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戒毒

3星期前
(关丹5日讯)因分别遭遇感情伤害,导致27岁青年及54岁中年男子将自己推向毒品的深渊,2人如今在甘孟戒毒康复中心(PUSPEN)接受康复治疗,努力走出人生低谷。 化名为雅济(27岁)和伯阿当(54岁)的前吸毒者日前接受马来报《阳光日报》访问时说,2人均曾因失恋与婚变而陷入人生低谷,之后选择自我放纵,沾染毒品。 来自登嘉楼,曾是机场泊机员的雅济与相恋6年的未婚妻分手后情绪崩溃,一时冲动服食“马丸”毒品,后遭家人察觉异样而报警。 他坦言后悔不已,却也庆幸自己有机会重新认识信仰,现在正努力戒毒,立志重返航空领域工作,拾回曾经的梦想与事业。 “我接受现实。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就要改变自己,不想重蹈覆辙。在这里戒毒让我学到很多新事物,以前在外面根本不知道宗教的重要。” 另一名戒毒者伯阿当则因婚姻失败而情绪低落,频频出入夜店麻醉自己,结果沾染了毒品。 他坦言,自己曾经拥有3间水果摊,同时在发展项目中担任顾问工作,如今一切归零。 “我太过放纵情绪,离婚后错误寻求解脱的方式,结果毁了自己。” 经历两段失败婚姻的他,拥有4名孩子。今年是他第二次在戒毒中心度过开斋节,规律的生活方式让他重新接触宗教,学会祈祷和宗教知识。 他也说,无法与孩子团聚令他深感遗憾,但他依然期盼孩子能够到访,并计划出院后远离过往的圈子,到新地方重新开始。
3星期前
4星期前
4月前
4月前
  (马六甲23日讯)12岁开始抽烟、18岁吸大麻、21岁吃摇头丸、24岁染上毒瘾,自毁青春年华。 洪子健32岁到戒毒所后,慢慢地改过自新。如今他自掏腰包在社区开设戒瘾中心,希望以自身的经历告诫年轻人:请自爱,好好做人。 染毒瘾赌瘾生活一团糟 现年41岁的洪子健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说,自己从12岁开始抽烟后就踏上了一条不归路;尔后,在24岁染上毒瘾,28岁又沾上赌博的瘾,以致欠债累累。 他不曾去上班,每日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向父母伸手要钱买毒品,生活就是一团糟。 他说,自己在社区里长大,与损友成天玩在一起,烟、毒品都是朋友让尝一口吸食,后来,当朋友不再提供毒品了,他就会设法找钱去买。一旦踏上自觉买毒品的路,就是一条不归路,因为容易得手买到毒品,他越陷越深,无法控制毒瘾。 他形容,毒品是“吃不饱”的东西,所以无论吸食多少都不足够“满足”毒瘾,因此愈发无法控制。加上新型的毒品在吸食后,不会有辛苦或痛苦之感,所以吸毒之人根本不会感受到毒品对身体的伤害。 “我也被警察捉过,但是出来之后马上又开始吸毒。我的父母虽然一再劝说我戒毒和去工作,但是他们根本不知道毒品是什么,也不知道要怎么做。 “一直到我32岁那一年,妈妈从朋友那里获知有一家位于东甲的福音戒毒改造中心,而我就被强行地带过去。”   脑神经损坏 现幻觉幻听 洪子健透露,自己曾经一度吸毒到出现幻听、幻觉,因为脑部神经被毒品损坏了,当时他感觉电视、电脑在跟自己说话。 “刚开始我是知道这是假像,但久而久之就无法分辨真假,会觉得电视机真的跟自己在说话,然后就失去理智,甚至会暴力起来。” 他指出,自己刚到戒毒所时很抗拒,不愿意配合,因为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戒毒。但在戒毒所里,他一再地思考和反省:这些人为何要劳心劳力的给吸毒者戒毒?他们这么做也不能赚大钱,甚至还有一点危险,可是他们却是真心诚意地要让戒毒所里的大家过得好。 戒毒改造过“像人的生活” “渐渐的,我自己想,他们真的是真心想让我戒毒。我们透过上课、有了信仰、到社区里工作,在这里变成了有用的人,我们终于过上‘像人的生活’。于是,我认真地想要戒毒,我醒悟到,这个世界不只是有我,还有我身边的人。” 一年半的课程完毕后,洪子健留在戒毒中心当义工,之后到新山和平富音改造中心担任同工协助该中心。因为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新山戒毒所关闭后,他在前院长的鼓励之下回到家乡,并且自掏腰包在自己的家乡开设一家戒瘾中心。   告诫勿有“不会上瘾”想法 洪子健在戒毒所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后来就希望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同路人。他设立全马首家以最短时间、最简单的方法来帮助上瘾者,让这些人给自己一个从新来过的机会。 他说,现在吸毒问题越来越猖獗,越来越年轻化,新型毒品也进入校园,价钱便宜,随手可得。此外,非法赌博、网上赌博等也趋向泛滥,这残害了很多年轻人,导致他们年纪轻轻就欠赌债、吸食毒品,甚至酗酒。 “我们这里的课程为期4个月,是专门为一些从未到戒瘾中心的青年朋友而设。我希望他们可以脱困,可以做个‘人’,而不是像过去一般,过着非人的生活。” 他指出,吸毒的后遗症很多,他担任同工的数年里常看到因为吸毒导致尿失禁者,或者身体疼痛到无法站立。 他劝诫年轻朋友,不要有“尝一尝是不会上瘾”的想法,因为一旦把那一扇门打开之后,排山倒海而来的东西是无法控制的。 他说,要成功戒毒是一件很难的事,也有人在戒毒10年之后再度沦陷,这一切还得靠自己的决心与毅力。    
