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伙伴

“妈妈,我希望我们这栋楼上有大风扇,把乌云吹走,就不会下雨了,那我就能去楼下公园玩。”孩子天真地说。她对楼顶有期待,为着楼下有欢乐。层楼高,没有比她的念想高,谁童年时没有下雨天不能出去玩的落寞呢? 小时候家住组屋,它与公寓的差别是没有围篱和保安,一般楼层仅五,故无电梯,停车场设置在户外自由停泊而不按户配位。那时候,每一层楼皆有朋友,爬楼似在攀爬友谊之梯,鲜少气喘吁吁,即便有,那也乐并甜蜜着。大多时候我们往下走,聚在大草场戏耍玩乐,不管你住一楼五楼,不管你家是单室还是二三室设计,只要你母亲能有串门交友、往来联谊的习惯,我们就是最相熟的伙伴。 伙伴的成绩与成就,常在母亲嘴里成为最初的假想敌叫“别人家的孩子”,母亲早逝,长姐如母完美继承了这任务。但玩是孩子的本性,用攀比来抑制,或许能在听写簿上多几个一百分,在试卷分数上有个交代,却没能抹去好玩本性。玩耍之必要,乃在于刺激大脑的突触连接,帮助发展运动技能,建立社会关系及增强认知能力。那时候的父母如何懂得这些,更遑论了解负责计划、决策、社交互动的前额叶皮质,与记忆与学习相关的海马体,大脑奖赏系统下的多巴胺,调节压力作用的杏仁核等等。我们不在科学原理的灌输教养下成长,却依旧活得很科学。如同五层楼的简陋居所,虽不高级时尚,却能遮风避雨。 我们在十字型设计的楼层中央交界口玩跳绳,用橡皮筋编了长长的绳索玩动绳,绳子左右两端各有伙伴执之,越往上提就越跳越高,似要弥补学术上比之不及的遗憾;在顶层近楼梯处玩家家酒,沉溺在轮流扮演角色的关系中,那些自小扮演父母夫妻的,长大后是否真有因缘牵引,续写童年故事?我们也在某个基督徒邻居家上主日学去听耶稣的故事,为了不背叛佛陀而假装虔诚祷告。至于友情背叛,多数无需外力介入斡旋协调,亦能如祷告中一切的美好,关系很快修复如初。 大草场若是录像机,对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摄录一定显示记忆卡储存量不足。许多户外活动都是无需大人关照下的相互陪伴。于是我们今日玩了追逐和捉迷藏,学会流浪狗来追就要赶紧蹲下来作无威胁伤害状,明日就会再约玩弹珠放风筝,稍长一些就骑脚踏车去溜达,打羽毛球以为能打到世界舞台去。那时完全无需顾虑没有家长陪同就安全堪忧的治安问题。 伙伴一个个搬家离去 如今,面对孩子恳求去公园玩的目光,我因工作忙碌或倦怠而拒绝时,愧疚总在心头萦绕。我们这一代,如同摆渡人,一边承载生活的重压,一边在乐活乐教的寻航中平衡自我,更要在渡口确定代际关系中的爱,撑得起长篙,划得了船,漫溯,放歌,歌那朝暮交替转瞬即逝的需要与被需要。 逢年过节,伙伴们一起放鞭炮燃烟花,一起列队提灯笼歌唱,风吹烛灭传火继燃的合作乐趣,让我们忘了感叹夕阳近黄昏,也不再厌恶黑夜来袭。一直到群里的伙伴一个个搬家离去,五层楼的笑声渐杳,岁月流逝的静谧与感伤换来了成长。 这五层组屋今已甚是残旧,基于99年租赁地契,也难再升值。它走入了我生命的历史,封印了欢乐的童年,不再需要它遮风挡雨及酝酿友谊。我从楼里走了出来,往更高层楼去攀越。偶尔俯下身子从孩子高度的视野往上看那楼,那天和云,在大风扇旋转的空气流动中,定会云开天霁。 陪伴孩子成长,仿佛重温一次童年,是审视及圆满生命之旅。然而,孩子终将羽翼渐丰,不再委屈于天不晴朗,我们也终会从被依赖需要的角色中悄然退场。不管楼筑高低,我们总要学会从容地走下楼层,成为暮落后的提灯者。
1天前
4月前
6月前
7月前
2年前
2年前
