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丧礼

2星期前
在喧嚣浮华的时代,生死的命题似乎离年轻人遥远,但有一位九零后青年却以平静的姿态驻足生命的尽头,成为亡者的引路 人。他是喃呒先生锺学诗,于生死之间,用庄严的仪式告慰亡者,以无言的大爱引领迷茫的灵魂。他是亡者的导师渡者,用虔诚的信念与温暖的心为逝者带路,通往冥间的归宿。在这条少有人涉足的道路上,他用行动诠释了生命的尊严与爱的深意,谱写了一曲新时代青年对传统与人文精神的无声赞歌。 以喃呒先生为事业,不是锺道长年幼时候的目标。他的家族世世代代都从事殡葬业,祖先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喃呒先生。他虽然是第十代传人,但家人从未给他承继的压力。他年幼时,就去丧礼现场当乐师,过着其他小孩无法想像的日常:白天读书,晚上在丧礼现场工作,这种生活一直持续到他中学,甚至学院,不断循环。虽然生活环境离不开丧礼,但是成为喃呒先生的契机,是因为父亲的 腰伤。家里弟弟妹妹众多,学诗道长虽然向往国外留学,但他为了家人,选择顺应天命,出道成为亡者引路人。 生死之间的桥梁 “喃呒先生是亡者的引路人,把灵魂引去该去的地方。一路保送,过程中我们会成为逝者的老师,指点迷津,告诉他们人生另外一个 阶段须知的点点滴滴。”从事喃呒先生多年的他,在丧礼现场见识了无数的家庭冲突,无论是因宗教信仰不同而发生的冲突,还是因为争夺家产而导致亲情破裂。这些纷争虽是外界的事情,但深刻地折射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复杂情感。这一切看在他眼里,甚是唏嘘。 作为一名喃呒先生,学诗道长也经历了许多自己无法避免的挑战。有一次,他在一座组屋做法事,楼上突然抛下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恶意伤人,幸好没有砸中他。丧礼的音响、乐器与诵经的声音不可避免地会打扰到他人,但是不应该这样被伤害,好好沟通才是上策。 丧礼中的“微妙变革” “为了顺应时代变迁,2009年,我们经常做法事做到深夜1点半;疫情前,吉隆坡一带会做到晚上11点结束。疫情暴发后,时间更是提前到了晚上10点。这些是全隆市的丧事从业者的共识。”学诗道长表示,丧礼的习俗在变化,作为从业者,他们需要与时俱进。“丧 礼,不只是哭哭啼啼,尤其是客家人的丧礼,喃呒先生会适度地开玩笑,调节整个丧礼的气氛,让家属在哀伤中不至于过度沉浸,而是能更平和地接受和送别逝者。” 当被问到近期热播的电影《破·地狱》中传统喃呒先生和新时代丧礼冲突时,学诗道长表示:“长辈传承传统做法是正确的,但是那坚持其实只是法事中的冰山一角,还有很多事情要挖掘,如果要考究,就必须从明朝清朝考究。身为同行的前辈,其实有很多都是电影里的Hello文一样,德高望重,为人严肃,但是他们的坚持,是为了让传统保留下来。”“我不只是由一位Hello文带出来,而是一堆。”当我听到学诗道长这样说的话,我噗哧笑了一下,可以想像得到学诗道长拜师的期间是多么不易。 在电影中有一幕,法衣上放置了内衣,这让学诗道长感到十分不快:“如果我们把一条内裤放在法衣上,大家也会不开心。”他指出,尊重传统与习俗,是我们对逝者的基本敬意。 丧礼的真正意义 时代的变迁使得年轻一代对丧礼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许多年轻人认为,只要生前待逝者好,丧礼就不再重要,这种想法其实是一种悖论。在学诗道长看来,年轻一代的这种看法,某种程度上是在合理化自己对逝者的不孝。既然生前对逝者好,丧礼时候,也就那几天,为什么不能好好道个别?“人是善忘的,往往需要仪式去提醒。