一份必须立即行动的待办清单。 2027年的核心问题,不在于AGI是否真的诞生,而在于我们是否已经准备好迎接它。准备的重点,不是找到最正确的答案,而是设计能容错、能快速调整的制度,让我们即使在AI犯错时,仍能持续向前。 对我来说,真正的课题是:如何利用AI,避免自己与企业被世界取代。这正是《AI 2027》抛出的最深刻问题,也是我写下这篇专栏的原因。 更多文章: 【多点AI】全自动程式设计:程式员会消失吗? 【多点AI】在深圳设立AI办公室的数位北上体验
2星期前
4星期前
2月前
2月前
3月前
3月前
            (太平6日讯)太平后廊达万花园出现神秘黑色粉尘,太平环境局在接获投诉后,将在德卡清真寺装置空气素质监督仪器,一连四天监测当地的空气质量。   太平后廊达迈花园超过100间住宅,两天前出现大量不明黑色粉尘,污染了民宅及用具,引起居民不安与担忧,集体要求环境部展开彻查并揪出污染源头,勿让事件不了了之。   霹雳州行政议员郑国霖昨日接获居民的投诉后,已第一时间向太平环境局投报,而该局除了前往受影响的民宅观察了解详情外,也在今天下午安排霹雳州环境局载来空气素质监督仪器,从今晚8时至本月10日,一连4天监控当地的空气素质。   他在德卡迈达花园走访受影响的居民后说,他是于昨午4时15分接到投诉后据情向太平环境局投报,要求展开行动。   盼找出关污染源头   他表示,过后根据环境局人员的回报,指由于许多居民都已将粉尘洗掉,一些粉尘难于取得,因此决定从怡保运来空气素质监督器,做进一步的监测,并希望能找出有关污染的源头。   郑国霖指出,由于无法采取样本检测,目前仍不清楚有关的黑色粉尘属于什么污染物,以及是否有毒,惟暂时还没有接到居民的健康受到影响的投报。   “由于受到影响的范围相当的大,而其严重性也不清楚,惟一旦环境局的监测有了结果,便会让居民知悉,希望居民不要恐慌,以及不要听信没有根据的谣言。”   居民戴瑞銮受访时说,她于前天早上10时在家中料理家务时,发现孩子的脚板黑色一片,于是吩咐孩子将脚板洗干净,岂知孩子洗了许多次都洗不干净。   她指出,过后才发现原来家里内外的地面、客厅的家具及厨具等都沾到了黑色的粉尘,而这些粉尘的粘性非常强,要用肥皂粉及刷子大力洗刷才能脱落。   “过后居民们也纷纷发现这种情况并相互告知,才知道几乎整个花园的住宅都中招。”   戴瑞銮:疑大风将粉尘吹来   戴瑞銮说,前天约10时曾刮起大风,相信是大风将粉尘吹来,但从那里吹来则不清楚。   她表示,居民在当地住了10余年,还是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希望当局能查出原因,以免干扰居民,并可能影响居民的健康。   该花园数十名居民较早前也集体发声,指黑粉尘于本月4日早上约10时许来袭,铺天盖地散布在住宅区内,造成房屋、地面及家中的用具等都沾上微粉状的污垢,而这些粉状尘难以洗脱。   他们表示,即使用了各种清洁剂刷洗,污迹仍难以彻底去除,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品质。   促严查甘文丁工业区   居民认为,邻近的甘文丁工业区或是污染来源之一,并促请环境部严格管控该工业区的黑烟排放活动。   他们说,最近花园在夜间空气偶而也会出现异味,令居民感到不舒服及不适,希望当局深入调查。   居民指出,在污染事件上报后,环境部人员确有到场采集污染样本,惟由于居民已多番清洗住家环境,导致难以保留原始污染证物,因此环境部未能成功取得有效样本。   居民呼吁当局迅速采取果断行动,全面展开调查,并公布检测报告结果,及采取行动对付对涉及环境污染者,还社区一个安全洁净的生活环境。   “太平因为拥有良好居住条件而成为世界宜居城市,若此类事件未获妥善处理,将严重损害太平的形象与居民信心。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4月前
6月前
6月前
6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