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华团

12小时前
(吉隆坡19日讯)副首相拿督斯里阿末扎希特别事务官拿督王晓庭指出,商会和华团组织的领袖很多都是来自业界,甚至是草根,他们最清楚民间对每一项课题的感受和看法,因此他们可以成为民间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桥樑。 她说,政府为了加速各项计划的推动,以便更快速落实,成立多个跨部门的高阶级理事会,并由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和两名副首相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和拿督斯里法迪拉主持及督促。 协调副首相中总会面 她说,这些理事会一般是由各涉及的部门部长及秘书长参与,与会者都是决策阶级的高官,因此如果能够让商会组织的声音通过理事会,包括提供他们在各领域的专业知识、经验,将可以协助政府在设定政策时,更加贴地。 她是于日前与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领导层会面,并答应将会协调中总与阿末扎希会面的细节。 阿末扎希目前共主持多达28个政府高阶理事会,涉及领域包括中小型企业、技职教育、青年与体育发展、国民卫生与健康、国家安全和紧急应对灾难等理事会。 吴逸平:须打造亲商环境 中总总会长拿督吴逸平指出,中总旗下设有多个工作小组,概括各领域,包括商务组、中小型企业组和国际贸易组等,有各行各业的会员与代表,任何课题都有足够的代表性给予专业的意见;因此,他们希望能够与政府有更多的来往与联系,确保民间声音下情上达。 “政府应该打造亲商的环境,以便在目前这个动荡的经济局势中,继续吸引外资。中总也会定时针对国内的经商环境进行研究和调查,收集来自各领域的回馈并且做出报告;有关的报告可以定时提呈给政府作为参考,以便在设定政策时纳入考量。” 其他出席者包括署理总会长拿督吕海庭、总秘书拿督陈杰辉、副总会长拿督叶翃瑚和中央理事(商务组主任)拿督斯里林振辉。
1星期前
1星期前
摄影:李祝福 (芙蓉13日讯)森美兰张氏公会2025年度常年会员大会火药味十足,尽管现场多次交锋,最终仍以压倒性票数通过8项章程修改建议,包括将改选周期从两年延长至三年,永久会员入会费则从300令吉调降至200令吉。 适逢在森华堂礼堂内召开的“森美兰张氏公会2025年度常年会员大会”,共有55名会员出席,符合法定人数。其中在章程修改议案表决前,会议一度因有关“降费未获批准却提前实行”及“3万令吉欠款未解”两项课题而引发激烈争辩,场面一度紧张。 前任会长兼名誉顾问拿督张生率先在大会提呈2024年财务及会务报告环节中发言,直指现任理事会在未获社团注册局(ROS)批准前,就已实施修改后的会员费,有违反章程之嫌。 他指出,曾在去年的大会上“提醒”过理事会,在没修改章程的情况下,擅自将原本会员入会费从300令吉收成200令吉,而会员子女入会费则从300令吉将为100令吉,就是违反章程的行为。 “这会导致账目不明,其中因降价后所产生的差价由谁来补贴?我上次已经说过了,但你们还是照做。”他再三强调,违反章程的问题必须得到正视,尤其是会费的调整应当经过正式批准才符合规程,避免财务问题和组织内部矛盾。 他表示,再次重提有关事项并非出于敌意,而是基于对章程与程序上的坚持。“我想要提醒大家,我们张氏一家亲,不要有相互针对的想法。但错就是错,违反章程就是违反章程,任何修改都必须经过ROS的批准。” 