有些人是没有伤口,丧礼其实让有感的人好好和逝者道别,让无感的人有一个理由去悲伤。” 在学诗道长看来,喃呒先生不仅是为了引导逝者走向冥界,也是 在为生者的情感提供出口,帮助他们更好地接受与死亡的告别。“丧礼,不应该流于形式,丧礼是一场对话。现代的人,因为有学识和探知欲,不断和传统做抗争,单单懂习俗是没办法说服现代人的,不管是丧礼的任何人,要知其所以然。” “这部电影《破·地狱》的流派,若无错漏,应是广州正一派老广的 科事,持剑破狱,而不是道生黄子华和家属解释的《目连救母》。民间科仪,一者是救苦慈尊的破地狱,这属于道教类别;一者是化身目连/罗汉破地狱救母救亡的民间佛教故事。应是两种不同流 派。”学诗道长看了《破·地狱》后指出电影中的错漏。 从事丧礼工作多年,学诗道长最感动的莫过于,他家族因为口碑而得到不少老人家指定要他们来办丧礼。除了是信任,更是寄托。 在丧礼现场,看惯生死的学诗道长希望将来面对家人离世的时候,可以好好告别。对于丧礼外行人,可以好好了解一下喃呒先生到底在做什么事情,惟有深入一些去探知,才会明白喃呒先生的文化和丧事教会人们的真谛。 对于想要踏入喃呒先生这行业的人,学诗道长希望他们思前想后才进来这一行,不能只用赚钱的思维来考虑。很多时候,这一行做久了,看了太多生死大事,会有麻木不仁的状况,这都是修炼自己的过程。还有一件事是很重要的,就是要选对师傅入门。 记者有话说: 和学诗道长访谈间,我看到了丧葬这一古老职业的深邃与温度。他以谦卑的态度拥抱传统,以现代的眼光适应变化,在生与死的交界处架起了一座桥梁。这份职业不仅是为逝者送别,更是一种对 生命本质的探寻,对爱与责任的深刻践行。 身为新时代的喃呒先生,学诗道长不断进取,始终以开放的态度 探索职业的内核与底蕴。他通过学习丰富自身,不仅继承了家族的传统技艺,更努力将现代思维融入其中,为这份职业注入新的生命力。他深知,喃呒先生的职责不仅是完成仪式,更是为逝者和生者搭建情感的桥梁,让离别变得温暖而有意义。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4月前
这里对有关的三个民俗事项做诠释,一、分梳仪式;二、棺内物件;三、妻可送夫殡吗? 在网络上看到有人发表一个年轻妇女在丈夫丧礼上,被要求进行“分梳”仪式,即将一把梳子折断,一半放进棺木内,一半由未亡人丢弃,即站着背往后抛去,头不能回看。 在进行仪式时,她被要求说出“大家各走各路,互不相干”,她觉得这样讲很难受,仿佛与夫断绝关系,她说不出口,改说“你好好走你的路,我也继续好好走我的路”。 有人以“夫妻不可相送”为由,劝阻她送夫的殡,不过她坚持送殡,不想留下遗憾。 此外,文中说“分梳”是“断绝感情”仪式,是近代社会的丧葬文化,象征婚姻完结,各走各路。断绝感情的仪式尚有在棺内放“绝情物”如煮熟的鸡鸭蛋或石头,暗示鸡蛋孵出小鸡或石头烂掉,夫妻才会相见,其实就是希望逝者可以放下,不要牵挂纠缠活着的伴侣。大多时候是丈夫去世,妻子来执行此仪式……希望年轻妻子可以再婚展开新的生活云云。 这里对有关的三个民俗事项做诠释,一、分梳仪式;二、棺内物件;三、妻可送夫殡吗? 一、 分梳也叫“断梳”、“折梳” 即把梳子折断,一半放进棺内,一半由配偶取到外抛弃。这是古时候的风俗,进行这项仪式不是断绝感情,更非仅是妻子进行此俗,过后妻子可以再婚。 这主要是劝解逝者不要执着,生死有别,安心离开而去,不要再对配偶念念不忘地纠缠,甚至带他(她)“走”。传统上配偶过身,夫妻中活着的那一个,不论男女都得进行断梳。 至于仪式里讲的话,是由殡仪工人代说:“夫妻若要相见,必须找到另一半的梳子才可以见面”逝者因为找不到另一半,因此无法再纠缠配偶,此俗不含可以再婚的民俗作用,主要是苦劝逝者亡魂不要执着,阴阳本不同世界,应该走去祖先世界,无需再留恋阳间爱人了。 