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拨款

18小时前
18小时前
2天前
3天前
(古来18日讯)柔佛州房屋及地方政府委员会主席拿督嘉福尼宣布,政府将在明年拨款100万令吉重建古来21哩华人小贩中心,并以现代化设计结合智慧型小贩中心概念,让这座老字号小贩中心焕发新生,迈向智慧城市新时代。 嘉福尼今早在21哩临时小贩中心移交摊位钥匙仪式后,在其脸书发布上述好消息。 他披露,政府分两个阶段开展工程,首先第一阶段由古来市议会耗资46万5472令吉,在位于高原一带开设临时小贩中心,并于2023年10月建竣。 “主要是让部分21哩华人小贩中心的摊主在重建小贩中心期间,得以延续经济活动,今年市议会再额外耗资29万1044令吉,进一步改善临时小贩中心的营业空间和提升设施。 他表示,第二阶段将重建永久小贩中心,采用现代化设计并融入智慧型概念。中心将配备高效的垃圾处理、排水系统、节能LED照明以及支援无现金交易的数字设施,全面打造成一座智慧型小贩中心 (Smart Hawker Centre)。 “这不仅提升营业效率,也让小贩能与时俱进。” 他形容,该项目是州政府落实“柔佛前进”议程的重要一环,同时配合“柔佛智慧城市2030”(Johor Smart City 2030)愿景接轨,打造更具竞争力与永续发展的地方商业生态。 出席仪式者包括:马华古来市议员党鞭黄宝前、巫统古来市议会党鞭莫哈末法迪尔、马华古来区会主席曾繁翀、市议员陈建绵及陈韦澌。 在1980年代的流动摊贩,到90年代末,古来市议会为了整顿市容,在21哩大红花4路的一处小斜坡上,兴建一座设有上下层的华人小贩中心。 人气鼎盛时多达30个餐饮摊位,这座华人小贩中心更是古来21哩人的集体回忆,直到2023年开始陆续搬迁至临时小贩中心,导致大部分小贩被迫各奔东西谋生,以致许多熟悉的老味道逐渐消失。 21哩华人小贩中心原址废弃超过2年,如今正式捎来“延续新生命”的好消息。 古来市议员张益权告诉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记者,临时小贩中心有8个摊位,后来市议会再增建6个摊位,今天正式移交4个摊位给华裔摊主。 “21哩华人小贩中心前摊主可优先申请和面试。” 他表示,由于临时小贩中心的桌椅是摊主自备且零散,市议会计划在今年内再拨款5万令吉,为每一个摊位提供6张桌椅。 他指出,目前虽然还剩下两个摊位陆续有人申请,但市议会希望将机会优先保留给之前受影响的小贩。 50岁烧鱼炖汤摊主范国荣表示,很高兴能见证熟悉的摊主陆续进驻临时小贩中心,相信会吸引食客人潮回流。 他透露,自己搬来这里两年,已慢慢重新建立食客群。市议会不断提升厕所和篱笆等设施,如今又承诺提供桌椅,让他不再烦恼。 48岁咖啡饮料摊主徐慧玲受询时说,她与已故丈夫在21哩小贩中心打拼7年,后来因拆除工程,她被迫选择租下店面从事咖啡店,很高兴成功申请临时小贩中心的摊位,也一圆丈夫的遗愿。 “小贩手停口停,在新的落脚处等了3年终于捎来好消息,只是目前租约在身,可能需要重新调整生意模式。” 70岁烧腊摊主梁肖娟指出,她于2007年在21哩小贩中心开设烧腊摊位,直到2023年因拆除通知,她变成“半退休”模式,选择在家接单。 她透过申请与面试,才得知自己有优先入选的机会。如今成功申请到摊位,她计划在11月重回小贩中心,经营夜市生意。
4天前
4天前
7天前
1星期前
1星期前
1星期前
(马六甲13日讯)武吉南眉诊所扩建工程尚未获得联邦政府的拨款,因此在等待拨款批下前,政府先在诊所对面征用土地设临时停车场,以解决诊所停车位不足的问题。 配合吉里望“人民代议士为人民”计划,吉里望州议员拿督威拉林万锋今早连同甲卫生、人力资源及团结行政议员拿督魏喜森,前往武吉南眉诊所视察正在进行的提升工程。 该诊所提升工程是于今年7月开始,预计11月竣工,以让现有的诊所设备更舒适。 魏喜森:明年续申拨扩建 魏喜森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星期前往大吉里望诊所视察,今天来到武吉南眉诊所,而武吉南眉诊所在对面征用了一块地,并且已经向联邦申请拨款,但至今还未有消息。 “去年我们申请不成功,今年至今还没有听到获得拨款扩建诊所的消息。去年,在甲州有双溪南眉诊所获得拨款,今年我们会继续询问。” 他指出,从他向联邦政府了解,今年很多州属都没有获得拨款,政府专注在北部数个州属的医院上。他明年将会继续尝试,并将该武吉南眉及鲁容诊所放在首要位置。 他也说,无论如何,武吉南眉诊所早前获得70万令吉拨款,从7月开始进行的提升工程,预计会在11月竣工。 林万锋:确保提升工程下月完成 林万锋说,武吉南眉诊所历史悠久,而该诊所不仅限于武吉南眉周围人们使用,包括士都郎达英、甘榜登雅等,甚至巴也隆布花园、南眉再也花园、南眉乌达玛花园的人民,以及武吉南眉工业区的员工也前来该诊所看诊。 他说,上述地点的人民都相距该诊所更近,尽管该诊所的医护人员非常热心,但是现有的空间确实非常拥挤。 “提升工程方面,我们会继续监督,确保诊所的提升工程能在11月完成。” 他指出,诊所的扩建一直都是大家的愿望,现有的诊所每天能会诊300至500人,扩建后预计能每天会诊500至800人。因此,希望政府能将此事纳入第13大马计划内,以便至少在2027年该诊所扩建能够动工。 解决停车位问题 另一方面,林万锋也说,今天视察该诊所后,也看到空间非常狭小,而该诊所对面已经征用的空地,预计能先设为临时停车场,以便解决停车位问题。 他说,当然在设为临时停车场时,必须增设好安全措施,比如斑马线及减速线等。 出席者包括卫生、人力资源及团结副行政议员茜蒂法依莎、甲中央县卫生局官员礼端医生、市政厅市议员蔡求伟及马华阿依沙叻支会主席林千宏等。  
1星期前
1星期前
1星期前
1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