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深度报道
投资理财
非凡人物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年轻人
即时国内
杨巧双:青年理事会获准进入校园招收会员 逆转年轻人爱上网趋势
青年及体育部长杨巧双说,大马青年理事会(MBM)已获准许进入校园去招生青年会员,这项广招会员举措将由教育部及高教部协调。
8小时前
即时国内
VIP文
许国伟 | 马华老矣,尚能战否?
就像廉颇需证明,自己虽然老了但还能打的价值;马华要能吸引年轻人加入,还需证明自己是能打的,在政坛依然有立足之地。 先说个“老”故事。 公元前245年,战国时期。 因为秦军压境,赵悼襄王想起之前被自己晾在一边的廉颇,想重新起用廉颇带兵抗击秦国。 但是,赵王眼里廉颇就是个老家伙了。他都怀疑已经70岁高龄的廉颇,还能不能打仗?于是,就派使者去请廉颇,也探一探廉颇还能否上战场? 廉颇为了向使者证明自己一点都不老,就吃了一斗米十斤肉,披着盔甲骑上战马,表现得很神勇。 这就是著名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故事。 故事里,使者被廉颇的政敌收买,向赵王报告廉颇真是老了,赵王就没再用廉颇了。 人们都说,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政治现实里,政党也是如名将。 一旦政党的精神气垂垂老矣,就会让人觉得这个政党没了战斗力,没有前途了。 如今,马华面对“老”的危机,跟廉颇的“老”处境是类似的。 马华总会长魏家祥坦言,马华已经老了,年长的人越來越多,年轻人越來越少,尤其18岁到30岁的新党员更是稀缺。 马华老化是政治现实,理论上广开门户吸纳新生代,是能减缓这危机。问题是,要如何吸引年轻人加入? 一般而言,政党要能吸引年轻人加入,各种因素当中,有一个因素说起來挺玄的,但又是实在的。 这就是,要让年轻人觉得入党有 [vip_content_start] 使命感与荣誉感。 20多年前,也就是2008年3.08大选前那几年,国阵已大量流失年轻人支持。 当时很多华裔年轻人对马华和民政,及对行动党和公正党的态度,有着天渊之別。 当然,还是有年轻人愿意加入马华的。 记得一位年轻朋友私下感叹,他加入马华后遭同龄朋友圈排斥,彷佛他一个年轻人加入马华,是很可耻的。 但是,年轻人加入火箭或蓝眼,却有着抗争的使命感与改变的荣誉感。 这就如同台湾时评员黃哲斌曾在文章里写的,在长期一党独大的统治下,政治高压和滥权腐败,使到执政的国民党在年轻人和学生心里,成了邪恶象征。 与之相反的,是年轻人支持和加入在野的民进党,彷候有一种入列出征的光荣,这才是年轻人的热情与梦想。 马华难道没有给过年轻人使命感和荣誉感吗?不,曾经有的,尤其是上个世纪50到70年代,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 只是,当高层领导年龄老化,长期执政官腔十足,大局为重唾面自干,党內恶斗争权夺利……种种负面印象,要如何说服年轻人加入和支持呢? 曾经承载年轻人热情与理想的民进党,执政久了后出现跟国民党一样的问题,也让不少年轻人痛骂。 那么,承载年轻人热情与理想的行动党和公正党,在执政后有没有变得国阵化?有无明明执政不久,就出现跟马华长期执政一样的老问题? 如果没有,马华依然难入年轻人法眼;如果有,只要马华没有改变到能让年轻人觉得入党会有使命感和荣誉感,在他们眼里马华依然是那个老政党。 另外,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马华老矣,尚能战否? 就像廉颇需证明,自己虽然老了但还能打的价值;马华要能吸引年轻人加入,还需证明自己是能打的,在政坛依然有立足之地。 那么,年轻人才会觉得入党能有大展拳脚施展抱负的机会,而不会像“中国最后一个太监”般……才净身要入宫,大清朝就完了。 那真是憋屈。
1天前
VIP文
城人小说
慇·我的职业
那天之后,我每晚都梦见我又回到那个空无一人的地方。
6天前
城人小说
时事焦点
亚亦君令补选︱植旷荣:团结政府“五年一次”关爱 补选前做了甚么?
民政党霹雳州主席植旷荣调侃团结政府继续发挥“五年一次的关爱”,当团结政府口口声声说要争取亚亦君令年轻选民的选票时,补选前又为选区的年轻人做了什么?
2星期前
时事焦点
狮城二三事
狮城观察家:整体更动逾四成 黄循财或要尽早组5G领导
(新加坡13日讯)大换血!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强调更新团队至关重要,人民行动党来届大选将有逾30名新人出征,受访观察家指出,如此一来整体团队的人员更动或超过四成,相信总理认为组成5G领导层宜早不宜迟。
2星期前
狮城二三事
VIP文
第一天 | 医疗保险涨价,年轻人还撑得住吗?