二、棺内放熟鸡蛋有何含意? 这是古俗的“鸡枕”。 鸡枕是三角形的枕头,内塞满纸钱,给逝者当枕头,枕头左边插鸡羽,右边插竹叶及煮熟的鸡蛋,含义是鸡(羽)会啼叫,竹叶开花及鸡蛋孵出小鸡,逝者才能与阳间亲人相见。背后意思是告诉逝者,人已死亡,不可能复活与阳间亲人(儿女亲戚)相见,应该前往祖先的世界去与他们相聚。 三、妻可送夫殡吗? 以前的时代,是不允许夫妻彼此送配偶的殡,无论是夫送妻抑或妻送夫,均是不允许。甚至长辈也是不被允许送晚辈的殡,理由是担心 送者过于悲痛欲绝大哭,导致身体精神受到严重的伤害,甚至因而崩溃虚弱昏厥而危害到生命。 古代的人对于失去配偶会如此悲伤,尤其女性,主要因丈夫是靠山,女子无工作无收入,失去了丈夫不仅失去经济来源,也失去了依靠,从此在家里得靠丈夫兄弟或夫家族的援助过活,多少会受到欺负。 无独有偶,印度民俗也有女性不能送葬的风俗,因为在以前曾经发生送至亲火化时,她们跳入火化尸体的篝火中殉葬。从此就有了女性不可送殡之禁忌。但我们的传统丧礼上是不用火葬,所以不曾有过跳火殉葬之事发生。 台湾杨炯山著《丧葬礼仪》里有另一个说法,即丈夫或妻子送配偶的殡,如此日后万一再婚,可以不受配偶灵魂纠缠不清。这也就是说,台湾人并没规定不可送配偶之殡。倘若有意再婚者,还得送葬免得被配偶灵魂牵绊难安。 当今社会夫妻相送殡的情况偶尔会有,毕竟现今的人对于死亡看得比较开,不过倘若会过度悲伤者,不妨考虑是否承受得住。若否,那就没问题了。
5月前
(新加坡14日讯)女佣声称在缅甸的父亲自杀去世,急跟雇主借2000元(新币,下同;约6952令吉)返乡为父亲办丧礼,结果一去不回头,气得雇主印制百张“受害者的劝谕”传单分发给居民,让大家提高警惕。 《新明日报》报道,这名老雇主是82岁的吴亚满,她透露,女佣是于6月5日向她声称在缅甸的父亲自杀去世,她得知后立即要求女儿协助购买往返机票让女佣返乡。 她说,除了500元(约1738令吉)的机票钱外,女佣还向她借了2000元办丧礼,加上保险费200元及德士费50元(约173令吉),合共2750元(约9559令吉),而这笔钱原定是让女佣回新继续工作时,从薪水中扣除的。 她指女佣在6日回到缅甸后,还有发信息给她,说已经安全抵达,不料到了11日后就完全失联。 “她原定要在6月21日回来,但当天她没有现身,起初我们还以为她已经对新加坡环境很熟悉,所以无需我们接机就能直接回家,但她至今都没出现,我只好报警。” 吴亚满说,女佣自2019年12月起就为她工作,虽然平日有些懒散,但尚算能完成日常工作,且她待女佣也不错,经常都会带着她外出。 女佣失联后,如今吴亚满已聘请另一名菲佣,但有感其他雇主也可能会有同样遭遇,于是她自行印制百份写有“受害者的劝谕”传单,在上周五分发给居民,也贴在附近组屋的电梯。 传单上除了有女佣的照片和护照号码外,她也在上面“授招”,包括指不要听信女佣的故事、要经常检查她们的工作及不要借钱给她们,同时她也指责有些女佣懒惰和不诚实,可能会毁坏雇主的财物,且在她们离开时一定要检查行李,若可以的话甚至应搜身。 新加坡警方受询时证实接获投报。 雇主没意识到会被骗 “她出走前无异样” 女佣去年曾回国6个星期,但过后有依约返新,所以此次雇主并未起疑心。 吴亚满说,由于疫情期间该名女佣一直都留在新加坡,因此她就让女佣在去年3月时返乡陪家人,6个星期后才回来继续工作。 “过后她也如期回来,所以这次我并没有意识到她会骗我,而且我在听到她父亲自杀身亡后也很震惊,就没想太多。” 她指女佣在出走前没有任何异样,也不曾听闻她有欠钱。  有同乡指女雇主污蔑 有同乡女佣称老雇主污蔑对方, 撕掉海报。 吴亚满说,她上周五在新女佣协助下,将传单张贴到附近的电梯和分发居民,但没想到引来插曲。她说,当时住在附近的另一名缅甸女佣看到她们的举动,然后看到海报内容后,就非常不满。 “她说我诋毁缅甸女佣,还将传单撕下来。”  
