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手工

以前听詹宏志讲“热情”Passion,字面都懂了,其实没有真正听得明白。最近看见那份热情,是在写食文字时。 一个人吃饭,常常要记得营养师的叮嘱,兼顾方方面面。简单点个包菜肉蛋汤,不喜蛋花,要求主厨帮我把蛋煎熟再下汤,他也肯费这个工;咕噜肉和星洲米粉,都是其他主厨推荐的,作法不走捷径,没有加咖哩粉;那天走进厨房和他聊天,看他在忙着制作烧肉,不禁皱起眉头,连火爆烧肉、豆角烧肉的原食材,都要自己来,也太辛苦了吧?!因此,虽然脾气臭,我还是死心塌地捧他的场。 还有就是在采访红豆Cendol时,我从Auntie Peggy’s Classic的女掌舵人眼里,看见那份光!只是小小一碗红豆冰,但见她和弟弟忙进忙出,一边要制作ABC和Cendol、一边要和熟客闲话家常、一边眼观八方另外递了一份红豆过来“你试试看其实垫在冰下滋味又不一样”……营业了数十年,依然充满干劲和热情。难怪那么多死忠顾客。 荣记手工自制云吞面 再来,就是今天的主角“荣记手工自制云吞面”。 据我观察,荣记有3个坚持: 第一个坚持,云吞面云吞皮,都是坚持传统手工自制;第二个坚持,每次只煮一粒面,所以要吃,就得等候;第三个坚持,是严以律己,每晚坚持7点就睡觉,第二天一早才有体力备料。 她们家的食材,全部自制自备,云吞面、云吞皮、叉烧、烧肉、客家炸肉、卤鸡脚、咖哩鸡…… 几次来访,女老板的眼神都是越谈越闪闪发光,充满热情干劲! “荣记”来自彭亨文积(Manchis)小城。这里曾盛产火柴木,文积,就是从马来语Manchis直译。 潘老师傅在家乡文积经营“荣阳餐室”,自制传统手工云吞面云吞皮。 师傅的传统木棍子压面手法,自婆婆传下,到他已是第三代,这一投入,就是32年。他唯一改动食谱的,是改用高筋面粉。 木棍子压面,可以让面的密度变大、结实,增加韧性、爽口。制作完成的云吞面,应具有韧性、滑身、弹性这些特点。 潘师傅从压面的回弹力,就可以测出那团面起筋够不够。好的面条,要有弹性,吸水极少,不会吸走面汤,如果吸水过多,面条就会软烂,就不好吃。而云吞皮,当然是越薄越好,可是,薄就容易破,但凡手工压制的云吞皮,就可以做到薄而不易破损。 当女儿回家和他说,她想制面,传承家里的手工制面手艺。潘师傅说,他下巴差点掉下来,不敢相信。毕竟,经营饮食辛苦,还要自己手工制面更辛苦! 有女儿可以传承手艺,老师傅当然高兴,全力支持,还时不时跑来吉隆坡“看”女儿女婿的面档。文积小镇口味偏甜,吉隆坡偏咸,他们就调整;但有些事情就不妥协了,比如煮面,火力一定要足,所以家乡的“荣阳”,吉隆坡的“荣记”,都是坚持一粒一粒面煮,没有偷呷步。因为煮一粒面、和同时煮3粒面,口感会不同。 知道“荣记”,其实是位云吞面师傅带我来,他特别推荐说:“她们家的面,一入口就知道和吉隆坡口感不一样”。 哪里找“荣记”?谷歌键入“Wai Kwan Restaurant 相有海鲜茶餐室”,找到茶室,就找得到“荣记传统手工自制云吞面”了。
4月前
5月前
我特别喜欢出自父亲巧手下的“龙”。无论是他休闲时在纸上画的、为了客制订单画的草图,又或是最终完成的黄金饰品;“龙”已深刻在我脑海中。 父亲是金匠,他的工作室内有两张打金桌。我上小学前偶尔会跑进工作室,然后坐在一旁看他工作。记忆中,有一枚“批花”龙型银饰让我爱不释手。批花(也称为“錾花”(或錾刻),属于传统打金技艺之一。其技法是用锤子和特制錾钉在金属表面刻画图样或纹理。虽未曾向父亲拜师学艺,但我曾尝试临摹父亲所画的龙。可无论怎么画,依旧无法画出相同的感觉;长大后才逐渐明白,那是父亲自身对龙的诠释,也可以理解为个人风格,因此难以复刻。 回想起来,我亦曾以自己的方式呈现龙。依稀记得小学四年级时,制作过一只龙船型的灯笼。那时临近中秋节,心血来潮想做龙型灯笼。于是用报纸扎成龙首和龙尾的雏形,贴上吸油纸后,风干上色。正当我烦恼该怎么衔接龙身时,父亲提出用铁丝为我制作船身的骨架,好让我能裹上灯笼纸;于是才决定以龙船的形态呈现“灯龙”。