医疗保险的本质,并不是我们“想不想买”,而是“我们能不能承受没有它的风险”。当然,我们可以调整、优化自己的保单,让它更符合自己的经济状况,但最不应该做的,就是直接断保。 “保费这样起法,哪里顶得顺哦?” 卅岁的弟弟看到保费涨价的新闻时,忍不住发出如此感叹。虽然他不算很年轻,但也才在职场站稳脚步,每个月的收入除了应付日常开销,还要供车贷和年少无知时欠下的债务,一家四口的压力都在他身上。可如今,连医疗保险都开始吃紧。 “到底该继续缴,还是直接断保算了?” 当时候他向我抱怨到。 天哥认为,他不是唯一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有这种想法的人。最近,大马保诚(Prudential Malaysia)宣布,由于医疗索赔率上升19.6%,医疗保险保费将从下个月起调整,平均上涨4%。有市场反馈指出,部分保单的实际涨幅或较高,引发了不少年轻一代的担忧。这让许多人开始思考,医疗保险还值得买吗?还是该放弃,省下这笔钱来靠自己?万一将来越起越高,直到无法负荷才断保,年老时的医药费不就竹篮打水一场空? 医疗保险涨价,问题出在哪里? 老实说,保险公司并不是凭空决定保费的,每一次调涨背后都有数据支持。根据大马保诚的数据,每1000名投保人中,提出索赔的比例已从62人升至74 人,增加了19.6%。不仅如此,每宗索赔的平均金额也增长了3.9%,从RM 14,113提高至RM 14,664。 这说明了什么?医疗成本在增加,投保人使用保险的频率更高,保险公司自然需要调整保费,以维持财务平衡。虽然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不爽,没问题时保险公司就赚钱,有问题时就把费用转嫁顾客,这样还得了?但是,保险公司也不是做慈善的,和我们做生意的道路相同,来货贵了,不就贵来贵卖,没理由赔本卖的。 但这只是表面问题,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医疗科技进步、治疗成本上升,以前可能无法治愈的疾病,如今可以治疗,但代价是更昂贵的医疗费用。还有就是药物价格上涨,尤其进口药品,价格受汇率影响,越来越贵,医院也贵来更贵卖。不久前,一则关于是否公开药物价格的报道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层层叠加下去,就引发了整条链的价格上扬,保费也跟着上扬,最后变成顾客买单,这也是整个医疗行业成本上升的结果。 年轻人该不该断保? 面对涨价,很多年轻人第一反应是:“要不干脆不买保险了?” 这种想法看似合理,毕竟如果1年要缴RM 3,000的保费,10年就是RM 30,000,不如直接存起来?但真正的问题在于,你能保证10年内都不会生病、不会出意外吗?如果真的发生意外,RM 30,000块恐怕就是杯水车薪了,以现在的医疗费用来看,住院动手术一次至少要RM 20,000-RM 50,000,如果是癌症治疗,费用更是高达RM 200,000或以上,随着医疗体系的发展,10年后的 [vip_content_start] RM 30,000可能连小手术都无法完成,更别说其他大型手术或癌症治疗的费用了。 而且断保后,未来可能买不起新的保单了,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保费也会更高,所以为何保险从业员总是说,保险是越年轻买越划算的,但是中间其实也有点猫腻,因为不同类型的保单,有些提早买也未必更划算,不过篇幅有限,今天就不聊这个课题了。而有些人则会认为,反正自己现在健康,等以后需要时再买就好,只能说我们想到的,保险公司也想到了,所以他们都是以健康状况来核保的,一旦身体出现问题(例如高血压、糖尿病、胆固醇超标),可能会被加费、受限制,甚至拒保。 所以当我弟问我该不该断保时,我跟他说,既然你已经开始了,那么“老虎螃蟹”你都别让保单断掉,因为保险就是一种“以小搏大”的玩意,就算断保让你省回几年1-2万块,分分钟你也是花掉的,但如果真的无端端出事,那就一切都完了,虽然说可以去政府医院排队,但是政府医疗资源紧张,是否能负担所有需求?就算能都好,花费在政府医院排队的时间绝对是天文数字,也意味着没法正常上下班,一场大病就毁掉一切了。 所以,断保恐怕也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反而应该思考如何调整才能让自己既有保障,又不过度增加财务负担。如果真的无法负担,天哥认为可以考虑调整保单数额,而不是直接断保,如果保费压力太大,可以考虑调低保障额度,降低投保成本。公司若有提供Group Insurance,可以将它作为一道防线,以降低未来保费上涨的风险。 听完这些分析后,弟弟沉默了一会儿,最后问道:“那如果真的缴不起呢?”,我笑了笑,说:“缴不起也得缴,没事你每年省几千块,出事你人生直接完蛋,这个风险你能承担吗?” 其实医疗保险的本质,并不是我们“想不想买”,而是“我们能不能承受没有它的风险”。当然,我们可以调整、优化自己的保单,让它更符合自己的经济状况,但最不应该做的,就是直接断保。毕竟,当我们面对疾病,保险是唯一能帮助我们分担风险的工具。而人生最大的无奈,就是在你最需要它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买不起了,这也是人生中最大的无奈。 官方回应 大马保诚(Prudential Malaysia)表示,此次保费调整是根据国家银行(BNM)的临时措施,涨幅平均为4%,并未超过10%。我们已就相关市场反馈信息作出澄清,特此说明。
