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能

6小时前
6小时前
6小时前
1天前
4天前
1星期前
(依斯干达公主城11日讯)向维护电供顺畅的国能(TNB)幕后英雄致敬! 当我们舒适躺在家中的沙发上,一边吹著凉凉的冷气,一边追看电视连续剧,有多么惬意。试想像,如果电流突然中断,一切的美好也会嘎然而止,场景就会转换成一边扇著扇子,一边谩骂著国能,焦急等待著电供恢复。 是的,上述画面提醒我们,电供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多么重要,而且它已成为日常的一部份。 不过,我们甚少想过,开灯灯就亮、开风扇就有风徐徐吹来并不是理所当然的事,若非幕后有一群人日以继夜地默默维护电供的正常运作,我们也无法享受如此便利的设施。 这群人,正是在我们视线以外,经常挑战恶劣环境、冒著生命危险爬上高压电力输送塔高空作业,来自国能电网队伍(Pasukan Grid TNB)的一批技术人员。 事实上,为确保从发电站产生的电流,能够有效地通过数千公里长的输电网络供应给用户,国能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检查输电塔的状态。 透过这样的方式,工程队伍能有系统地监控输电塔的物理状况,并确保电力输送基础设施的耐久性;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定期维护也有助于避免紧急修复工作的需求。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摄影记者,日前难得有机会亲睹及拍摄工作人员现场为输送132千伏(kV)电力的士姑来输电塔进行维护的作业情况,并借此分享给读者。 据了解,每当这个时候,接受指派任务的技术人员必须克服攀上约25公尺高(近10层楼)输电塔的害怕心情,以及在不断电以避免影响电流供应的“高压”情况下作业。 换句话说,这批技术人员是在电流正常供应的情况下冒著生命危险执行任务,以进行塔顶检查(TTI),确保主要部件,如横臂(cross arm)、绝缘子(insulator)和跳线接头(wire jumper lug)处于良好状态。 当然,执行如此艰难的任务前,这批工作人员也须接受专门的训练,并在行动前进行安全简报,确保安全优先。 此外,他们也获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包括双重安全绳、全身安全带以及在投入任务前安装防坠保护系统,工具方面则有绝缘伸缩杆、手套和100公尺绝缘手绳等。 资深技术员诺拉芬廸坦言,对于已经习惯攀爬输电塔的人来说,恐惧感可以减少一些。 “当在塔顶时,安全至关重要,下滑器需要安装在主绳上并连接到全身安全带,以确保稳定性,而安全绳则作为防范措施,并连接到备用绳索。” 他说,只要遵守所有程序,恐惧感是可以控制的。 工程师依尔莫哈末菲道斯说,在塔上(高空)的工作时间,也取决于执行的任务类型。 “如果仅涉及检查,通常需要3至4小时。如果是更换横臂或绝缘子等修理工作,时间可能长达5至6小时。” 上述情况说明,爬上高塔作业不是一会儿功夫的事,而是需要长时间“半天吊”,十分考验勇气和耐力。 助理工程师再诺拉玛迪阿里亚斯则强调,塔上和塔下工作人员之间的良好合作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沟通方面。 “对讲机非常有帮助,因为大多数输电塔位于森林地区,没有电话信号。” 他指出,在专业方面,团队的每个人都理解自己的责任和角色,以确保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 其实,挑战还不止于此,就如再诺拉玛廸阿里亚斯所说的,一些维护工作常常涉及难以到达的区域,例如森林和水路。 据了解,若是在偏远的内陆地区,工作人员需要使用四驱车后再徒步行走,因此,他们经常配备登山鞋和登山杖以确保安全,因为在路途中难保会遇到如野猪和蛇之类的野生动物。 水路的话,除了要搭乘船只,还要根据潮汐进行调度,以有效地规划行程,减少时间和精力浪费。 诺拉芬迪也提到,登塔工作有时会受天气因素影响,现场工作时间可能受到限制。 “例如,每次在输送275千伏电力的笨珍丹绒宾主变电站至振林山的变电站更换绝缘子时,我们都面临挑战,因为那个地点难以进入,需要使用船只,并通过与船员的良好配合,毕竟输电塔的位置只有熟悉当地湿地的船员才能记住。” 他指出,其中一次最具挑战性的经历,是当船只前往上述输电塔时,在中途被卡住。 “那时,我们不得不穿越湿地徒步行走。有了经验后,我们开始使用潮汐应用程式来更好地规划进出时间。” 依尔莫哈末菲道斯也强调,船只必须在7小时内离开输电塔,因此,现场主管和工程师之间的讨论和规划很重要,唯有这样才能克服多重障碍,工作也才能在关键时间内完成。 庆幸的是,日新月异的科技,为国能电网队伍带来极大帮助,除了减轻工作负担,更是减少了他们面对的风险。 例如潮汐应用程式,就帮助团队抓准了涨潮和退潮的时间,另一个得力助手则非无人机莫属。 无人机技术的好处,包括为检查和维护输电塔的工作提高安全性、效率和数据准确性,除减少事故风险,也允许检查可在无需工作人员爬上高塔或进入危险区域的情况下进行。 此外,无人机的检查速度也更快,且不必中断电力供应,从而减少系统停机时间,它也配备高清摄像头,有助于发现较小的损坏并预测维护需求,节省成本,并减少对劳动力和重型设备的需求。 根据资料,截至2023年12月,国能在马来西亚半岛拥有3189兆瓦(MW)的电力供应能力,当中包括2536.1兆瓦的大型水力发电。 除了承担国家主要电力生产商的角色外,国能还负责在马来西亚半岛、沙巴和纳闽联邦直辖区的电力输送与分配;截至2024年12月31日,国能已向超过1100万用户提供电力。
1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3星期前
3星期前
3星期前
4星期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