待龙首和龙尾成型并固定好,船架裹上灯笼纸,再用珠子装饰龙的眼睛、绒条做成龙须和龙舌;用绒布和纸皮组成龙船的踏板,上面还摆着3个用鸡蛋壳做成的福、禄、寿三星公。 完成后,父母亲鼓励我送去参加小学的灯笼制作比赛。小学组的灯笼制作比赛规定必须在当日上午课堂时段完成,之后由校方保管并在当晚中秋活动时评审。公开组则是自行制作完成后,当天直接送到评审处。因此该“灯龙”是以父亲的名义报名参加公开组的比赛,最终获得安慰奖! 如今回顾,自己喜欢手工创作亦深受父亲影响。感谢父亲允许幼年的我探索工作室,让我有机会耳濡目染。稍稍长大以后,面对花样百出、制作各式各样手工的我,父亲愿意花时间陪伴,一起解决问题和完成作品。后来负笈台湾,选择修读艺术创作相关课程。龙,不知不觉成为我和父亲的羁绊;我相信,有一天也能刻画出属于自己的龙。
9月前
前文提要:阿姨的手工比外婆和母亲更细,每个格子大概是5乘5公分,用丝绸布的格子超过20个,修补起来更有难度…… 03/转角遇见玖贰百家被 就这样,每天缝补一点,针线穿梭在那一个又一个的小格子,针竟然没扎到我的手,我还可以一边缝一边听优管的台湾命理和养生保健节目,那一个小时是一个完全放松的me time,于是兴趣回来了,多么奇妙啊,超过半世纪给洋娃娃缝衣缝百家被的兴趣居然再现了! 我终于体会到外婆晚年为何那么平静专注,因为缝纫本身就是会让人脑袋放空,全副精神灌注在针线上才能成功。否则针扎到手指不说,那粗糙的针法也入不了眼,又要耗费时间眼力重新来过,不如一次专心做好,才能绵绵密密,完美无瑕。 也就是说,缝纫也是讲究科学的,如果只是随便拼凑,缝出来的“作品”粗糙庸俗,根本不想盖着那色彩睡觉,粗劣的布料与配色也让人睡不安稳。要达到自己要的美感与实际效果,就必须有计划的剪裁,反复的配对图案和修正,并且全神贯注的拈针弄线,不得大意。 据说一个习惯需要至少3个星期养成,我这样每天花一个小时缝补,不到一个月竟然也成为习惯了。一天没有东西缝,仿佛若有所失,非得动动针线,才算完成一天的例常。 于是,一个月后修补完两张百家被,帮晨改好了她要改的衣袖和衣身(过去都是送去改衣店请人代劳),我开始兴起动手做一张百家被给自己和家人的念头。 2022年,我在巴生客家故事馆的市集遇见外婆百家被以外的第一张百家被。 我记得那是一张绿色充满绿植图案的百家被,还有一条粉红色(代表幸福的颜色呵呵呵)女儿肯定会喜欢的百家被,我简直是一见钟情,跟身边的晨笑说这条粉红色的可以留着给你当嫁妆。玖贰挡主舒佲就是1992年出生,比晴大一岁,却能做出我外婆和母亲水准的百家被,令我印象极为深刻。尤其是年纪轻轻的她说百家被是跟她姑妈学的,我对她更是多了一份欣赏。年轻人愿意乐意传承这种如此讲究耐心的工艺,加上时尚的美感触觉,百家被在她的手中又有了新的生命与活力。 感谢玖贰百家被,她不但制作完整的各式百家被,而且有剪裁好的材料包出售,让我这种新手可以省了剪布的步骤,直接从组合拼布开始工作。剪布看似轻松,其实也是要有耐心的细活。阿姨就说过我的母亲不会剪布,布都是我外婆剪的,外婆往生后就轮到她负责剪,剪好了一片一片的正方形或三角形,放进大袋子提上巴士亲自送到40公里外的姐姐家,让母亲用针车车好。 有趣的是,玖贰的百家被材料超过有100片,她说缝一张被是11×9,是99片,这数字还真有意思。过去贫苦人家一家家去搜集布头碎布,集百家之福给新生儿女做小被子,现代人买布自己剪竟然也是要整百片,想来这拼贴不仅是功夫,更多的是心思,是感情,是凝聚力吧。 一块块正方形的碎布,各有美丽的图案,第一张我选的是女儿喜欢的粉红色,每一块拼布都可以有不同的排列,有时我排好了又叫居家办公的晨有空时帮忙看看,奇怪她总是排列出我没有想到的组合,我有时照她的审美观有时照自己的,单排列组合拼布都兴趣盎然,有时反复排列换来换去,觉得这个实在比爬格子有趣多了! 想得多美现实就有多无感,自己一旦动手去做看似简单的工作,挫败感就来了。我的第一架缝纫机是最简单的型号,不到100令吉。我原以为可以像手缝一样每天操作一个小时,但用没几个小时它就卡住了,缝纫机不会动了呀! 