对此,森美兰张氏公会会长张金发澄清,有关会员费调整早在2021年理事会会议中已一致通过,当时也已决定停止提供价值100令吉的会员制服,因此,入会费自然从原有的300令吉调降至200令吉。至于会员子女的100令吉入会费,则是为期一个月的短期促销活动,仅限于2024年3月份期间加入公会的会员子女,目的旨在吸引更多年轻族人加入张氏公会。 “事实上,2022年的会员大会也已通过降费建议,并已交由法律顾问协助呈报社团注册局,后来才发现,社团注册局在未告知原因下,驳回了有关申请,我们也因此以为已获得批准。”张金发也坦承,理事会在程序上确实有疏忽,但其初衷是为了鼓励更多张氏宗亲加入。 他也指出,上述措施导致账面上减少了5200令吉的入会费收入,也因此也在大会上提出临时动议,寻求会员大会授权,将所有会员入会费统一调整为200令吉,合法化上述有利于公会发展的措举。 除了会员费的争议,张生也指出,2018年森州张氏公会曾欠其3万令吉,至今尚未得到合理答复,为此,他也在大会中再度追讨被拖欠的款项。而有关款项是在2018年在森州筹办“马来西亚张氏联合总会嘉年华会”时,由时任会长张生所垫付的3万令吉筹办经费。 “你们(理事会)承认有欠我3万令吉,我通过电邮向理事会提呈所有款项明细,但一年过去了,我没有收到你们的任何回应。我希望不管是给,还是不给,都给我一个答复。” 张金发回应指出,该笔欠款确实在当年的财务账目中有所记录,惟他在会上提出“私下解决”,并承诺将在大会结束后主动联络张生。“我们之间只需良好的沟通,不需在大会上公开。” 尽管会员大会环节中场面几度火热,但大会最终仍顺利通过各议案,其中包括临时动议及入会费调整在内,共8项章程修议程。 根据新的章程修订建议,该公会的选举周期将从原来的每两年一次,延长至每三年一次。新的理事结构调整还包括增加4名副主席职位,分别负责活动、会员、福利及行政事务,同时新增副财政一职,而委员人数也将从16人精简为11人。 在财务管理方面,该会修订后的章程作出更高的审批门槛,单次开支低于1万令吉的财务事项,只需由主席、秘书和财政3人联合审批;超过1万令吉的单次开支,必须还获得委员会的批准;至于超过3万令吉的支出,则须需通过会员大会审批,以此确保资金使用透明度。 另外,关于顾问职位的修订建议,常务委员会认为有需要,可委任具资格认识担任该会顾问、名誉会长,惟受委者需以书面形式表示同意。 另一方面,张金发在致词时宣布,森美兰张氏公会将在2025年8月30日,位于芙蓉明佫酒家举办张氏公会10周年晚宴,届时将联办由马来西亚龙冈亲义总会总会长张程兴赞助“中马区张氏歌唱比赛”及森州张氏公会会所筹款晚宴,打造三合一的千人盛典。 有鉴于此,他呼吁全体会员积极支持并参与筹备工作,共同见证森张公会的新历史时刻。尤其是带动更多张姓宗亲加入该会,壮大张氏团结与荣耀。 此外,副会长张哲元则在会上提出建议,希望能获得大会通过,从会所筹款中拨出6000至1万令吉的资金,用以修缮及美化抗战英雄张文顺烈士的墓地,并树立纪念碑与历史墙。 他指出,张文顺为一名抗日南侨机工中尉,1949年葬于芙蓉义山,是马来西亚目前唯一确认身份的抗日英雄墓,其事迹值得发扬与纪念,该提案也获得现场会员支持。
2星期前
4星期前