6月前
8月前
8月前
(新加坡29日讯)狮城艺人洪爱玲坦然分享自己妈妈当年因婚姻失败而染上毒瘾,甚至进出监狱三四次次后成功戒毒的经历;她和妈妈在影片中勇敢的分享,赢得正面反响。 她和母亲近期因应当地首个“毒品受害者纪念日”(Annual Drug Victims Remembrance Day)接受媒体专访时,影片中谈及母亲染毒,以及自己在暴力环境中长大的经历。 谈到拍摄契机,她向《新明日报》透露,当年希望在50岁生日前做有意义的事,于是策划了反吸毒活动,拍了短视频,洪妈妈当时首次透露因婚姻失败染上毒瘾,进出监狱3、4次后成功戒毒。 “今年中央肃毒局问我有兴趣参与吗、我义不容辞。妈妈则是考虑了两天,因为6年前那支影片虽然反应好,却也收到一些负评。” 母女勇敢分享获正面反响 洪爱玲是黄丝带新加坡委员会成员,会去监狱演讲:“我妈妈曾说她也要‘回去’劝狱友戒毒。我就说,你不是想帮助人、回馈社会吗?现在就有机会告诉观众吸毒的后果。但要有心理准备,肯定会有人说不好听的话,但你主要是帮助人,会救到一些家庭。” 华人传统观念不愿家丑外扬,洪爱玲表示:“就连我,也是50岁才站出来分享这段经历,但如果你是为了帮助他人、让社会进步,就算遇到负面反响,我认为牺牲值得。” 洪爱玲和妈妈在影片的勇敢分享赢得正面反响,许多人在她IG留言支持也发信息鼓励。“99.99%都是正面的,他们感谢我妈妈的分享,赞她很勇敢,也有人表示从我的经历中得到启发。” 从小被逼独力解决事情 虽然童年经历坎坷,但洪爱玲个性依然充满正能量,她认为有三个因素。 “第一是信仰,第二是我小时候没人可以诉苦或教导,遇到困难时被逼要独立解决,所以从小就懂得心态可以改变很多事。因此碰到问题时,我都会第一时间想解决方式,也会往好的方向想。” 她举例读书时成绩不佳,就朝运动和担任学生领袖方面努力;毕业后未能考上大学,她立下目标:“朋友们大学毕业后薪水是1500,我就告诉自己,我3年后的薪水一定要1800。” 第三点则是遇到贵人:“我很感恩遇到一些好老师,还有我姑姑、阿姨、阿嬷;阿嬷教会我‘施比受更有福’。” 她接下来还会参与青年心理健康活动、黄丝带义跑等,全力回馈社会。 创造家庭温暖  40年修补裂痕 虽然原生家庭不幸,但洪爱玲庆幸有阿嬷和二姨两个重要的人:“我所有好的都从阿嬷学来,她以身作则,让我知道什么是对错。” 十几岁时希望全家吃团圆饭的心愿未遂,长大后她努力让家人凝聚:“小时候没有家的温暖,不代表我长大后不能创造温暖家庭。我爸重婚后和我哥都各有两个孩子,这20多年我都会在过年和生日时组织聚会,我和我哥轮流请客。” 兄妹俩关系非常亲,“他从小就很保护我,到现在出国他都会接送我。但小时候我晚归、有男生打电话来,他都会打我。长大后我们聊这件事,他说爸妈不在,他需要担任父母的角色,我也原谅了他。” 洪爱玲坦言与母亲和好用了足足40年:“一个碗碎了,需要时间慢慢修复,身边的人就是黏胶。我妈妈能离开毒品,其实靠家人朋友的爱和支持。” 她也给嗜毒者亲人建议:“你要对他们严格但态度温柔。我对我妈严格也会奖励她。我希望大家不要放弃,尝试不同的方法解决,终究会有结果。”
9月前
9月前
11月前
12月前
12月前
(新加坡19日讯)男子涉毒28年入狱超过10次,坐牢期间八旬母亲病逝,自己因为没脸戴手铐送终而无法见母亲最后一面,他痛定思痛后洗心革面,戒毒近20年的他如今成为辅导其他囚犯的良师益友。 据《联合早报》报道,曾经沉迷毒海多年的男子是现年69岁的陈志忠,他在当兵期间因一时好奇,在损友的诱惑下开始触碰毒品,从此深陷其中,成了监狱常客。 陈志忠说,在他进出监狱的日子里,母亲始终没有放弃他,不断鼓励他重新来过,可惜他始终摆脱不了毒品,直到最后一次才彻底醒悟。 “当时距离获释只有三个月,突然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让我悲痛欲绝。” 陈志忠的父亲早逝,他和母亲因此很亲,哥哥原本想请监狱署通融,让他到灵堂送终,但他自觉没脸见母亲,更不想戴着手铐去灵堂,所以拒绝了哥哥的好意,错失见母亲最后一面的机会。 他说,母亲去世前后他都无法陪伴在侧,自己成了缺席的儿子,至今都让他愧疚不已。 靠“过来人”伸援手引导 彻底告别毒品近20年 2005年出狱后,他借由工业与服务合作社协会(Industrial and Services Co-operative Society,简称ISCOS)的帮助找到工作,也在协会的“过来人”的引导下彻底告别毒品,如今已经将近20年。 陈志忠说,当年出狱后很迷惘,所幸ISCOS及时伸出援手,把他带回正途。正因有过这段经历,他领悟到有人从旁拉一把的重要性,因此他从八年前开始为囚犯和释囚提供辅导,以自身经历激励他人。 他说:“他们就像当年的我一样缺乏信心,我得不断鼓励和提醒他们相信自己。沉迷毒海20多年的我都做得到,他们没理由做不到。我也让他们知道出狱后可能面对的困难,教导他们如何克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