6月前
(新加坡3日讯)妇女设租房骗局,还谎称儿女相继去世,向男子借钱支付丧礼费和医药费,最后自己再诈死,冒充律师追讨费用,先后骗走对方近6万元(新币,下同;约20万8476令吉)。 《新明日报》报道,被告莎马宁被判坐牢36个月及罚款2000元(约6949令吉),她面对欺诈、伪造文件和抵触远程赌博法令等20项罪名。 她于今年6月20日在庭上承认其中6项控状,余项则交由法官下判时一并考虑在内。被告案发时无业,与2名孩子和父母同住。 案情揭露,受害人是一名23岁的男子,案发时是一名学生。两人于2021年参加福利团体“Eastside Mutual Aid”时认识。 该福利团体旨在给予会员各方面的援助。被告是组织的会员,受害人则是组织的协调员,负责为会员安排援助。 去年7月左右,被告欠大耳窿钱,想找福利团体帮忙,但之前欠大耳窿的会员要求援助时都被拒绝,因此被告选择隐瞒实情。 被告向受害人谎称女儿过世,需要钱筹办丧礼。受害人基于同情借钱,被告却变本加厉,9月与受害人见面时,谎称儿子也死了。到了10月初,被告甚至假冒女律师,发短信给受害人,先称被告需要钱治病,之后再骗说被告死了,要追讨律师费用。 受害人后来怀疑自己受骗,报警处理。 被告在4个月内24次向受害人借钱,称卖房后就会还钱,诱导对方借出5万7250元(约19万8920令吉)。 设租房骗局 骗9租客逾3万新元 此外,从2022年4月至5月,被告还上网刊登广告,谎称出租单位,结果22次骗走9名租客共3万7283元(约12万9543令吉)。被告还伪造了新加坡建屋发展局的文件。 租客受骗后纷纷报警。被告于同年6月被捕,过后获得保释,但她在保释期间又再犯案。庭上透露,被告通过相同手法,于今年再向两名租客骗取1万1800元(约4万1000令吉)。 法官今早下判时指出,被告持续重犯,殃及数名受害者,而且涉案金额可观。考虑到被告求情时表示忏悔,且至今没有案底,法官希望她能改过自新,让其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父母能安心。 被告没有钱支付罚款,因此需多坐牢1个星期代替。
7月前
(新加坡1日讯)狮城一家云吞面档创办人过世,广结人缘的他受人爱戴,亲友送来一对孝狮、6个哭童围绕在棺木周围,还有22座大标和超过100个电子花圈沿路摆放,场面盛大。 《新明日报》报道,陆小福是直落布兰雅通道第79座熟食中心的著名云吞面“鸿记面食馆”的创办人,他今年5月因咳嗽出血入院检查,后被诊断患肺癌晚期,2个星期前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并于6月26日逝世,享寿82岁。 他的遗体停柩在直落布兰雅通道第44座组屋底层,记者昨天走访灵堂时,进入组屋区前沿路看到22座大标和无数电子花圈,以及搭设铁架挂有陆小福头像的大横幅等,其中挽轴、挽联和被子更是不计其数。 在灵堂内,甚至见到新加坡丧礼仪式上少见的由一对孝狮、两座啤酒塔和6个哭童围绕他的棺木。 陆小福的儿子陆亚基(45岁),也是新加坡南仙龙狮体育会副总务兼教练以及国际南仙联盟会总监,他昨天在灵堂受访时表示,父亲生前磊落飒爽,五湖四海都有他的朋友。 “他和我的朋友们也能打成一片,所以我的朋友也是他的朋友。我们大家经常聚在一起喝酒,所以他们知道我父亲喜欢喝啤酒,于是就送了两座啤酒塔到灵堂。” 陆亚基也说,至于灵堂内摆放的孝狮与哭童等,这种形式类似台湾的做法,新加坡虽少见,但也逐渐被接受。他透露这些也都是亲友送上的。 在铁架上挂横幅,其中一名出钱的南仙师兄弟黄建城(36岁)受访说,那个铁架是他们自己搭建的。 “我从小吃他的面长大,所以希望可以风风光光送他最后一程。” 当被问及是否担心邻居投诉灵堂的摆设太多时,陆亚基无奈说,他们了解政府的规定,但都是亲戚朋友送的花圈难以拒绝。