方肯/蜻蜓(上) 前文提要:我感觉到我的背后坐着一个人。我知道她是二伯母。我不确定我在这张床上躺了多久…… 父亲逝世后,奶奶担心我们母女俩无以依靠,就让我们住在二伯的屋簷底下。我忘了父亲在世时我是怎么过,但我清楚记得他走后,我和母亲常待在房里,用虫子挥翼的音量对话,更多时候都是手语或唇语,甚至仅用眼神交流。我们不得不怀疑,二伯母常把耳朵贴在我们的房门外,她总会知道我和母亲的事。她偶尔会在言语间透露她的知道,但没有后续动作。这种感觉不单像是被监视,也是被侵犯,像是摆了一面偷窥镜照在我们的胯下。母亲要我相信那是关心,我便相信他们关心的是父亲的遗产。 当我学会足够多的文字后,我和母亲开始在笔记本上写字沟通。有时候觉得怪有趣的,不自觉在房里噗嗤笑了出来。二伯母听见我们的笑声,想问又不敢问,只能暗地里猜,像沾满了好奇的蚂蚁,不停在身上乱爬,奇痒难忍。 “要不,你搬回来和我们一起住吧。”二伯母语毕,一个杯子搁在桌上,发出清脆而利落的敲击声。这一声忽地敲醒我似梦半醒的神志,疼痛像网一样在我的背部展开。 “你若是又在睡觉时从阳台掉下来,我们如何向他们交代?”二伯母叹了一口气。 “他们”,便是死去的父亲、母亲和奶奶。我深知道,牵系着我和二伯一家的就是“他们”。若没有“他们”给我留下的东西,二伯母如今也不会身在此处。 我盯着墙上的钟走了一刻,才发现钟下有一只碧玉色的蜻蜓,透明的翅膀与纤细的身体和钟似乎融成一体,还以为是钟的配件。我和世界也融合得很好,人们常以为我只是一个配件,不知道我是一个人。 二伯母走到我的面前,凑近我的脸说;“你好好想一想。毕竟是一家人,没什么不能解决的。”说完,二伯母拎起手提袋,踩着高跟鞋,噔噔噔地走出病房。 我想了很久,回过神时天已昏黄,但碧玉色的蜻蜓仍停在钟下。 我究竟是在哪一场梦里失掉我的翅膀?我终究没有自由前进、后退或停滞的能力。 我回不到静慧癫痫发作之前。她在入寝后咬断自己的舌头,翌日晨间才被弟弟发现,一床的血迹斑斑,像一朵巨大的红花,装饰她在人间的最后一夜。 我回不到母亲出门前的那一刻。我们约好一起去看新租的房子,但我迟到了,母亲走到外头等我回来。 我按了铃,请护士推来轮椅。护士问我要去哪里,我说我想去看天空。 护士不肯,因为我的背部还没有复原。护士就走了。 我在床上思索着一个可以出去的办法,饭也吃不下,窗外虫子争着叫嚣起来,和牛蛙一起翻腾整个夜晚。熄灯后,我都没想到一个办法。 夜半时分,我被护士摇醒。黑暗间,我听见她推来带轮子的东西,辘轳辘轳的。那瞬间,一根针扎了我的心脏一下,我在迷糊中睁大双眼,神经线瞬间激动起来。 护士提起我的手臂。我开始屏息,准备用最大的力气下床。接着,护士掀开我的衣袖,退到手臂上端。 护士见我清醒了,便说:“量血压。” 这时,我躺在床上也能有坠落的感受。这种坠落,永不落地。我呼出长长的一口气,比这个夜晚长。护士离开后,我必须再睡,心脏还维持着密密麻麻的刺痛。 睡意原是我牵在手里的气球,刚失神松手后,它越飞越高,我在我的眼皮底下不断跳跃,试图把它拉回来。正当我终于接近它时,一片暖和的叶子覆盖在我的臂上。 我张眼,只见人形的剪影,颜色比周遭的灰暗深一点,轮廓都被稀释了。 “你要不要一起去看天空?”剪影说。 血液仿佛在我的脑里已经睡着,喉咙的声音哽在胸口。我半瞇着眼睛点头后,剪影便走开了。沉闷的空气再次紧紧捂住我的耳朵,我闻到深夜才有的苦涩,舌头表面干燥得很,就快裂开。 剪影回来之时,轮椅轻轻碾过地面的声音随之传来。剪影扶着我起床,我才感受到透过她的手心传来的温热,清瘦的手指里蕴含着坚韧的力度,稳当地把我扶到轮椅上。 我歪斜地侧身坐在轮椅上。我想起我在超市见过的冷冻鱼,如冰块那般僵硬,我如今便是这般姿态。我和冷冻鱼终究不同,背部的疼痛拉扯着我的胸口和腰椎,背脊仿佛随时会从身体穿透出来。 走廊无人,干净得像放学后的教室走廊。每间病房都熄了灯,并且拉上帘子,偶尔微微的鼾声不知哪个病房传来。我初次离开病房,只见清淡藕荷色的墙壁在圆形夜灯映照下,仿佛绽开了花朵。 柜台也无人。是换班时间吗?还是护士去看哪个病人了?剪影轻盈地推着我走到电梯外。我的身影被吸收到电梯的防锈钢门里,我想坐得优雅一些,至少别和平日相差太远,但我一直在忍耐轮子滚动时的震荡,已经没有力气再去咽下另一次痛。 