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拉曼大学

2天前
编按:电影纪录片《红砖:拉曼人的故事》(TSOT,The Story of TARCIANS)讲述拉曼理工大学从创校发展至今的感人故事,如今已拍摄结束,预计年尾推出。这拍摄计划的出发点是什么呢?不是拉曼生,也值得去看吗?也许能从以下5篇文章得到解答…… 电影纪录片背后的灵感 文:纪咏珍 《红砖:拉曼人的故事》旨在凸显拉曼人的精神。拉曼理工大学不仅致力于推动学术成就,更致力于培养具有竞争力、成就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个体。每一位拉曼人,无论过去与现在,都为这座学府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而我们希望通过这部电影纪录片,将这集体故事呈现给更多人看见。 通过这部电影纪录片,我们捕捉到学校的真正精神:对卓越的追求、对创新的渴望,以及对坚持不懈的信念。这不仅是拉曼历史的视觉呈现,更是向未来几代拉曼人传递的讯息——提醒他们:前人的努力奠定了基石,而他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创造更卓越的未来。 这次制作中值得一提的,就是全体成员的合作精神。该项目展示了当我们携手合作、共同追求目标时,能够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力。校友、教职员工、学生以及业界合作伙伴,每个人都在将《红砖》变为现实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无私奉献,展示了团队合作的真正意义,也体现了拉曼理工大学的核心价值。 尤其是校友的参与,进一步突显了他们与拉曼理工大学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他们怀着无比自豪和忠诚的心情回归,全力投入这个项目中。这种合作,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制作过程,更是一次难得的情感凝聚,强化了拉曼理工大学对社会的深远影响,也彰显了拉曼人跨越多个时代所展现的力量。 回到六七十年代…… 文:黄绥耀 筹备《红砖》这部电影纪录片是一个充满激情、挑战和成就感的过程。这段旅程始于学校想开拍一部关于拉曼学院创校的影片。当校领导指派我们的学院开始筹谋后,我们便开始做项目预算以及物色剧组人员。最初的创意构想是来自叶汉伦副教授和方奕鸿高级讲师整理出版的一本书《高教宏图——马华公会与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在和导演与编剧多方讨论和打磨下,剧本也在第六个版本定稿。 剧本定稿后,我们就进入前期筹备阶段,电影纪录片的每个细节都需要精心准备,包括选角、场景、拍摄计划、服装造型等。对我来说,这套电影纪录片最大的挑战是布景。由于这套电影纪录片是时代电影(背景是1965-1975年之间),所以在场景设计上我们需要更加的细心,以呈现那年代最真实的一面。 二十多天拍摄周期中,这阶段考验着团队的协作能力。剧组每天都面临着不同的压力和意外,需要不断调整计划和状态。拍摄中的疲惫与完成精彩镜头的满足感交织,让这段经历难以忘怀。影片完成后,进入后期制作。我们会反复推敲影片的节奏和情绪,希望最终能呈现出最佳效果。直到把作品送检批准后,心里才可以缓缓的松一口气。 一所大学,可以制作一部电影纪录片,而且是马来西亚首创,我与有荣焉。 你值得花的76分钟 文:罗美萍 当同事秋梅要我从制作人的角度写 TSOT心得分享,我回想第一次观看TSOT完整版时的情况。身为TSOT制作筹委一分子,能够从一开始和文献研究员、校长、编剧、导演在5楼会议室讨论剧本细节,我看见创作人如文献研究和执导者将自身所懂的,加上人生经历与思想,除了丰富角色情感,也需要理性去处理故事与事实根据,这整个过程,让我在第一次观看TSOT完整版时,是有感动的。套了导演说的,“我本身不是拉曼生,全程只能以一个外人的视觉去看整个故事,但还是深深被打动了。”我感同身受。 回想在国家电影发展局放映室里和纪老大观看被消音了小部分的TSOT版本。映完后,电影展示商直接表明这纯粹是一部电影纪录片,而非商业片。更多时候我把它看作是原创。唯有原创作品,才能使这部电影纪录片更具体,更有现实性和实际价值。