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吵架

1星期前
2星期前
3星期前
2月前
(新加坡7日讯)8岁时被女佣非礼,加上父母频频吵架,让年幼的巢瀚升饱受折磨,直到获得中学老师的开导,他才开始寻求帮助;如今病情已好转的他,借着分享自己的故事来激励他人,希望社会能善待有心里健康问题的人士。 《8视界新闻网》报道,来自新加坡的巢瀚升(32岁)曾先后被诊断患上忧郁症和焦虑症,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 他接受《8视界新闻网》采访时表示,小时候的他经常得忍受父母吵架以及女佣的殴打和非礼。当时的他年纪太小,不懂得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也不知道该如何诉苦,因此经常在课堂上睡觉,借此逃离伤痛。 中学老师抽时间进行开导 “当时老师以为我在偷懒,直到我上了中学,我在一首诗里面提到我不想再活下去。一名老师开始关注我,刻意在课堂以外的时间抽出时间开导我,将我转介给辅导员。” 多年后,巢瀚升的父母离异,他和父亲也搬出去住,但他发现自己仍会不时回忆起小时候的遭遇,陷入失眠和无法控制的愤怒。 逐渐成熟的他开始明白他必须寻求治疗;他在18岁时被诊断患上忧郁症和焦虑症,随后在26岁被诊断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雇主和朋友的理解让他的病情好转 如今,巢瀚升事业有成,是一名财务合规官。他坦言,他虽然可能永远无法完全康复,也会有不由自主地陷入惊恐发作和忧郁的时候,但他已经学会如何观察自己的症状。当他注意到自己即将复发时,比较懂得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 巢瀚升表示,他在找工作时,会担心和招聘公司透露自己有心理健康问题,担心自己如果惊恐发作或失眠,早上会无法起床或者会影响工作表现。但目前的雇主和身边的朋友都非常了解和支持,也让他更有信心面对生活。 “对于现在的雇主,我也是等了四个月才决定向他们透露我的情况。庆幸的是,他们非常了解我的处境,如果我的症状发作,我会尽早通知他们,他们会准许我迟一点开工,或者减轻我的工作量。这其实是一个循环。当我了解到我有了很好的支持,我就不再那么担心我复发时该怎么办,也大大地减少了我复发的几率。” 小小的善举能掀起大大的涟漪 身为新加坡今年“跨越成见,退去标签”(Beyond The Label) 运动大使的巢瀚升,希望每个人能善待自己,也希望社会能善待和倾听身边人的心声。 “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太苛刻,好像我以前陷入忧郁时会自责,为什么自己无法爬起床、不想出门。我们应该庆祝每一个进步、每一个胜利,虽然偶尔会失足,但必须振作起来继续前进。” 他说:“对于社会大众,我想说的是,您可能不知道,您小小的善举可以有多大的帮助。每个人的遭遇有所不同,你只要不给予批判仔细倾听身边人的心声。这让我回想起我14岁时,愿意花时间倾听我的老师。如果不是她,我也不会意识到我需要寻求专业帮助。”
2月前
(新加坡17日讯)男子疑与外婆吵架,一气之下竟从组屋二楼扔下风扇、吸尘机等家电,还举起鞋柜往下扔,惊动警方封锁现场调查。 《新明日报》报道,这起事件在8月16日下午5时35分发生,地点位于宏茂桥4道第110座组屋。 受访者指出,其丈夫先是听到有人叫喊和一声巨响,之后探头看到一名男子从对面组屋二楼不断往下扔物品。 根据她提供的视频显示,该男子扛起鞋柜直接往楼下扔,当时地上已有两把风扇。不一会儿功夫,底层草坪上全是杂物。 记者闻讯赶到时,男子已离开现场。据观察,男子扔下的物品,有两把风扇、一把戴森风扇、吸尘机、盆栽、水瓶等等,警方事后拉起封锁线禁止民众靠近。 该男子的外婆(70多岁)与父亲事后回到单位。外婆说,她曾照顾孙子,小时候也很乖巧,不知为何性情大变。她两个月前才从中国来探望女儿一家。 住在对面组屋的王女士(64岁)告诉记者,事发前曾听到男子与外婆争吵,之后目睹他扔东西下楼。 警方受询时证实接获一起鲁莽行事的通报,一名25岁男子正协助调查,案件仍在调查中。 父:儿情绪管理有些障碍 任职德士司机的父亲告诉记者,曾入读名校的儿子在两岁时确诊自闭症,从工艺教育学院毕业后就待在家中,是他和太太唯一的儿子。 “这是他第一次这样,他在情绪管理上有些障碍,生气会撞门等,没想到这次会扔东西,我们也感到无奈。” 他透露,儿子几个月前曾到心理卫生学院治疗。另外,他也透露,儿子每次都会到机场平复心情,相信事发后也跑到机场。 警方在晚上约7时撤掉封锁线,父亲在现场寻找还可使用的物品,也有工人清理场地。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4月前
4月前
6月前