第一次请教会操作缝纫机的朋友ML时,她在视频中说:你就敢敢把线剪断,重新来过呗。她的话对我来说不啻是醍醐灌顶,我从来没想过针线车不动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一刀剪断重新来过这种人际关系哲学原来可以运用在我的玩具缝纫机上啊! 剪断线重新车过,我的半条百家被终于车好了。我的玖贰师傅说及格,但是我不能乘胜追击,因为车好了第一条百家被,我的玩具缝纫机又不会动了,而这次是怎么剪也救不回了。 勿笑我愚笨,我后来解决的方法是用90令吉买回一架同样的缝纫机。帮我网购的晨说一个用不到4个月就坏的玩具不值得回头,但是老妈我不听,我不想再花心思重新学习操作新的机器,况且“旧的最好”符合我的年龄需求,即使只用另一个4个月也无阻我想挑战第二条百家被的热情和勇气。 几个月后,我的第二架玩具果然又罢工了。但我已完成了3张百家被单人被,同时也决定投降了。做百家被需要充沛的体力和充裕的时间,想想我在房间开了冷气依然车得满头大汗的车被日子,有时候为了要一气呵成完成拼贴缝到忘记了时间,有时候拼错颜色(撞色)需要拆线重做,有时却因一个小失误而无法拆掉整排格子重来……我只想回到最初最简单的方式,灌注有限的精力与时间,随心做最小的拼贴,如杯垫、布书签、文具袋、红包布袋和小福袋等等,享受那一小时的me time就感觉很幸福了。 农业时代的女性必须懂得做饭缝纫,才能操持一个家。工商业时代的女性因为时代与生活形态不同,自然有更多不同的选择。传统的手作加上时尚,已成为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超越上几个世纪的女红,但一样令人珍惜和欣赏。不管走到哪一代,我相信自立自爱的女性都会寻找到适合她们的生活和美学。无所谓最好或不好,最重要是——适合。 04/在缝纫中与母亲精神同在 百家被代表的是爱与祝福,隔了半个世纪,我终于在一针一线中与外婆和母亲一次次相应相知,线会脱但爱不会脱,布会破但爱不会破;只要有心,人常在,爱也常在。愿我心爱的孩子有一天也会有这种领悟,在因缘生灭中自在自由,会心微笑。 爬格子曾经是我的最爱,虽然网络时代的文字处理已经没有格子,但我还是要特别记录这段百家被因缘。母亲离开我20年,我在缝纫中与她精神契合,觉得她只是形体不在,精神却与我同在。很多道理仿佛懂,但我们其实只有真正动手,才能体会和印证那清晰无比的当下,听到内心的声音,找到平静与心净。 感谢老伴帮我把文字打印出来,明年清明,我想把这一点文字烧给母亲。“青山绿水结灵穴,晚景白云是故乡”,母亲在仙境古城安息20年,父亲伴着她4年,20年来我们兄弟姐妹6人每年都会去扫墓,在白云故乡倾诉无尽的思念。 今年的12月15日,是母亲往生20年的忌日,我也要把这篇文字献给她。莫问不识字的她怎么读,我相信她读得懂就是读得懂,正如那平平无奇的针与线,穿梭出一个个心意,穿越时空的爱与祝福,不需语言也能相通。世人愚痴,从心所欲,何须执着,这也是针线教会我的道理……
11月前
她从小就喜爱手工,小时候没能亲手制作但也每周守在电视机前观赏手工艺节目,后来开始接触画画、烙画、手帐、机关相簿、爆炸盒等一连串的手工艺,直至今年开始制作水晶滴胶麻将,一头栽入了手工的世界里。 现年40岁的郑敏儿是一名美甲导师。她向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表示,从前结交笔友时,她也会在信件和信封做各种折纸,笔友取笑说不懂得开她的信函。 通过短片学制机关相簿 “之后接触画画、烙画等,约2012年开始制作机关相簿。一开始时,我通过短片学习制作机关相簿的结构,然后就开始自行创作。” 她提到,朋友们看到她制作机关相簿,偶尔也会问起如何制作等,她一般上会提供尺寸和制作步骤。有时候,朋友的孩子也会向她讨教,供制作后送给父母。 “有的朋友也会向我下单订购。最近,我为当年的笔友制作了一本机关相簿,供他在年底时求婚所用。” 