所以商业与否也不重要了。 当被指派制作人这一重担时,我需要明确制作的目标和愿景。这包括对作品的主题、风格、受众等方面的理解,以及作品想要传达的信息和情感。要感谢纪老大和黄老大的扶持与共同协调,庆幸的是我们3人方向一致,大学全体上下也给予配合与支持,让整个制作过程都算顺利。 我相信人们对美好的精神价值的追求,对友情、家庭、爱情等情感认可。我希望这部电影纪录片能够让你发掘并表现这些情感,制作获得认同。不管是拉曼人与否,这部电影,绝对值得你76分钟的时间。 讲师的专业 X 学生的实践 文:梁秋梅 想起来,入职拉曼,转眼间已经过去十多年。拉曼,曾经的拉曼学院、拉曼大学学院,再到如今的拉曼理工大学,这些年的变迁,我亲历了拉曼的蜕变。虽然我不是拉曼的校友,但这份与拉曼的情感联系,深深根植在我的心中。 《红砖》即将开拍,我充满了期待。拉曼背负着华社的期望,同时也承载着深厚的情意结。虽然我并未参与该项目的前期制作,但当制作人Wayne告知我需要一位宣传统筹时,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机会,也是我能为这部作品贡献自己力量的时刻。 答应下来后,我迅速与团队对接,联系中文媒体合作伙伴。整个过程紧张而有序,但团队的默契配合让我感到温暖与安心。媒体伙伴的积极响应与配合,也为这部大制作的顺利推进增添了不少动力。 参与《红砖》的推荐礼,成了我宝贵的经验之一。这个推荐礼的策划,得到了广告系讲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与支持。讲师的悉心指导,学生的热情投入,每一个细节都让我深感触动。这正是拉曼一贯的教育理念——将讲师的专业知识、学生的参与热情与企业的实践经验紧密结合。我亲眼目睹了一场既感人又专业的推荐礼。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些媒体伙伴的负责人,竟然是拉曼的毕业生,有一位更是我10年前的学生。这种情感的传递与见证,真的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我想这就是“传承”的力量吧。拉曼培养了无数优秀的学子,他们在社会各个领域发光发热,而这一切,正是我们共同的骄傲。 《红砖》不仅仅是讲述一所拉曼的办校历史,它更深刻地揭示了华社的核心理念——“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这是拉曼的使命,也是拉曼人的精神。 搜集史料,重访泛黄历史 文:叶汉伦 参与《红砖》的筹备工作,协助搜集相关史料,不啻一趟重访历史之旅。 那段日子,关在一个特设的课室里,翻阅超过50年的理事会会议记录,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厚重和扎实,还有细致与温润。 半个世纪过去了,那一页页逐字逐句敲打而成的会议记录,从老旧打字机到后来的个人电脑输入,技术的不断翻新清晰可辨,唯一不变的还是执事者的用心和认真,巨细靡遗地把这所高校的重大决策和辉煌事迹加以整理、记录、装订,完好保存至今。 逐页翻阅这些记录,从泛黄到洁白,会议记录的用纸、格式、图表,甚至用语习惯,随着岁月的流淌而推陈出新。这些都是历史的痕迹。 岁月静好、文字无声,文件中记载着的却是半个世纪的时代更迭,学校从空无一物的毫无凭借,到推土移山一砖一瓦地建设起来。如今,我何其有幸,在巍峨校舍的冷气室里,静观多少俊彦数十年艰辛奋斗的斑斑史迹。 电影纪录片的文字资料初稿已成,经过专业编剧的打磨,剧本已经出炉。剧组各部门的工作启动了,那又是一个全新的体验之旅。 随团考察各地旧建筑,希望能够模拟出半个世纪前的岁月风华。工作人员专业又认真。从影片中飞驰而过的邮差身上的制服、头饰、徽章,到信封、信纸、字迹,脚踏车型号、照相机款式、文件夹、打字机,还有电话机和铃声,一一考证。更不必说,历史主角的造型、服饰、公事包、座驾…… 我记得美术总监说过,电影纪录片里的物件当然都是假的,但是我们要尽量做得逼真。 相关文章: 拉曼理工推介纪录片 《红砖:拉曼人的故事》预计年杪上映 《红砖:拉曼人的故事》开镜 陈广才:叙述创校史 毕业生故事  
2天前
1星期前
1星期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2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