总编说:【老马信徒何其多】 马哈迪是煽动“中国人大量移民,土著住森林”恐惧情绪的始祖,如今国会上议院前主席莱士雅丁也是其信徒。 1987年巫统党争时,莱士雅丁是属于反马哈迪的B队,可称为“巫统良心”,想不到政治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现在他的论调与老马非常相似,已经失去华社的尊重。 总编说:【取缔小贩不可傲慢】 吉隆坡市政局(DBKL)便衣与制服人员在开斋节前夕,于敦拉萨路取缔贩卖气球的马来小贩时爆发激烈的肢体冲突,该名小贩跌倒在地,因此朝野政党都声援“Abang Belon”的小贩 巫青团长阿克马强烈谴责吉隆坡市政局过度使用武力之余,也表示可以提供法律援助。土团党主席慕尤丁和署理主席韩沙也表达同样立场。马来政党如此齐心,目标都是一样瞄准马来票。 总编说:【缅甸有难,八方齐支援】 缅甸中部发生7.7级强烈地震,遇难人数破千及多人失踪,而泰国曼谷翟道翟区有一栋在建30层的审计署大楼也因强震波及倒塌。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东盟国家,包括大马派出马来西亚特别天灾援助和拯救队(SMART)前往缅甸地震重灾区参与搜救行动,希望能够救出受困的缅甸人。 总编说:【自废武功,愚不可及】 美国总统特朗普把“魔掌”伸入学术界,他削减科研经费,终止大量联邦资助的科研项目,有高达75%的美国科学家考虑离开美国,前往欧洲和加拿大寻找工作机会。 美国是当今世界头号科技强国,逼走科学家,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临时校长卡特里娜·阿姆斯特朗不堪压力辞职,特朗普是在自废武功,让美国沦为低劣国家。
4星期前
4星期前
柔佛华人建筑商公会将在今年举行50周年庆。说起这个组识,笔者要说一说一位离世已43年的新山华团工作者──陈忽扬。 陈忽扬,福建省闽候县尙锦村人,1913年出生,早年南来即定居新山,他于1981年与世长辞,终年64岁。陈忽扬的侄儿陈星明,目前仍活跃在新山华社。 今年90岁的新山华社元老曾振强,也认识陈忽扬,因为他们曾在柔佛华人建筑商公会一道工作。曾老称陈忽扬是华团的“红人”,也因身为建筑商,他曾在新山士姑来二哩半,面向丽都海滨的高档屋地,建了不少高尙的住宅。 当年,在陈忽扬去世后,柔佛华人建筑商公会在其出版的《创会25周年银禧纪念特刊》中,刊出的一篇题为“本会发起人陈忽扬先生事略”的专稿,版位共有两页,并附上一张图照,介绍了陈老一生为华社服务的种种事迹与贡献。 文中有一段这么写道:“他对提掖后辈,不余遗力,且希望年青(轻)一辈,继往开来,将前人辛苦创下的会务发扬光大。” 在该追悼文中,指出了“陈老是因在各地上下奔波,致心脏猝发而途中弃手西归。”. 他遗下两位妻子以及子孙多人。大夫人多年前已过世;二夫人何亚娣,今年已经90岁。 查阅陈忽扬在新山华团与华教担任的职位,可以列成长长的一排。他是4个华团的发起人,分别是:闽侨俱乐郭、新山福州十邑会馆、柔佛华人建筑商公会、新山中华公会属下社会、青年及妇女三小组。 [vip_content_start] 他在各华团与华教担任的职位计有:柔佛华人建筑商公会会长、新山福州十邑会馆总务、新山中华公会理事、新山福建会馆理事、闽侨俱乐部理事、柔佛颍川陈氏公会理事、哥文茶福兴宫常务理事、柔佛古庙管委会主席、绵裕亭管委会总务、耶耶亚哇洪仙宫顾问。 笔者与陈老生前相互有往来,并常在新山老城区看到他。在上世纪80年代,新山华团会所几全部集中在新山市区,作为华团的大忙人,因此常能在马路上看到匆匆在走动的身影,很少看过他驾车或乘车。 他不是新山华社一位身负重任的最髙领袖,他不是腰緾万贯的大实业家,更他不是学富五车的文人。但是,他是一位脚踏实地,热心工作,至死仍为华社服务的华团工作者。 福州人在新山人数不是很多,但他们来的很早;在新山的人数虽少,但他们一样取得标青的成绩,郭氏家族即是一例,也因自觉人少,他们更重视团结。 