阳光懒懒的透过窗户照在病床上,父亲斜倚在床头,闭目养神,眉头却微微蹙着,轻手轻脚给他放上钢琴曲,舒缓的音乐似乎让他放松了些。83岁的父亲这辈子头一回住院,头一回做手术,也是头一回接受半身麻醉,虽然只是个外科小手术,可对一个没体验过医院一系列程序的他来说,还是紧张又害怕,再加上语言不通的环境,他几乎想逃回家了,我对他各种安慰哄骗,总算顺利做完手术。 在医院康复这两天,总是像小孩子一样追问什么时候可以出院回家。人上了年纪真是越来越像小孩,作为子女需要懂得哄着他们,但有时候也不能任由他们的性子,如果对他们好的事情,就算他们不愿意,也要说服他们去做。 这次父亲入院,我最大的后悔就是七八年前,有医生提醒我父亲的血糖偏高,需要吃降糖药同时需要每天测血糖,不过父亲不愿吃药也怕每天测糖的疼痛坚决不肯,我看他平常看起来还都很健康,也就没有强迫他监测血糖,以致这次一下落到要入院的地步。血糖对老年人太重要了,平时一定要小心糖分的摄取。 父亲睡得沉了,偶尔还有呼噜声,母亲才放心的靠在另一张床休息。这两天从入院到现在,一直陪在病房里,劝她回家总是不肯,说回家心里不踏实,在父亲跟前看着心才不慌。四十多年风风雨雨彼此相伴,从年轻到白头,正应了古人说的白头偕老。 没有力气吵架了 在我记忆中,年轻时的父母总喜欢吵架,为着家里的柴米油盐为着生活中的高高低低,他们吵得凶时,我就幼稚的想:吵架这么痛苦干嘛不离婚呢?离婚就彼此解脱了。可吵来吵去也不见他们分开,到我11岁去北京上学后,他们渐渐就吵得少了。 这些年大部分时间他们都在吉隆坡,在陌生环境彼此相伴更听不到他们吵架了。我曾开玩笑问母亲,为何现在不吵了,母亲笑笑:哎哟,老都老了,哪里还有力气吵了。 这些年,因为我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又年事已高,所以基本上都让他们待在我身边,算起来他们在马来西亚也生活十几年了。 这次住院,父母不停感慨说医院的护士和医生都很好,尽管有时候语言听不懂,但说话都很温和,护士小姐姐还会用手机翻译来沟通。医生手术前不停的安慰父亲,缓解他的紧张情绪。术后来检查伤口更是小心谨慎,尽量避免不让父亲痛苦。 这一次的体验,让父母对马来西亚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也要借此机会感谢父亲的主治医生Dr.Peter Paul Wong 和 Columbia Asia Hospital 可爱的护士小姐姐们,谢谢他们的专业和耐心,也祈愿父亲早日康复!
7月前
7月前
8月前
9月前
(新加坡17日讯)白天吵架,晚上仍未消气,吸毒丈夫在妻子熟睡后到厨房拿刀,再回房朝妻子捅了多刀,所幸她成功脱逃躲进厕所,但因伤势严重,右手至今仍没有知觉。 监4年9月鞭6下 《新明日报》报道,被告是40岁的杜吉阳(译音),他昨日承认一项持危险武器蓄意伤人的罪名,被判坐牢4年9个月,鞭打6下。 调查揭露,被告与32岁的妻子以及岳母同住在榜鹅组屋单位。 2022年8月27日,被告吸食冰毒,两天后的傍晚和妻子吵架。当晚11时许,被告和妻子回房睡觉,到了凌晨1时许,妻子已呼呼大睡,但被告仍清醒,并还为早前吵架的事生气。 被告一气之下走进厨房,拿了一把刀刃21.5公分长的刀,回到房里就毫无预警地往妻子的手狂捅数刀。 妻子瞬间惊醒,徒手抓刀抵抗被告的攻击,并大声尖叫向母亲求助。母亲闻声查看,见房里到处是血,马上跑回自己的卧室,把门上锁后报警。 被告的妻子此时也成功脱逃,跑到厕所里躲。 警方随之抵达被告的家逮捕他,也起获他作案的刀。 根据被告妻子的医药报告,她的右手有4公分的刀伤、左肩有6公分的刀伤、左拇指有3公分的刀伤,左右手当时都失去知觉。 她因伤势住院46天,拿了184天住院病假,右手很有可能永久性留下残疾,双手肌肉无力,右手至今仍无知觉,影响日常生活。 妻已原谅被告 定期到监狱探访 律师称被告的妻子已原谅他,并在他还押期间定期去探望他。 主控官指被告明知毒品会导致他产生幻觉却仍吸毒,背叛妻子对他的信任,伤害身边最亲的人。 被告也在没有被激怒的情况下,残忍地攻击毫无防备的妻子,用可致命的刀子攻击她。 被告的代表律师艾斯文说,被告没有相关罪行的前科,已悔不当初。 他称,被告的妻子已原谅被告,在被告还押期间定期到监狱探访,希望法官看在被告患有精神疾病的情况下,能从轻发落,让被告不用接受鞭刑。 滥用毒品失常 觉得妻要伤他 被告在2002年多次因吸毒产生幻觉而被送入心理卫生学院,被诊断出因滥用毒品导致精神失常。 根据心理卫生学院的记录,被告每次入院进行尿液检测,都从中验出毒品成分,包括安非他命、吗啡、苯二氮类药物(benzodiazepines)等。 2021年,他也被诊断出患上酒精使用障碍(Alcohol Use Disorder)。 隔年3月,被告被妻子送入心理卫生学院,被诊断因过度依赖安非他命和酒精,导致他精神错乱,认为有人要害他,并恐吓要杀了妻子。 事发约两周前,被告也曾因毒品导致精神错乱被送往心理卫生学院,当时他觉得妻子要给他下毒,或是雇人伤害他。 
9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