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华教

6小时前
3天前
(【中文对对说】:对比中文近义词、相似字、生活惯用语,或让成语配成对来对对碰,作原有释义的对照、用法的对校,辨析语文应用上的正误,厘清有关词语的正确用法等等。) 你在网络发表文章,是 “发文”,还是 “发帖”?你转发别人的帖子,是“转载”,还是 “分享”? 一、发表帖子 =【发文】? ❶本地媒体以【发文】指称“网上发表帖子” : (以下资料摘自脸书) ⑴ 李梓嘉奥运夺铜牌,李宗伟杨紫琼发文祝贺。 (《星洲日报》2024-8-7) ⑵ 女子面子书发文……揶揄表示前往这摊位用餐后,付钱就好,千万不可问价钱。 (《东方日报》2024-8-10) ⑶ 元奎惊传已逝,成龙发文缅怀。 (《中国报》2024-8-12) ⑷ 网民发文指出,设立女性专用车厢不切实际。 (《南洋商报》2024-8-18) ❷ 以上皆属错用【发文】一词的实例。 二、【发文】(政府机关) ❶《现汉 7》释义 ㈠【发文】 [动] 发出公文。 [名] 发出的公文。 ㈡【公文】 机关相互往来联系事务的文件。 ❷【发文】词义剖析 即公务文书,本地通称公函,是政府机关/官员处理公务往来的文件。 换言之,政府机关/官员对外/对民众发出公文、发表文告,才称【发文】。 ❸ 何以错用? 本地媒体误把 “在网络发表的文字”称【贴文】(正规用词 =【帖子】),随之进一步错以为 “发表贴文” 简称【发文】。 ❹【发文】例句: ⑴ 最近天气炎热,教育部发文特许旗下机构教职员与学生,在校园内可穿得体的衣服或运动服。 ⑵ 卫长发文表示,卫生部所有员工,都值得拥有安全的工作环境。 三、【发帖】(个人言论) ❶《现汉 7》说义 ㈠【发帖】 在互联网上发表帖子。 ㈡【帖子】 在网络论坛上发表议论、参与讨论的话语或短文。 ❷发表帖子 =【发帖】 “个人在网络发表帖子”的规范词是【发帖】。 ❸愿本地媒体醒悟纠错,别再混淆视听,毕竟媒体是群众持续学习中文的范本。 四、分清【分享】【转载】是好事 ❶ 【转载】 把别人帖子所有文字/图像复制粘贴到自己的空间去。 注明:非原创、文字/图像来源及作者。 ❷【分享】 读了别人在其空间发表的帖子,想推荐更多人阅读,凭借原帖链接,转发该帖子到自己/他人的空间去。 该帖子在自己/他人空间,依然可见原帖主账号名,点击查看的是原帖。 原帖主将该帖子删除,所分享的帖子则不再显现。 ❸【分享】一般不构成侵权,【转载】则须谨慎,以免侵权引控告。 ❹ 未经作者许可而转载: ㈠ 注明:来源、作者 侵犯作者信息网络传播权; ㈡ 未注明:来源、作者 侵犯作者署名权 + 信息网络传播权。 相关文章: 【中文对对说】惠赠 ≠ 送人物品的敬 【中文对对说】何时露(lù)来何时露(lòu)? 【中文对对说】人生绝不容易,我决不放弃 ——“决不”“绝不”怎么用? 【中文对对说】颁发?颁赠?颁予意义是关键 【中文对对说】“颁发”与“颁赠”是对嘉宾不敬的用词 【中文对对说】你必须与“不知所踪”绝交  
3天前
2星期前
4星期前
4星期前
4星期前
4星期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昨晚,以作协会员身分首次参加由隆雪中总主办的“第18届马华文学奖”颁奖典礼。本届得奖者为高龄84岁的北马作家冰谷,追梦奖则由谢诗坚、李宗舜、刘育龙、沈国明获得。 这5位得奖者,其中4位都算得上是我在文学上的知交,得奖实至名归,特别是冰谷,在文学路上从1960年代耕耘至今,笔耕不辍,让我辈敬佩不已。在台下为他鼓掌时,我希望我也能笔耕到老,追梦追到生命尽头。 话说,我是怎么认识冰谷的呢? 缘分要从我担任《中国报》副刊专栏编辑说起。 当时冰谷已著手写自传了,在《中国报》副刊上发表了长篇的“铁蒺藜岁月”系列。当时我们的版面不大,每次他的来稿都要被迫要将文章分为“Part 1、Part 2、Part 3……”刊出。 文章刊出后,有人为此喝彩,也有人为此喝倒彩。所幸,不论是我还是冰谷都获得馆方支持,坚持让冰谷的铁蒺藜岁月系列完成发表。虽然间中有些内容因不得已的因素和困境做了少许删节,但并不影响整体的精彩。 昨天走前去跟冰谷寒暄,文学果然让人年轻,让人精神焕发!但因为还有很多人要跟他合影,简单说了几句话,我就退到一旁和其他文学同道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观赏大荧幕上冰谷的文学生命历程短片时,看到温伯温祥英,看到菊凡、宋子衡等七君子,当然还有李有成老师对冰谷文学创作的点评,都深深让我感动。 说起马华文学的发展,我想起最近在读的,收在郑良树老师《马来西亚华社文史续论》中,写于2001年的〈华教·马华文学·中文系〉,郑老师对马华文学有这样的一段看法:“……大马华教自成系统,从幼稚园到大专院校中文系;这条既保存华族传统文化又吸收友族语言文化的教育输送带,就是大马华族整个文化系统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马华文学是文化系统之一,其存亡兴衰完全系命于华教。 文学有那么让人“色变”吗? 华教是华文文学的根基,二者也存在着互动的关系;华教发展了文学,文学倒过来也支援了华教。但它们是母鸡生蛋,不是蛋生母鸡,是华教这只母鸡生了华文文学这颗蛋。没有华教,肯定就没有华文文学;没有华教,肯定就‘作家比读者多’,甚至于‘只有作家没有读者’,或者‘没有作家没有读者’。” 华教与马华文学唇齿相依的关系,至今不变,他日也不会改变,除非华教消失。 比较遗憾的是,文化和教育界常有人“闻文学而色变”,对此我颇为好奇,文学有那么让人“色变”吗?难道马来西亚华人不觉得自己能培养出的优秀的马华作家,如黄锦树、黎紫书等人很值得给自己鼓励和掌声吗? 疫情之后,以及网络的崛起,确实对文学创作与出版造成了一定的打击。但也好在还有大力支持文化文学的个人与组织,在为力量单薄的马华文学加油打气,好比雪隆中总、留台联总、雪隆嘉应会馆、南大校友会、雪隆福建会馆、雪隆潮州会馆等,他们都以实际行动支持马华文学,让马华文学节持续举办。 坚持比放弃更难。不论是冰谷的创作,还是华人社团对文化、文学、艺术,有永续的支持,才得以让华文华教华文文学薪火相传。 昨日还得知,冰谷在《胶林纪实:冰谷自传》出版两年后,继续携手有人出版社,在2024年岁末带来了全新著作《荒野惊奇:冰谷自传II》。很幸运的是,我先接触到这本新书了!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2月前
2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