剪影的容貌在防锈钢门上依旧朦胧,五官都混合在一起。她穿着和我同样的孔雀绿病服,而那松垮的病服下,我们不只隐藏了自己的身材,也包括自己的身分和背景。 当电梯升到8楼,那是停车场。剪影推我走到露天的地方,距离围墙几米的位置。几辆车子在酣睡,冷风抹在它们的铁皮上。夜幕底下还有城市零星的灯火,星星藏匿在光芒之外。 “谢谢你。”我保持侧身,望着前方说。 剪影从后面走到我的面前,我才看到她是皮肤白皙,容貌洁净的单眼皮女子。怎么说洁净呢?就是小巧的鼻子下有小巧的嘴,小巧的嘴下有小巧的下巴,没有半颗痣或引起我注意的特征。 “我也只是想找人陪我出来透气而已。” “那么不巧,你找到这么不容易的我。”我苦笑了一声。 “这世间容易的事本就不多。”她走到围墙边,背倚着围墙仰头说。她的眼珠子在天空寻找什么,溜来溜去,“你大概不知道我的床位就在你的斜对角吧?” 我用很小的幅度摇了头。 “我还真是第一次遇见梦游受伤的人。”她把视线聚焦在我的眼睛,等着我的反应,但我没有应声。 我和她相对无言几分钟。我心里为冷场开始有点焦急,于是随意问了个问题:“你又为何在这里?” “瘤,两公分,”她用四根手指比了一个直径约两公分的圆,“这么大。明天要切掉。” “你怕吗?”我平淡地说。其实我并不是很想知道。 “有一点,但是医生说只是普通手术,很多人都有过,这稍微安慰了我。”她低头笑了笑,两只脚在原地走了两下,“你什么时候会好?” “我怎么会知道?”我笑着耸肩,但更像抽动的样子,“好像没有止境。”梦好像也没有止境,已发生和未发生的总混淆我的认知。 我和她又安静了下来。 “当你知道生了个瘤后,有没有想过从这里跳下去?”我想说出我上来这里的念头。 如果她说“有”…… “我想知道,人什么时候会想要结束自己。”我说。 我会邀请她和我现在一起跳下去。 “那只是纤维瘤啊。”剪影露齿微笑,停车场的灯照亮她的牙齿,好像发光的珍珠。 “如果那是恶性瘤呢?”我仍不甘休。 剪影低着头,沉默了片刻。她拉着自己的衣角,干咳了两声:“我也不会为了一个恶性瘤而跳下去。我要亲眼看这个世界怎样毁灭我。” 语毕,她转身背着我,昂头面向天幕,展开她的双臂。白色灯光把她的背影照得柔白,我仿佛看见一只碧玉色的蜻蜓正在展翼。 第二天早上醒来,我没有见到她。第三天、第四天都没有。我问护士,护士说剪影的手术顺利,手术后转到别的病房,就出院了。毕竟,萍水相逢,她也没有跟我道别的必要。 我这才知道,人间也会发生好事。 轮到我出院的时候,大概是半个月后。那是雨刚停的中午,我没有让医院通知二伯母,自己独自出院了。我回到自己的住处,收拾了行李,便跟房东退房。我走得很急,也走得很清爽,只是车子许久没有开动,电池坏了。技工上门来换电池后,我就开车离开了。既然我不能在时间里自由前进、后退或停滞,那在空间里我是被允许的,甚至以自己的速度前进。 我常想起剪影说的“毁灭”,也想起那些似梦的往昔。 那夜,剪影送我回到床上后,中学时和母亲吃过的一顿饭,蓦然浮现在病房幽暗的天花板上。白亮亮的白米饭,在碗里白得刺眼,像艳阳天下的沙子。 我吃着吃着就噙满了泪,心底深处冒起“如果我死了母亲怎么办”的想法,把我的五脏六腑揪得窒息。此时,母亲给我夹了颗红枣,说“吃红枣补血呢”。 我怎敢让母亲知道,在那顿饭之前,我已经退还了所有向图书馆借的书,作业都提早做好交到老师的桌上,该还的笔记、书都还给了同学,我连分组都不和静慧一组了。我怕我走后,她临时找不到同学分担。遗书就塞在我的枕头里面。 我以为我这个无关紧要的人对这世界已无依恋,但母亲比谁都希望我长命百岁。 这么多年后的如今,我第一次觉得,那些梦都没有白费。 我会亲眼见证,这个世界如何毁灭我这个无关紧要的人。 虽说如此,那只碧玉色的蜻蜓,它偶尔会再出现。 相关文章: 方肯/蜻蜓(上)
2年前
2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