1月前
VIP文
大柔佛焦点
张昌水吁年轻族亲 加入柔南安东房张氏公会
(峇株巴辖23日讯)柔佛州南安东房张氏公会会长张昌水呼吁年轻族亲,踊跃加入公会的大家庭。
2月前
大柔佛焦点
星云
什么!盲盒?/陈华源(峇六拜)
为什么会有人迷恋购买盲盒,我其实也搞不懂。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盲盒,恭喜你,你没有在这个消费主义的漩涡中堕落。买盲盒是给了一笔钱,买了一个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也不晓得会不会喜欢的物品,除了贪图一个惊喜和刺激感,真的找不到什么确切的理由。 记得很久以前,我在商场看过一对夫妻带着两个孩子购物。孩子嬉闹着,身为父亲的看中了一件衣服,一旁的老婆好像鼓励着他去试衣间,看看是否合身。那位父亲看了又看,拿在手上又放了回去,看似喜欢却又好像买不下手。这场景让人难忘,感觉到一家之主除了扛在肩膀上那赚钱的责任,也在花钱的事上处处考量着。 有没注意到以前的电影里,常常都有主角路过商店的玻璃橱窗,停下脚步站在外头凝视着橱窗里展示的商品。不管是一件衣服,还是一条项链首饰,主角欣赏着自己想要拥有,当下却没有能力买下的东西。定下储蓄目标,将来把喜欢的东西买下,那是以前的电影桥段和以往的消费观念。现今的消费主义不再如此,已经演变成了我愿意付款来买一些我不知道喜不喜欢的东西。是现在的消费者闲钱太多吗?还是消费观念变成了购买体验,实际上是什么商品已经不再重要?如果不喜欢盲盒里的东西,把它放在一边,那其实就变成了垃圾。 阿公阿嫲也深陷购物漩涡 纵观这几十年的商品发展历史,我们发现当社会渐渐富裕,消费者的心态也开始改变。要吃面包喝咖啡时,已不再只是单纯的买咖啡店里的烤面包配上咖啡。年轻的一代买的是一种沟通,一种潮流,一种生活体验。你慢慢看到新颖商店里卖的白面包也有了温度,告诉了你不管是65度还是99度的故事,付出的价格往往就是一顿午餐的花费,而那杯咖啡嘛,当然就是晚餐了。 看到了消费者心态的转变,那我们的社会是否真正变得富裕了呢?诡异的是,新闻总在报道年轻一代的薪资过低,多数人无法在城市里过日子。年轻消费群体并没有过得富裕,却把购物心态升华成了购买体验,不富裕却宁愿付出更高的价格,这么矛盾的心态,社会开始变得畸形。 这种风潮的形成,可能和我们拥有太多容易影响着彼此的社交媒体有关。一场网红直播带货推介新产品,另一边网红带着你惊喜开箱,折扣连连。任何时间地点,一场接着一场,观众看得情绪澎湃,我们也开始明白传统广告为什么要靠边站了。新时代的这种推销模式,不要说年轻人,年长一辈的主妇或是煮妇,阿公还是阿嫲,他们都轻易被影响而深陷购物漩涡。我们不需付费就能享用社交媒体的服务,其实反过来,我们也是在为社交媒体服务着,看看网络科技公司赚得盆满钵满,就不难理解。 社交媒体风靡10年,改变了我们的消费模式,引领了各种各样的购物风潮。我们现在是否该停下脚步,开始冥想和内观自己的欲望,不要再被牵着鼻子走?不然再过个10年,新时代的消费价值观已根深蒂固,那时大家就只好自求多福了。
2月前
星云
大霹雳焦点
大臣:吸引外资增工作机会 霹雳不会成老人州
霹雳州务大臣拿督斯里沙拉尼否认霹雳州将成为老人州属,这是不正确的说法,老人州属是指这个州的年轻人都向外发展,而退休人士移居到这里。然而,霹州的情况是州政府正推出2030年霹雳和谐计划,吸引外资来投资,以增加工作机会,让年轻人不再外流。
2月前
大霹雳焦点
北马新闻
玻中小学新生人数皆减 一年级206 初中一122
(加央17日讯)玻璃市州中小学新生人数都有减少趋势,2025年/2026年的一年级生比去年少206人,初中一生则减少122人。 玻州教育局局长罗斯阿扎相信是生育率降低,或者年轻人外迁,所以导致新生人数逐年下滑。 “2024年/2025年一年级生4031人,今年只有3826人,去年初中一新生有3931人,今年却只有3809人。” 教师空缺顺利填补 他今早到仄伦柏国小巡视后告诉媒体,新学年有4万6913名学生分别到州内104所中小学上课,即74所小学的2万6982人,以及30所中学的1万9931人。 “开学首个星期,校方无需直接进入教学课程,可安排各种活动先让学生适应开课,以便加强他们返校上课的兴趣,同时也鼓励家长及社区与校方配合。” 罗斯阿扎说,玻州中小学的教师空缺已顺利填补,中小学的教师分别有2332人(98.4%)及2415人(98.6%),目前只有1.5%空缺待填补。
2月前
北马新闻
社团校园
吴国强:会馆注更多新血 三分一理事为年轻面孔
雪隆惠州会馆永远名誉顾问拿督吴国强指出,本届理事会有三分之一的理事都是年轻面孔,为会馆注入更多新血,这是个很好的现象。
2月前
社团校园
关注东海岸
祝铭诚:佛教会领袖须不断提升自己 为年轻人树立良好学习榜样
登嘉楼佛教会会长祝铭诚表示,佛教会的领袖必须不断提升自己,为年轻人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3月前