在新山,福州人共有4个组织:一是福州社,这是一个游神组织;二是柔佛闽侨俱乐部;三是新山福州十邑会馆,以及士姑来榕联福州十邑会馆。 前三个组织,陈忽扬都有参与推动创建的工作,并出任要职。 闽侨俱乐部成立于1936年8月28日,而该俱乐部在新山福州十邑会馆于1967年成立之后,就宣告自动解散,因两会的会务工作有太多的重复性。 新山福州十邑会馆第一任理事长是郑荣官,陈忽扬是副总务。 蒙陈星明的协助,提供部份的旧照,让本文能以更全面的触角,反映陈忽扬数十年在新山华社活动的方方面面,为新山华团史留下珍贵一页。 陈忽扬的女儿陈美芳、陈美萍及外孙男黄泗铵,现都有参与新山华团活动。
1月前
        (安顺20日讯)今年的霹雳州非伊斯兰事务拨款已开始接受华人神庙、教堂、华团组织申请。   负责非伊斯兰事务拨款的霹雳州行政议员吴家良在访问安顺莲圣宫三太子庙移交3万令吉拨款后,接受星洲日报《大霹雳》社区报访问时,呼吁霹雳州内的华人神庙、教堂、华团组织尽早作出申请,先申请者先得。   “从过去的经验来看,2023年的非伊拨款在7月间用完;2024年非伊拨款在6月用完。”   他表示,州政府一视同仁拨款给各地非伊斯兰场所,包括反对党选区如宜力。 吴家良说,那些在过去曾获得非伊拨款的神庙、教堂、社团,需提呈完整的拨款财政报告、照片证明等文件。 “这是为了确保有关拨款的确是用在所申请的用途上,避免出现争议和舞弊。”   他赞扬安顺莲圣宫三太子庙,在去年获得3万令吉非穆拨款后,提呈完整的拨款财务报告,包括工程前后的照片,因此今年该庙再获得另外3万令吉的非穆拨款。   吴家良说,从2023至2025年,霹雳州非伊斯兰场所获得的拨款高达2800万令吉,这个款额比希盟长期执政的槟州和雪州还高。   “我们希望霹雳州的选民,在未来的大选中继续支持希盟,让坚持开明、多元的希盟,为人民作出更公平的良好施政。”   他表示,在过去2年多,他已在“拥抱宗教多元,筑大马和谐之行”中,访问超过200所华人神庙、兴都庙、基督教会等非伊斯兰场所,捍卫宗教多元,接下来会继续推动这项努力。    
1月前
国内多个华团秉持“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精神,设立大学贷学金,协助家境清寒的学子完成高等教育。而随着此制度的推行,借款者滥用借款、毕业后迟迟不还款的问题逐渐浮现,让这些善举面临严峻挑战。 华团贷学金的设立并不简单,需要有大量资金支持,还要有完善的管理机制,确保能真正帮助有需要的学子。这些资金来源主要依赖社会热心人士捐助,华团则肩负有效管理的重任。 有些华团采取严格的审核制度,要求借贷者以个人名义申请,并进行家访,确保帮助真正有需要的学生。此外,借贷者须与律师楼签约,以强化还款责任。即便如此,仍有部分借贷者毕业后不履行还款承诺,使得华团在催收过程中面临尴尬局面。 贷学金的初衷是帮助家境清寒的学生完成学业,以便未来能改善自身及家庭生活,而忽视还款责任,将令贷学金运作受阻,影响后续清寒学子的受惠机会。 之前就曾发生华团对两名借贷者采取法律行动的事件,惟此举不仅增加华团的管理成本,也影响社会大众对贷学金制度的信任。毕竟款项源自大众,若借贷者有借无还,将辜负捐助者的善意及损害社会互助精神。 面对这一难题,华团纷纷尝试不同策略,以提高借贷者的还款责任。其中包括采取“分年拨款”方式,即借贷者不会一次性获得全额贷款,而是根据学业进展逐步发放,确保学生不滥用借款。同时也在学生毕业后主动跟进他们的就业情况,并伸缩性处理还款事宜。 另一种有效做法是加强借贷者与华团的联系,培养他们对组织的归属感。