但他们会按照规定,准时关上电子花圈的灯,确保不会影响到邻居。 陆小福的丧礼由福安殡葬礼仪承办,他生前使用的电动代步工具也放在灵柩旁,他的遗体将于本月4日下午1时45分出殡。 面档传承至孙第四代 儿子称,父母从流动小贩做起,传承到孙子已是第四代。 陆亚基说,父亲从1942年跟随祖父母从中国下南洋来到新加坡,期间还经历了二战。后来,祖父母和父亲开始做起流动小贩,也是卖面食类。 但后来政府不允许,父亲就搬到肯巴士路一带的小贩中心开档卖云吞面。但由于肯巴士路的小贩中心要拆除,于是便将档口搬迁至直落布兰雅通道第79座熟食中心,营业至今已有30年。 鸿记面食馆目前主要由陆亚基和他的儿子打理。 全家20多人陪他吃最后晚餐 陆小福5月被诊断患肺癌晚期后,医生告知家属他年事已高,不适合做化疗手术,所以家属只好瞒着病情,并把他接回家。 陆亚基说,父亲2个星期前开始失声,上周一他和往常一样凌晨起床要出门时,两次不小心在客厅跌倒,好在被母亲发现并扶起,但后来又在厕所跌倒。 他指医生过后上门检查,发现父亲头部有淤血,住院2天后,医生突然于星期三清晨5时许通知父亲情况紧急。但到了隔天父亲突然能发声,和他说话也有反应。 “我问他想不想回家,他点头了,我们就接他回家,那时全家20多人还陪他吃了一顿晚餐,后来就看着父亲在睡梦中呼吸渐弱,安详离世。”
7月前
7月前
8月前
9月前
10月前
来到坐五望六的年龄,我发现自己和外子看医生的次数,比过去频密。 上周在越南旅游,第三天外子开始腰疼,他怪旅店的床太软不好睡。回来后,他腰痛的情形不见好,还有往上移的感觉。一周后去看医生,医生解释完后,最后说,通常腰上部痛要更注意,可能跟癌症有关。 这句话刺激了外子,回到家,教会该联络的医生他都联络了,也询问了。结果在肠胃医生的安排下,他当天去医院做了超声波检测,感谢神!他的五脏六腑全正常。 望着刚刚躺在病床上让医生检查腹部的外子,看着眼前熟悉不过的身影,万一他有什么事,该怎么办? 不久前我陪大女儿到台湾自由行,在高雄驳二艺术特区,群组传来刘曼弘老师安息的消息。想起约30年前,刘老师在MIA教我们四部和声(four parts hormony)和对位学(counterpoint),面对难懂的乐理,他总是鼓励我们说,这些知识他年轻时也是连上厕所都捧着书,坐在马桶上读明白、弄清楚的。言犹在耳,好像才一眨眼吧了,怎么70岁不到的他就离开了?难道这就是人生?刚过的8月,老师不是才加当年教我们指挥的周扬平老师进群组吗?丧礼过后,有同学说,老师走了,群组也安静了,有些不习惯。 日前和中一教区同工到越南岘港旅游,从手机读艺人庄群施37岁猝然因脑动脉瘤离世的新闻,我吃了一惊,我家小孩当年可说是听她和同时期童星的儿歌长大的啊。脑动脉瘤,7年前外子从这病获救,让我对它有了“全面”的认识。 当年手术后第二天在ICU病房,医生对外子说,他昨天被送到医院时,若病情分五级为最高危险,他是处于二至三级之间。手术后,他已降回到一级。医生还说,血管第一次爆裂,人的生命率减了30%,若再来第二次,再减30%,会更危险。当时医生是用coiling的方法替外子施手术,若不能,才开刀用夹的方法把血管夹住。Coiling的方法需要很多条件,比如“还好血管的破口不大”、“破口旁边没有别的血管”等。 7年前的那场脑动脉瘤手术,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更深的领悟! 从越南回来,我们联络了刚刚发现患癌的年轻传道,用电话为他祷告;我们也探访了肺部有瘤、刚动手术回家休养的会友,他们都是极需要安慰和鼓励的人。生命是如此脆弱,人算什么?人只能谦卑自己,虔诚度日。
10月前
11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