关注东海岸
政治
诚信党大会 | TikTok点赞数≠选票 玛丝杜拉:须策略吸引年轻人
诚信党女青年团团长玛丝杜拉认为,TikTok上点赞数并不能保证年轻人会将票投给有关政党。
3月前
政治
六日议言堂
颜丽秋 | 过去与现在
在社区服务有一段时间了,从不会到略懂一二,我从各界人士、男女老幼身上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和待人处事的道理,累积了一些在社交,处事和与人沟通的经验。 近几年,把自己的生活圈子扩大了,接触的人、事、物都有不同,也踏入为前辈的阶层,开始与年轻人共事与合作。 在这些日子里领悟到以下的一些观点,与大家共勉之。 虽然,在中国华人的传统文化中,前辈的教诲历来受到极高尊重,前辈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常常以自己的经验指导年轻一代。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进步,许多年轻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与前辈的时代有着巨大不同。 不可否认,前辈的经验对年轻人来说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但如果过度拿过去的经验来教训现在的晚辈,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甚至阻碍年轻人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科技进步、经济环境和文化氛围。前辈在他们的时代取得的成功,往往是建立在当时特定条件下的努力与机遇。 今天的年轻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截然不同,许多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经验可能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 如前辈可能会认为“吃苦耐劳”是成功的唯一途径,但在21世纪的现代社会,更多强调创新、灵活性和团队合作。 过于拘泥过去的经验与方式,反而容易让年轻人陷入困境,错失适应时代发展的机会。过度的比较和指责,容易压制年轻人的自信心。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前辈应该理解,曾经历的挫折、迷茫和失败,今天他们也在面对自己的困惑和挑战,我们应给予年轻人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努力,而不是过度批评。 许多社区组织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有的是资深领导放不下权力,有的是找不人代替,也有的说年轻人没经验,不放心把组织交给他们等。 每个人都是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只要前辈给予他们机会,尊重年轻人的方式,给予他们成长的空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径,年轻人需要在探索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前辈的指导是宝贵的,但更重要的是能与年轻人站在同一视角,理解他们的处境和心态。 年轻人不应只是被动地接受过时的观念,而应该拥有更多自由尝试、失败和成长的机会。 如果长辈能站在支持和理解的角度,给予年轻人充分的信任和尊重,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并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和定位。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历史和环境,前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提醒,而不是用过去的经验来教训晚辈。 真正的关爱和支持,应该是理解年轻人的现实困境,尊重他们的方式和选择,并鼓励他们勇敢追寻自己的梦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代际之间的和谐与共赢。
3月前
六日议言堂
北马新闻
年轻人注入活力和创新 百年老庙华丽转型
百年老庙也可以实现华丽转型!
3月前
北马新闻
国际拼盘
中国年轻人转向AI宠物 寻求情感慰藉
在北京的一家购物中心,19岁的张雅淳对她最亲密的“知己”轻声细语——那是一只毛茸茸的人工智能(AI)机器人,它温柔地啾啾叫着,让她觉得自己并不孤单。
3月前
国际拼盘
更多年轻人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