如,要求借贷者必须是会员子女,并在借贷者毕业后邀请他们参与华团活动,让他们对华团有更深入了解,增加责任感,还能吸引他们主动加入华团。 要从根本上解决拖欠贷学金问题,仅靠法律约束或催收并不足够,更重要的是从小培养孩子“饮水思源”的价值观。华社必须加强感恩教育,让学生明白,贷学金并非理所当然的援助,而是一种社会责任。若能按时还款,还能帮助下一批有需要的学子,形成良性循环。 华团贷学金的设立,是社会互助精神的体现,不仅帮助无数学子完成学业,也为华社培养更多人才;借款者则需要有责任心,珍惜这份援助并履行还款义务,贷学金制度才能长久维持。 因此,华团在管理贷学金时,除了采取严格的审核机制,也应加强教育宣传,提升借贷者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借款者也应意识到,履行还款义务不仅是对华团的回报,更是对下一代学子的承诺。唯有在善意与责任之间找到平衡,华团贷学金才能真正发挥长远作用,造福更多乡亲。
1月前
(昔加末13日讯)教总主席谢立意建议华团乡团设奖励鼓励会员子女当老师,昔加末社团此建议赞好,并将开会讨论并相信将获通过。 谢立意日前出席在昔华国民型中学举办的“我要当老师”说明会时提出以上建议。他说,华团乡团可提供奖励给考入师范学院的会员子女,抑或是提供奖励给完成师范课程将任教师的会员子女。 昔加末社团领导接受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访问时皆对此建议赞好,并表示将在会议上提出讨论。 他们相信,为当教师的会员子女设奖励的建议将获通过,毕竟华文教育是华社最为关切的环节,大家应携手为华教师资作出努力。 与此同时,昔县华文教育发展工委会主席杨福友表示,此事项将是该会近期会议的主要讨论课题。 他说,该会需讨论如何在此事上予以协助,而这毕竟是长期性的工作,需要详加讨论,再作出决定。 “我们需要与社团领导会面,向他们说明这项建议。” 他希望这项建议能够获得昔加末社团的响应,彼此携手为华教师资贡献力量。 ▉春秋慈善社主席廖益荣表示,他个人非常赞成这项建议,奖励数额可按个别社团能力而定。 不过,他说,社团事务仍需经过会议讨论,才能拍板定案。 “只要在会议上获通过,即可在教育奖励金中另设一项奖励。我相信此事并不难,应该不会有人提出反对。” ▉昔加末客家公会会长吴天和指出,该会将开会讨论并响应这项建议,以在鼓励华裔子女进入师范学院上扮演一定的角色。 他提及,如今教师面对繁重书面工作,许多教师提前退休,尤其是华小情况特别严重,令人担忧师资短缺。 “我非常同意这项建议,昔加末客家公会每年颁发会员子女奖励金、学成归来奖励等,也可设立这项奖励以增加华教师资,同时也希望家长们能鼓励孩子当老师。” 他也提及,除了教总、华团乡团和家长之外,希望教育部能够鼓励学生并更人性化处理招生事宜,同时盼华裔代议士也能够在这方面予以鼓励。 ▉昔加末刘氏公会会长刘保安表示,他将在该会于本月28日召开的会议上提出设奖励鼓励当教师的会员子女。 他说,该会设有“添喜奖”鼓励生育、会员子女奖励金鼓励会员子女向学等,新增一项鼓励会员子女当老师的奖励相信也将获得通过。 “这是一项很好的建议,毕竟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而且能够为华教贡献力量。” 他希望华团乡团都能够一起响应,共同鼓励华裔子弟当老师。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3月前
3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