她说,由于要照顾孩子,因此只能在晚间做手工,一般上要花2周至1个月的时间完成一本机关相簿。每一次新学做一门手工,她就难以抑制地全情投入手工的世界里,一心只想要完成作品,因此只能选择在晚间时候制作,而且会一直做,直至另学一门新手工为止。 她笑言,学会制作机关相簿时,她做了逾10个并送出了好几个,制作爆炸盒也同样一口气做了逾10个。 郑敏儿表示,她经常在网上搜寻各种手工品制作,看到有趣的就会订购尝试。只要是手工艺品,她都感兴趣。 今年初,她也开始制作水晶滴胶,开始时,她以制作猫爪开始,之后也制作麻将和锁匙圈等。 1个月完成一副水晶麻将 她说,水晶滴胶需要多层制作,购买了原料后要自行研究变干的时长。开始时,她把水晶滴胶放上5小时但却未能干透,后来发现需放上至少8小时,若遇上雨天则需要12小时。 “制作麻将需要制作6层,以我只在夜间制作而言,需要约1个月才能完成一副麻将。” 她指出,将AB胶混合倒入搅拌后需暂搁一旁消泡,然后加入颜色后再消泡,之后通过针筒将胶放入模具里,并用针筒抽走胶内的气泡。仅只是抽泡的环节,就要3至4小时。 “我必须在通风的地方制作,同时需佩戴口罩,因为AB胶混合时会产生甲醛,尤其是在变干期间尤甚。封层后,也必须放在平坦的地方,否则表层会不平,之后再进行打磨和填色就完成一副麻将了。” 她提到,新购的麻将模具需要进行“醒模”的环节,也就是倒入少许的胶后再清除,否则制作时会产生许多小气泡。 成本逾200令吉 手工麻将能带出本身特色,郑敏儿表示,朋友和一些陌生人看到了也向她下单订购,但她不接陌生人的预订,主要是因为她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一副麻将。此外,制作一副麻将的AB胶原料就需逾200令吉,成本不低。 梦想开设手工店 郑敏儿喜欢做手工,也梦想开设一家手工店,让小朋友们到来做手工,惟因孩子尚年幼而暂搁这个理想。 除了做手工,她也曾于2018至2020年期间,在昔加末妙音净宗学会教导中学手工班,同时也在该学会举办的生活营中教导手工。 耐心创意缺一不可 她认为,耐心和创意是做手工的重要环节,缺一不可,教导学生做手工也比自己动手做更需要耐心。 “若是我本身做手工,我会事先策划好,同时会想像自己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先找好资料再开始制作。” 询及制作手工的趣事时,她指朋友曾要求协助其女儿制作手工交功课,她因此选择制作一个自认为非常简单的手工品,但朋友收到后却一脸为难地说该手工制作难度太高,不能伪装为孩子制作,最后只能把手工品拆除,只取其中一个环节。
12月前
1年前
静悄悄的,牛年已经来到尾声。心里总觉得,这辛丑年来得快,去得更快。一晃神,这12个月好像就要过完了。 外子今年依旧没能返乡过年,但是家里也该整理整理了。住在首都的哥哥来电说,家母憋在家里太久,闷出心病来。所以,这个虎年呢,就打算带她南下来我家走走、透透气。去年的农历新年碰上了行管令,住在外州的我没能回娘家。今年自家哥哥要打破传统,计划年初三把妈妈送来女婿家待个几天,好让她跟外孙多交流、联络感情。 我借着女儿还在居家上课,就把家里打扫一番。我还依葫芦画瓢,把网上的新春吊饰复制出来,再以环保材料加以修饰。这就让原本沉闷的家开始有点新春气息了,耳目一新的感觉油然而生。 犹记得小时候,哥哥与我过年时都特别忙碌。咱们是家里的老大、老二,弟妹还很小,很多事情都落在我们身上。除了大扫除、洗洗刷刷,我们还负责把家里布置得红彤彤的。当年生活拮据、物质匮乏,市场上也很少卖新春挂饰。幸运的是哥哥手巧,很擅长自制红包灯笼。而我这位书呆子呢,只会制造出简单的新年挂饰。 日子过得可真快啊,转眼间,弟妹都长大成人了。仔细想想,该把我们家的传统传授给女儿了。现在要学自制灯笼的管道很多,各式各样,美不胜收。希望孩子能以手工挂饰保留这古早味的新年。
3年前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